APP下载

锐胜350 g/L+亮盾525 g/L悬浮剂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试验研究

2014-09-24方农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蓟马飞虱秧田

方农

摘要2012年开展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和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示范药剂表现了对蓟马、灰飞虱等害虫防效好,且持效期长,同时对壮苗快发、蘖多也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供试药剂作为种子包衣剂,在广德县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关键词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水稻秧田;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119-01

应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的邀请,为评价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和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种子后对水稻秧苗期恶苗病、立枯病等病害和蓟马、飞虱等害虫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2012年在安徽省广德县进行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示范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示范地点安排在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流洞社区种粮大户处,示范田为一大畈区中,肥力中等,土壤pH值6.5,有机质含量2.5%,前茬空白。供试药剂: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锐胜)、62.5%精甲·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2种药剂由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提供;25%吡蚜酮悬浮剂(江苏克胜集团有限公司,市售);示范作物:一季中稻,丰优989;防治对象:水稻秧苗期恶苗病、立枯病、蓟马、飞虱。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供试药剂包衣:按每100 kg干水稻种子用锐胜300 mL+亮盾200 mL对水25 mL进行种子包衣(A);常规用药:种子播下15 d使用25%吡蚜酮悬浮剂360 mL/hm2对水300 kg/hm2均匀喷雾,不包衣(B);以喷清水作对照,不包衣(CK)。3个处理选在同一块水育秧田中,处理A、B小区面积各120 m2,CK 40 m2。并按照处理B、处理A、CK顺序排列。

1.3试验实施

5月6日翻耕、耙耘,5月7日播种,播种前再次耘平,保持垄面湿润、无明水,田沟里有水,干撒种,力保均匀。播后秧田管理同当地管理一致,15 d除草、施肥。处理B在5月22日用25%吡蚜酮悬浮剂360 mL/hm2对水300 kg/hm2均匀喷雾[1-2]。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1.4.1安全性观察。目测小区内水稻秧苗有无出苗晚、生长迟缓、叶片发黄等药害症状,如有药害产生,作定性、定量调查记录。观察水稻生长状况,记录供试药剂施用后水稻种子的出苗时间、出苗率。

1.4.2病虫害防效调查。播后10 d内调查立枯病为害情况,20、30 d调查各小区秧苗卷尖、飞虱量及恶苗病为害株数,计算供试药剂对蓟马、稻飞虱的防效。稻蓟马防效调查采用10点取样,每点25 cm×25 cm,调查卷尖数,计算防治效果;稻飞虱调查采用盘拍法(每点0.06 m2),每小区20盘,调查飞虱量,计算校正防效。病害调查采用目测法[3-4]。

1.4.3秧苗素质调查。在播后15、30 d,每小区3个点,每点5株秧苗,调查株高、根长、总根数、白根数、茎基宽、地上和地下鲜重。并采用目测方法记录壮苗情况及移栽返青快慢、长势、分蘖、封行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对水稻安全性的影响

供试药剂包衣使用后,未发现示范田秧苗出现药害情况,说明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在示范剂量下作种子包衣剂在水稻秧田期至大田分蘖盛期的安全性较高。

2.2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由于是较粗放的示范,24 h后调查最差的处理出苗率都达到75%以上,但明显可以看出未包衣种芽长、根长比包衣种要长。播出15 d调查出苗率,定点区100粒种子经供试药剂包衣后89粒出苗,出苗率89%(与播后24 h调查结果一致),未包衣的正常用药和对照区平均有78粒出苗,出苗率78%,说明经供试药剂包衣后种子的出苗率提高11个百分点。

2.3对水稻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2012年度秧田病害发生极轻,示范田3个处理小区在整个秧田期均未见恶苗病、立枯病为害。故供试药剂对水稻秧苗期的病害防效作用,本示范未有明显表现。由表1可知,供试药剂使用后,处理A播后20 d蓟马防效达到73.44%,比播后15 d用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的处理B防效还要高22.13个百分点,说明效果明显。播后30 d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的防效有所下降,但还能达到60%以上,说明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作为拌种剂在秧苗期能够有效控制蓟马为害,持效期达1个月。而此时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效果却增加了20个百分点。对灰飞虱防效同该供试药剂对蓟马防效类似,随时间推移,防效略有下降,但在灰飞虱基数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仍能控制灰飞虱在整个秧田期的发生发展。

