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4-09-24李志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产量玉米

李志忠

摘要农用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情况下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后能够明显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穗产量的提高,与喷施基质相比平均株高、叶宽、茎周长分别增加16、0.3、0.3 cm,平均穗长、穗重分别增加1.2 cm、0.04 kg;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喷施基质增产9.6%,投入产出比1.00∶11.15;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常规施肥增产11.1%,投入产出比1.00∶3.5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农用微生物菌剂;玉米;产量;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 0032-01

研究表明,农田连续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导致土壤微生态失衡,土地生产能力下降[1]。农用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化肥日益受到重视,农用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后,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比传统单施化肥增产5%~10%[2]。为进一步研究福建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炬粒粒金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的喷施效果,2013年在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开展玉米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田间试验,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3年4月设在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进行。供试土壤为灰泥田,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5.4 g/kg、全氮1.35 g/kg、有效磷21.6 mg/kg、碱解氮89.7 mg/kg、速效钾104 mg/kg,pH值5.5。供试玉米品种为紫香玉黑糯玉米。农用微生物菌剂由福建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该菌剂为液体,有效活菌数≥2.0亿个/mL。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微生物菌剂(A)、常规施肥+不含微生物菌剂的基质(B)、常规施肥(C)、不施肥(CK)。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0 m2。

1.3试验方法

玉米常规施肥:玉米于4月27日播种,4月27日基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8 t/hm2、45%复合肥(15-15-15)375 kg/hm2,5月15日在玉米三叶一心期施用45%复合肥(15-15-15)300 kg/hm2,6月3日六叶期施用45%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处理A微生物菌剂于三叶一心期、六叶期稀释400倍分别喷施1次,每次用量7 500 mL/hm2;处理B基质于三叶一心期、六叶期稀释400倍各喷施1次,每次用量7 500 mL/hm2;处理C、CK同时喷施等量清水。生长期间其他管理方法一致,玉米于7月14日采收、实测产量[3-4]。

1.4测定项目与方法

收获时进行考种和测产,测量玉米植株及穗各项农艺性状[5]。同时,对小区进行测产,称玉米穗重[6]。

2结果与分析

2.1微生物菌剂对玉米植株及穗农艺性状的影响

玉米植株及穗各项农艺性状见表1。由表1可知,处理A比处理B、C、D玉米植株的株高、叶宽、茎周长有所增加,玉米穗长、穗重明显增加。处理A比处理B玉米植株的平均株高、叶宽、茎周长分别增加16、0.3、0.3 cm,处理A比处理B玉米平均穗长、穗重分别增加1.2 cm、0.04 kg。说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能明显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穗产量的提高。

2.2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穗产量的影响

试验小区实收产量见表2。由表2可知,处理A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20 733.33 kg/hm2,比处理B 产量18 911.11 kg/hm2增加1 822.22 kg/hm2,增产9.6%;比处理C产量18 666.67 kg/hm2增加2 066.66 kg/hm2,增产11.1%;比CK产量11 822.22增加8 911.11 kg/hm2,增产75.4%。处理B比处理C增加244.44 kg/hm2,增产1.3%,比CK增加7 088.89 kg/hm2,增产60.0%;处理C比CK增加6 844.45 kg/hm2,增产57.9%。

对试验处理小区产量方差分析,处理间F=25.89>F0.01=6.99,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小区产量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处理A与处理B 、C、CK差异为1%极显著水平,处理B与处理C差异不显著,说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3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穗的产值及产投比的影响

不同处理产值按玉米售价3.0元/kg、微生物菌剂按30元/L计算,各处理对玉米产值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处理A比处理B产量增加1 822.22 kg/hm2,增加产值5 466.66元/hm2,扣除投入微生物菌剂成本450元/hm2,增收5 016.66元/hm2,投入产出比1.00∶11.15;处理A比处理C产量增加2 066.66 kg/hm2,增加产值6 199.98元/hm2,扣除投入微生物菌剂成本450元/hm2、施肥人工投入900元/hm2,增收4 849.98元/hm2,投入产出比1.00∶3.59。

