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昭通市北闸镇部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效果及实施技术

2014-09-24王顺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样板全镇马铃薯

王顺芳

摘要阐述2013年昭通市北闸镇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的基本情况及技术措施,并分析其取得的效果,为全镇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关键词玉米;高产创建;效果;实施技术;云南昭通;北闸镇;2013年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63-02

自2009年,在省、市、区各级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北闸镇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样板示范片的项目并通过验收。玉米高产创建,为全镇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1北闸镇概况及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基本情况

北闸镇地处昭阳区东北部,距昭通市9 km,东接太平办事处,南接龙泉办事处,西与靖安、青岗岭乡毗连,北与盘河乡接壤,区位优势独特,交通便利,内昆铁路、213国道和昭大、昭彝公路穿境而过,素有“昭通北大门”之称。总面积131.75 km2。全镇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13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 309户,总人口56 421人。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坝区即高产创建示范片所处区域海拔1 998 m,年平均气温11.8 ℃,雨量830 mm,日照时数1 980 h。全镇总耕地面积2 110 hm2。粮食主产以玉米、洋芋为主,总产2.335 7万t,人均有粮413.9 kg。

省部级玉米高产创建样板位于北闸镇利济河边,核心区主要在邓子、新田2个村田坝地中心地带,地块平整,交通、灌溉条件非常便利。示范区涉及邓子、新田、海坝、白坡塘、北闸、红路6个村的田坝地块。由于规格要求高、要求严、任务重,为确保样板创建顺利实施,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抽调精兵强将下到村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成立了以主要领导、站所长和所涉及村干部组成的高产样板创建领导组,负责粮食高产创建的部署协调和检查督促工作;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技术实施组,全程负责样板创建的技术指导、措施落实、物资就位、中耕管理和测产验收等工作。

2玉米高产创建样板技术措施

2.1统一优良品种

玉米选用正规供种门市所售的生育期中偏晚熟、茎秆粗壮、抗倒、抗病的杂交良种:豫玉22号、改良通单2号、奥玉3202、先玉508、鲁三3号等品种。马铃薯选用会-2和威芋3号脱毒种薯。

2.2统一种植节令

关键是保证在最佳节令播种。马铃薯在2月20日至3月10日种植结束;玉米在3月20日至4月5日开始播种(清明前15 d左右),4月15—25日前移栽结束(3叶1心时为最佳移栽时间)。

2.3统一种植行向,规格化间套种

于农历正月初十前组织村组干部统一实行拉绳划线,采用南北开墒,东西定向。采用玉米与马铃薯“二比二”,即2行玉米间作2行马铃薯,有四大好处:一是由于玉米与马铃薯一高一矮,对马铃薯而言,由于马铃薯结薯期相对喜低温忌高温,6—7月马铃薯结薯期利用玉米茎叶遮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马铃薯行间温度,对马铃薯结薯非常有利;二是与净种相比,通过2种作物高矮合理搭配,从空间布局上拉开了同种作物条带间距,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三是做到同作物每个双行之间相互隔断,增加了边行优势,又减少病害互相侵染,增强植株抗逆性;四是由于实行间作,比净种1种作物可增加50%~70%的塘株数,最终实现比净种增产30%~50%。

严格按拉绳划线控制复合条带宽度及行间距、塘株距,实现规范化种植。每个复合条带1.9 m下线,马铃薯34 500塘/hm2(小行距0.40 m、株距0.30 m、与玉米间距0.55 m);玉米45 750株/hm2(小行距0.40 m、株距0.23 m,与马铃薯间距0.55 m)。

2.4实行塑盘育苗单株定向移栽

玉米实行单株定向育苗移栽,可避免因种子出芽率和春旱造成直播玉米缺塘、缺苗严重的情况,实现苗齐、苗匀、苗壮。其主要技术是[1-2]:一是种子准备。选择成熟饱满、完整、无病、未受潮发霉的种子。二是营养土制作。按70%细土、29%农家肥、1%化肥(0.3%尿素,0.5%普钙,0.2%钾肥)过筛后充分混合均匀,沤制2~3 d待肥料充分吸收后才可使用。三是苗床地选择整理。选排灌条件好、背风向阳的平地,按1.3~1.5 m开沟理墒,低墒高埂,埂高15~20 cm,墒面宽1.0~1.2 m,做到土细平整,用于摆盘。四是播种时将营养盘紧密排放于浇足水的苗床之上,把混合均匀并沤制后的营养土装入盘孔内达3/4,用喷壶浇水1次,让盘土沉实,然后下种,每个孔内播入1粒种子,凹口朝天入袋2~3 cm深,播种后覆土抹平,确保种子不外露。最后再在上面加盖松叶或稻草、薄膜等覆盖物保温保湿。五是苗期管理。主要是水分管理,以幼苗不出现萎蔫为准。六是定向移栽。3叶1心至4叶1心时移栽。关键是保证成活、准确定向和控制密度。