2.4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株高、根长和总根数的数据都是处理A表现最好,对照最差。特别是白根数、茎基宽、鲜重这几个主要指标数据比较,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区苗色浓绿、整体株高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苗壮、分蘖多、长势好。另外,根据移栽大田后记载,供试药剂处理区明显返青快、分蘖快,封行时间供试药剂明显早于未包衣种。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过的种子,在水育秧田内与其他处理相比,对虫害特别是蓟马、灰飞虱防效较好,且持效时间较长,30 d后控害效果最低也能达60%以上(此次示范,由于秧田病害发生极轻,供试药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很难显现出来)。供试药剂对水稻安全,能明显促进水稻生长,成苗率明显增加。通过15、30 d秧苗素质调查,有明显壮苗作用、分蘖多、长势好,对水稻生育前期秧苗的生长有明显极积影响。因此供试药剂作为种子包衣剂,可大面积推广[5-6]。

4参考文献

[1] 唐裕智.锐胜包衣水稻种子试验示范[J].四川农业科技,2013(3):48.

[2] 尹惠平,李耀明,张剑,等.30%锐胜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试验总结[J].种子世界,2013(7):36-37.

[3] 沙桂兰,刘道明.锐胜+亮盾对水稻种子包衣处理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4(3):35,38.

[4] 刘志伟,方奎,许鹏,等.锐胜种衣剂的安全性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9(12):43-45.

[5] 贺长征.种子包衣和引发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1.

[6] 何天祥,王安虎,郑传刚.攀西地区水稻种子包衣效果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6,26(2):82-84.

摘要2012年开展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和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示范药剂表现了对蓟马、灰飞虱等害虫防效好,且持效期长,同时对壮苗快发、蘖多也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供试药剂作为种子包衣剂,在广德县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关键词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水稻秧田;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119-01

应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的邀请,为评价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和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种子后对水稻秧苗期恶苗病、立枯病等病害和蓟马、飞虱等害虫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2012年在安徽省广德县进行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示范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示范地点安排在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流洞社区种粮大户处,示范田为一大畈区中,肥力中等,土壤pH值6.5,有机质含量2.5%,前茬空白。供试药剂: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锐胜)、62.5%精甲·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2种药剂由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提供;25%吡蚜酮悬浮剂(江苏克胜集团有限公司,市售);示范作物:一季中稻,丰优989;防治对象:水稻秧苗期恶苗病、立枯病、蓟马、飞虱。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供试药剂包衣:按每100 kg干水稻种子用锐胜300 mL+亮盾200 mL对水25 mL进行种子包衣(A);常规用药:种子播下15 d使用25%吡蚜酮悬浮剂360 mL/hm2对水300 kg/hm2均匀喷雾,不包衣(B);以喷清水作对照,不包衣(CK)。3个处理选在同一块水育秧田中,处理A、B小区面积各120 m2,CK 40 m2。并按照处理B、处理A、CK顺序排列。

1.3试验实施

5月6日翻耕、耙耘,5月7日播种,播种前再次耘平,保持垄面湿润、无明水,田沟里有水,干撒种,力保均匀。播后秧田管理同当地管理一致,15 d除草、施肥。处理B在5月22日用25%吡蚜酮悬浮剂360 mL/hm2对水300 kg/hm2均匀喷雾[1-2]。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1.4.1安全性观察。目测小区内水稻秧苗有无出苗晚、生长迟缓、叶片发黄等药害症状,如有药害产生,作定性、定量调查记录。观察水稻生长状况,记录供试药剂施用后水稻种子的出苗时间、出苗率。

1.4.2病虫害防效调查。播后10 d内调查立枯病为害情况,20、30 d调查各小区秧苗卷尖、飞虱量及恶苗病为害株数,计算供试药剂对蓟马、稻飞虱的防效。稻蓟马防效调查采用10点取样,每点25 cm×25 cm,调查卷尖数,计算防治效果;稻飞虱调查采用盘拍法(每点0.06 m2),每小区20盘,调查飞虱量,计算校正防效。病害调查采用目测法[3-4]。

1.4.3秧苗素质调查。在播后15、30 d,每小区3个点,每点5株秧苗,调查株高、根长、总根数、白根数、茎基宽、地上和地下鲜重。并采用目测方法记录壮苗情况及移栽返青快慢、长势、分蘖、封行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对水稻安全性的影响

供试药剂包衣使用后,未发现示范田秧苗出现药害情况,说明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在示范剂量下作种子包衣剂在水稻秧田期至大田分蘖盛期的安全性较高。