3结论与讨论

三炬粒粒金微生物菌剂含有芽孢杆菌等有效活菌数,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后能够增强玉米植株的代谢功能,提高光合作用,明显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穗产量的提高;菌剂中的芽孢杆菌等可活化土壤的生物肥力,促进玉米对肥料吸收利用及抗逆抗病能力的提高。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喷施基质增产9.6%,投入产出比1.00∶11.15;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常规施肥增产11.1%,投入产出比1.00∶3.5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

4参考文献

[1] 王素英,陶光灿,谢光辉,等.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1):14-18.

[2] 王明友,杨秀凤,郑宪和,等.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4(4):37-39.

[3] 杜树勋.阿姆斯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与玉米上的应用效果[J].广西农学报,2006(2):1-3.

[4] 宋燕飞,金忠华,孙丹丹.盐碱胁迫下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根系性状的影响[J].杂粮作物,2008(3): 160-162.

[5] 孙文,许丽.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玉米秸秆应用效果的研究[J].饲料博览,2010(7):1-4.

[6] 王瑶,王宏燕,赵伟.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的作用效果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8):28-31.

摘要农用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情况下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后能够明显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穗产量的提高,与喷施基质相比平均株高、叶宽、茎周长分别增加16、0.3、0.3 cm,平均穗长、穗重分别增加1.2 cm、0.04 kg;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喷施基质增产9.6%,投入产出比1.00∶11.15;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常规施肥增产11.1%,投入产出比1.00∶3.5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农用微生物菌剂;玉米;产量;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 0032-01

研究表明,农田连续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导致土壤微生态失衡,土地生产能力下降[1]。农用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化肥日益受到重视,农用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后,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比传统单施化肥增产5%~10%[2]。为进一步研究福建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炬粒粒金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的喷施效果,2013年在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开展玉米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田间试验,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3年4月设在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进行。供试土壤为灰泥田,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5.4 g/kg、全氮1.35 g/kg、有效磷21.6 mg/kg、碱解氮89.7 mg/kg、速效钾104 mg/kg,pH值5.5。供试玉米品种为紫香玉黑糯玉米。农用微生物菌剂由福建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该菌剂为液体,有效活菌数≥2.0亿个/mL。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微生物菌剂(A)、常规施肥+不含微生物菌剂的基质(B)、常规施肥(C)、不施肥(CK)。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0 m2。

1.3试验方法

玉米常规施肥:玉米于4月27日播种,4月27日基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8 t/hm2、45%复合肥(15-15-15)375 kg/hm2,5月15日在玉米三叶一心期施用45%复合肥(15-15-15)300 kg/hm2,6月3日六叶期施用45%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处理A微生物菌剂于三叶一心期、六叶期稀释400倍分别喷施1次,每次用量7 500 mL/hm2;处理B基质于三叶一心期、六叶期稀释400倍各喷施1次,每次用量7 500 mL/hm2;处理C、CK同时喷施等量清水。生长期间其他管理方法一致,玉米于7月14日采收、实测产量[3-4]。

1.4测定项目与方法

收获时进行考种和测产,测量玉米植株及穗各项农艺性状[5]。同时,对小区进行测产,称玉米穗重[6]。

2结果与分析

2.1微生物菌剂对玉米植株及穗农艺性状的影响

玉米植株及穗各项农艺性状见表1。由表1可知,处理A比处理B、C、D玉米植株的株高、叶宽、茎周长有所增加,玉米穗长、穗重明显增加。处理A比处理B玉米植株的平均株高、叶宽、茎周长分别增加16、0.3、0.3 cm,处理A比处理B玉米平均穗长、穗重分别增加1.2 cm、0.04 kg。说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能明显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穗产量的提高。