2.5统一地膜覆盖

针对样板区玉米播种至大喇叭口期3—6月气温低、春旱突出的特点,玉米实行地膜覆盖,以达到增温保湿的效果,保证玉米正常生长[3]。

2.6统一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玉米:按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攻穗肥,看苗施偏肥的原则进行,结合样板区测土配方施肥建议数据,基肥施农家肥22.5 t/hm2、普钙750 kg/hm2、尿素150~225 kg/hm2,第1次追苗肥施尿素150~225 kg/hm2,第2次追攻穗肥施尿素300~375 kg/hm2。

马铃薯:基肥施农家肥22.5 t/hm2、马铃薯专用复合肥375 kg/hm2一次性施足,追肥应在马铃薯苗齐后15 d内进行,施尿素90~150 kg/hm2。

2.7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田间管理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分2次用甲霜灵锰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用15%三唑酮粉剂防治玉米锈病,25%三唑酮粉剂按种子量0.3%防治玉米黑丝穗病[4];用5%来福灵2 000~2 500倍液1 500~2 250 g/hm2防治玉米粘虫;用5%定虫脒1 000~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3 000~4 000倍液防治蚜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65%代森锌、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分2次防治玉米大叶斑病、小叶斑病;发现有金龟甲幼虫、小地老虎幼虫要及时用防治地下害虫的粉剂直接撒在地里进行防治。所有作物病残体一经发现都要清除并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病害侵染源。

玉米应在播种同时多育10%以上的苗留作补苗,以保证达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玉米5~6叶时进行第1次薅锄;玉米10~13片叶进行第2次薅锄,并进行追肥;在授粉基本结束时,及时进行隔行去雄。马铃薯在苗高17~20 cm进行薅锄,现蕾开花期进行高培土;春季注意抗旱保苗,雨季做好排水防涝。

3示范效果

2013年北闸镇再次办部级玉米高产创建样板,项目通过创建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区、万亩示范片3个层次开展工作。在百亩核心区内,2009年、2010年连续2年经省、市、区农业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产量达到或超过了农业部下达的产量目标。2011年、2012年虽然该镇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春、夏连旱,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抗旱保苗措施,样板区喜获丰收,全镇粮食总产量一直保持稳中有增。2013年玉米高产创建样板示范片实施“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节令、统一种植行向、统一规格化种植、统一单株定向密植、统一地膜覆盖、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项目经市、区农业局技术专家进行测产验收,产量为:核心区玉米平均产量8 866.5 kg/hm2、套种马铃薯平均折产3 157.5 kg/hm2,平均总产量12 024 kg/hm2;展示区玉米平均产量8 364 kg/hm2,套种马铃薯平均折产2 916 kg/hm2,平均总产量11 280 kg/hm2,完成了目标任务。全镇大面测产产量为:玉米平均产量8 181 kg/hm2,套种马铃薯平均折产2 844 kg/hm2,平均总产量11 025 kg/hm2。核心区平均总产比全镇大面的平均总产高9.1%,增产效果明显。示范样板圆满完成高产创建任务,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并有效地提高了全镇大面的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了全镇粮食生产健康发展。

4参考文献

[1] 段迎先,王学峰.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种业导刊,2010(3):28.

[2] 杨利华,张全国,张丽华,等.冀中南夏玉米进一步高产核心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9(S2):205-210.

[3] 李传维.巴东县万亩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3(10):177-178.

[4] 刘昆峰.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3(15):6.

猜你喜欢

样板全镇马铃薯
净水样板的力量
马铃薯有功劳
样板案例
创新“四双四环”模式 打造课程思政样板
上合组织成为国际合作新样板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漯河市后谢镇计生协助推医疗卫生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展开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
“火星马铃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