2.2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由于是较粗放的示范,24 h后调查最差的处理出苗率都达到75%以上,但明显可以看出未包衣种芽长、根长比包衣种要长。播出15 d调查出苗率,定点区100粒种子经供试药剂包衣后89粒出苗,出苗率89%(与播后24 h调查结果一致),未包衣的正常用药和对照区平均有78粒出苗,出苗率78%,说明经供试药剂包衣后种子的出苗率提高11个百分点。

2.3对水稻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2012年度秧田病害发生极轻,示范田3个处理小区在整个秧田期均未见恶苗病、立枯病为害。故供试药剂对水稻秧苗期的病害防效作用,本示范未有明显表现。由表1可知,供试药剂使用后,处理A播后20 d蓟马防效达到73.44%,比播后15 d用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的处理B防效还要高22.13个百分点,说明效果明显。播后30 d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的防效有所下降,但还能达到60%以上,说明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作为拌种剂在秧苗期能够有效控制蓟马为害,持效期达1个月。而此时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效果却增加了20个百分点。对灰飞虱防效同该供试药剂对蓟马防效类似,随时间推移,防效略有下降,但在灰飞虱基数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仍能控制灰飞虱在整个秧田期的发生发展。

2.4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株高、根长和总根数的数据都是处理A表现最好,对照最差。特别是白根数、茎基宽、鲜重这几个主要指标数据比较,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区苗色浓绿、整体株高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苗壮、分蘖多、长势好。另外,根据移栽大田后记载,供试药剂处理区明显返青快、分蘖快,封行时间供试药剂明显早于未包衣种。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过的种子,在水育秧田内与其他处理相比,对虫害特别是蓟马、灰飞虱防效较好,且持效时间较长,30 d后控害效果最低也能达60%以上(此次示范,由于秧田病害发生极轻,供试药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很难显现出来)。供试药剂对水稻安全,能明显促进水稻生长,成苗率明显增加。通过15、30 d秧苗素质调查,有明显壮苗作用、分蘖多、长势好,对水稻生育前期秧苗的生长有明显极积影响。因此供试药剂作为种子包衣剂,可大面积推广[5-6]。

4参考文献

[1] 唐裕智.锐胜包衣水稻种子试验示范[J].四川农业科技,2013(3):48.

[2] 尹惠平,李耀明,张剑,等.30%锐胜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试验总结[J].种子世界,2013(7):36-37.

[3] 沙桂兰,刘道明.锐胜+亮盾对水稻种子包衣处理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4(3):35,38.

[4] 刘志伟,方奎,许鹏,等.锐胜种衣剂的安全性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9(12):43-45.

[5] 贺长征.种子包衣和引发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1.

[6] 何天祥,王安虎,郑传刚.攀西地区水稻种子包衣效果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6,26(2):82-84.

摘要2012年开展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和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示范药剂表现了对蓟马、灰飞虱等害虫防效好,且持效期长,同时对壮苗快发、蘖多也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供试药剂作为种子包衣剂,在广德县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关键词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水稻秧田;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119-01

应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的邀请,为评价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和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种子后对水稻秧苗期恶苗病、立枯病等病害和蓟马、飞虱等害虫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2012年在安徽省广德县进行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示范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示范地点安排在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流洞社区种粮大户处,示范田为一大畈区中,肥力中等,土壤pH值6.5,有机质含量2.5%,前茬空白。供试药剂: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锐胜)、62.5%精甲·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2种药剂由先正达(中国)有限公司提供;25%吡蚜酮悬浮剂(江苏克胜集团有限公司,市售);示范作物:一季中稻,丰优989;防治对象:水稻秧苗期恶苗病、立枯病、蓟马、飞虱。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供试药剂包衣:按每100 kg干水稻种子用锐胜300 mL+亮盾200 mL对水25 mL进行种子包衣(A);常规用药:种子播下15 d使用25%吡蚜酮悬浮剂360 mL/hm2对水300 kg/hm2均匀喷雾,不包衣(B);以喷清水作对照,不包衣(CK)。3个处理选在同一块水育秧田中,处理A、B小区面积各120 m2,CK 40 m2。并按照处理B、处理A、CK顺序排列。

1.3试验实施

5月6日翻耕、耙耘,5月7日播种,播种前再次耘平,保持垄面湿润、无明水,田沟里有水,干撒种,力保均匀。播后秧田管理同当地管理一致,15 d除草、施肥。处理B在5月22日用25%吡蚜酮悬浮剂360 mL/hm2对水300 kg/hm2均匀喷雾[1-2]。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1.4.1安全性观察。目测小区内水稻秧苗有无出苗晚、生长迟缓、叶片发黄等药害症状,如有药害产生,作定性、定量调查记录。观察水稻生长状况,记录供试药剂施用后水稻种子的出苗时间、出苗率。