2.2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穗产量的影响

试验小区实收产量见表2。由表2可知,处理A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20 733.33 kg/hm2,比处理B 产量18 911.11 kg/hm2增加1 822.22 kg/hm2,增产9.6%;比处理C产量18 666.67 kg/hm2增加2 066.66 kg/hm2,增产11.1%;比CK产量11 822.22增加8 911.11 kg/hm2,增产75.4%。处理B比处理C增加244.44 kg/hm2,增产1.3%,比CK增加7 088.89 kg/hm2,增产60.0%;处理C比CK增加6 844.45 kg/hm2,增产57.9%。

对试验处理小区产量方差分析,处理间F=25.89>F0.01=6.99,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小区产量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处理A与处理B 、C、CK差异为1%极显著水平,处理B与处理C差异不显著,说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3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穗的产值及产投比的影响

不同处理产值按玉米售价3.0元/kg、微生物菌剂按30元/L计算,各处理对玉米产值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处理A比处理B产量增加1 822.22 kg/hm2,增加产值5 466.66元/hm2,扣除投入微生物菌剂成本450元/hm2,增收5 016.66元/hm2,投入产出比1.00∶11.15;处理A比处理C产量增加2 066.66 kg/hm2,增加产值6 199.98元/hm2,扣除投入微生物菌剂成本450元/hm2、施肥人工投入900元/hm2,增收4 849.98元/hm2,投入产出比1.00∶3.59。

3结论与讨论

三炬粒粒金微生物菌剂含有芽孢杆菌等有效活菌数,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后能够增强玉米植株的代谢功能,提高光合作用,明显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穗产量的提高;菌剂中的芽孢杆菌等可活化土壤的生物肥力,促进玉米对肥料吸收利用及抗逆抗病能力的提高。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喷施基质增产9.6%,投入产出比1.00∶11.15;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常规施肥增产11.1%,投入产出比1.00∶3.5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

4参考文献

[1] 王素英,陶光灿,谢光辉,等.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1):14-18.

[2] 王明友,杨秀凤,郑宪和,等.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4(4):37-39.

[3] 杜树勋.阿姆斯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与玉米上的应用效果[J].广西农学报,2006(2):1-3.

[4] 宋燕飞,金忠华,孙丹丹.盐碱胁迫下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根系性状的影响[J].杂粮作物,2008(3): 160-162.

[5] 孙文,许丽.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玉米秸秆应用效果的研究[J].饲料博览,2010(7):1-4.

[6] 王瑶,王宏燕,赵伟.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的作用效果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8):28-31.

摘要农用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情况下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后能够明显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穗产量的提高,与喷施基质相比平均株高、叶宽、茎周长分别增加16、0.3、0.3 cm,平均穗长、穗重分别增加1.2 cm、0.04 kg;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喷施基质增产9.6%,投入产出比1.00∶11.15;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常规施肥增产11.1%,投入产出比1.00∶3.5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农用微生物菌剂;玉米;产量;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 0032-01

研究表明,农田连续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导致土壤微生态失衡,土地生产能力下降[1]。农用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化肥日益受到重视,农用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后,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比传统单施化肥增产5%~10%[2]。为进一步研究福建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炬粒粒金微生物菌剂在玉米上的喷施效果,2013年在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开展玉米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田间试验,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3年4月设在南靖县梅林镇官洋村进行。供试土壤为灰泥田,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25.4 g/kg、全氮1.35 g/kg、有效磷21.6 mg/kg、碱解氮89.7 mg/kg、速效钾104 mg/kg,pH值5.5。供试玉米品种为紫香玉黑糯玉米。农用微生物菌剂由福建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该菌剂为液体,有效活菌数≥2.0亿个/mL。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微生物菌剂(A)、常规施肥+不含微生物菌剂的基质(B)、常规施肥(C)、不施肥(CK)。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0 m2。