1.4.2病虫害防效调查。播后10 d内调查立枯病为害情况,20、30 d调查各小区秧苗卷尖、飞虱量及恶苗病为害株数,计算供试药剂对蓟马、稻飞虱的防效。稻蓟马防效调查采用10点取样,每点25 cm×25 cm,调查卷尖数,计算防治效果;稻飞虱调查采用盘拍法(每点0.06 m2),每小区20盘,调查飞虱量,计算校正防效。病害调查采用目测法[3-4]。

1.4.3秧苗素质调查。在播后15、30 d,每小区3个点,每点5株秧苗,调查株高、根长、总根数、白根数、茎基宽、地上和地下鲜重。并采用目测方法记录壮苗情况及移栽返青快慢、长势、分蘖、封行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对水稻安全性的影响

供试药剂包衣使用后,未发现示范田秧苗出现药害情况,说明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在示范剂量下作种子包衣剂在水稻秧田期至大田分蘖盛期的安全性较高。

2.2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由于是较粗放的示范,24 h后调查最差的处理出苗率都达到75%以上,但明显可以看出未包衣种芽长、根长比包衣种要长。播出15 d调查出苗率,定点区100粒种子经供试药剂包衣后89粒出苗,出苗率89%(与播后24 h调查结果一致),未包衣的正常用药和对照区平均有78粒出苗,出苗率78%,说明经供试药剂包衣后种子的出苗率提高11个百分点。

2.3对水稻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2012年度秧田病害发生极轻,示范田3个处理小区在整个秧田期均未见恶苗病、立枯病为害。故供试药剂对水稻秧苗期的病害防效作用,本示范未有明显表现。由表1可知,供试药剂使用后,处理A播后20 d蓟马防效达到73.44%,比播后15 d用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的处理B防效还要高22.13个百分点,说明效果明显。播后30 d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的防效有所下降,但还能达到60%以上,说明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作为拌种剂在秧苗期能够有效控制蓟马为害,持效期达1个月。而此时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效果却增加了20个百分点。对灰飞虱防效同该供试药剂对蓟马防效类似,随时间推移,防效略有下降,但在灰飞虱基数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仍能控制灰飞虱在整个秧田期的发生发展。

2.4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株高、根长和总根数的数据都是处理A表现最好,对照最差。特别是白根数、茎基宽、鲜重这几个主要指标数据比较,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区苗色浓绿、整体株高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苗壮、分蘖多、长势好。另外,根据移栽大田后记载,供试药剂处理区明显返青快、分蘖快,封行时间供试药剂明显早于未包衣种。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锐胜350 g/L种子处理悬浮剂+亮盾525 g/L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过的种子,在水育秧田内与其他处理相比,对虫害特别是蓟马、灰飞虱防效较好,且持效时间较长,30 d后控害效果最低也能达60%以上(此次示范,由于秧田病害发生极轻,供试药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很难显现出来)。供试药剂对水稻安全,能明显促进水稻生长,成苗率明显增加。通过15、30 d秧苗素质调查,有明显壮苗作用、分蘖多、长势好,对水稻生育前期秧苗的生长有明显极积影响。因此供试药剂作为种子包衣剂,可大面积推广[5-6]。

4参考文献

[1] 唐裕智.锐胜包衣水稻种子试验示范[J].四川农业科技,2013(3):48.

[2] 尹惠平,李耀明,张剑,等.30%锐胜水稻种子包衣水育秧田试验总结[J].种子世界,2013(7):36-37.

[3] 沙桂兰,刘道明.锐胜+亮盾对水稻种子包衣处理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4(3):35,38.

[4] 刘志伟,方奎,许鹏,等.锐胜种衣剂的安全性及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9(12):43-45.

[5] 贺长征.种子包衣和引发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1.

[6] 何天祥,王安虎,郑传刚.攀西地区水稻种子包衣效果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6,26(2):82-84.

猜你喜欢

蓟马飞虱秧田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中国水稻褐飞虱研究的文献计量及热点分析
感怀
蓟马防治难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昆明地区危害苹果的蓟马发生初步调查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如何防治大棚茄子葱蓟马
对捕食螨在蓟马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