1.3试验方法

玉米常规施肥:玉米于4月27日播种,4月27日基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8 t/hm2、45%复合肥(15-15-15)375 kg/hm2,5月15日在玉米三叶一心期施用45%复合肥(15-15-15)300 kg/hm2,6月3日六叶期施用45%复合肥(15-15-15)450 kg/hm2。处理A微生物菌剂于三叶一心期、六叶期稀释400倍分别喷施1次,每次用量7 500 mL/hm2;处理B基质于三叶一心期、六叶期稀释400倍各喷施1次,每次用量7 500 mL/hm2;处理C、CK同时喷施等量清水。生长期间其他管理方法一致,玉米于7月14日采收、实测产量[3-4]。

1.4测定项目与方法

收获时进行考种和测产,测量玉米植株及穗各项农艺性状[5]。同时,对小区进行测产,称玉米穗重[6]。

2结果与分析

2.1微生物菌剂对玉米植株及穗农艺性状的影响

玉米植株及穗各项农艺性状见表1。由表1可知,处理A比处理B、C、D玉米植株的株高、叶宽、茎周长有所增加,玉米穗长、穗重明显增加。处理A比处理B玉米植株的平均株高、叶宽、茎周长分别增加16、0.3、0.3 cm,处理A比处理B玉米平均穗长、穗重分别增加1.2 cm、0.04 kg。说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能明显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穗产量的提高。

2.2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穗产量的影响

试验小区实收产量见表2。由表2可知,处理A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20 733.33 kg/hm2,比处理B 产量18 911.11 kg/hm2增加1 822.22 kg/hm2,增产9.6%;比处理C产量18 666.67 kg/hm2增加2 066.66 kg/hm2,增产11.1%;比CK产量11 822.22增加8 911.11 kg/hm2,增产75.4%。处理B比处理C增加244.44 kg/hm2,增产1.3%,比CK增加7 088.89 kg/hm2,增产60.0%;处理C比CK增加6 844.45 kg/hm2,增产57.9%。

对试验处理小区产量方差分析,处理间F=25.89>F0.01=6.99,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小区产量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处理A与处理B 、C、CK差异为1%极显著水平,处理B与处理C差异不显著,说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3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穗的产值及产投比的影响

不同处理产值按玉米售价3.0元/kg、微生物菌剂按30元/L计算,各处理对玉米产值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处理A比处理B产量增加1 822.22 kg/hm2,增加产值5 466.66元/hm2,扣除投入微生物菌剂成本450元/hm2,增收5 016.66元/hm2,投入产出比1.00∶11.15;处理A比处理C产量增加2 066.66 kg/hm2,增加产值6 199.98元/hm2,扣除投入微生物菌剂成本450元/hm2、施肥人工投入900元/hm2,增收4 849.98元/hm2,投入产出比1.00∶3.59。

3结论与讨论

三炬粒粒金微生物菌剂含有芽孢杆菌等有效活菌数,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后能够增强玉米植株的代谢功能,提高光合作用,明显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和穗产量的提高;菌剂中的芽孢杆菌等可活化土壤的生物肥力,促进玉米对肥料吸收利用及抗逆抗病能力的提高。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喷施基质增产9.6%,投入产出比1.00∶11.15;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比常规施肥增产11.1%,投入产出比1.00∶3.5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喷施微生物菌剂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

4参考文献

[1] 王素英,陶光灿,谢光辉,等.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1):14-18.

[2] 王明友,杨秀凤,郑宪和,等.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4(4):37-39.

[3] 杜树勋.阿姆斯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与玉米上的应用效果[J].广西农学报,2006(2):1-3.

[4] 宋燕飞,金忠华,孙丹丹.盐碱胁迫下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玉米根系性状的影响[J].杂粮作物,2008(3): 160-162.

[5] 孙文,许丽.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玉米秸秆应用效果的研究[J].饲料博览,2010(7):1-4.

[6] 王瑶,王宏燕,赵伟.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的作用效果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8):28-31.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产量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