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说千年筝史

2014-09-24金建民

音乐爱好者 2014年5期
关键词:拍板箜篌乐舞

金建民

中国古筝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李斯列传》。公元前237年,李斯上书《谏逐客书》,其中在论及秦国乐舞时写道:“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而迄今出土的江西贵溪崖墓古筝距今约2650年,早于上述记载。我在三十余年的音乐史研究中,搜集了数十幅历代古筝的图片,从中可窥见千年古筝的演变发展脉络和曼妙形象。

春秋战国十三弦筝(江西贵溪崖墓出土,图01)

1979年,江西贵溪县仙岩春秋战国崖墓群发现两件乐器,发掘报告称“十三弦木琴”,其中一件保存较好,出土时置于棺盖之上。腔体保存基本完好,系用梓木刳制,木质坚硬而沉重。整体呈船形,面板已经不存,码子仅存一件。长166厘米,琴首向下弧度弯,宽17.5厘米。在起弯处有两行弦孔,孔径2厘米,行距3厘米。一行七孔,一行六孔,孔距相错。琴尾宽15.5厘米,有一排十三孔。另一件也有十三个弦孔,琴尾残毁,残长174厘米。琴首的孔可能是置木枘(榫头)用,一弦一枘,直接拴弦于枘上,类似于河南和山东的有轴筝和潮州筝的系弦法。

贵溪县位于江西东部,仙岩距贵溪县三十六公里,属龙虎山,为武夷山脉北段,坐落在信江支流上清河畔。仙岩是上清河两岸二十四个山岩峰峦的总称,碧绿的江水贯流其间,两岸山色苍翠,风光绮丽,如人间仙境,故名仙岩。自古以来很多人到仙岩修道,因此龙虎山成为道教名山。仙岩原有崖墓(悬棺葬)七十多处,均利用峭壁上的天然洞穴和岩石裂隙放置棺木,距水面高度十四五米。1979年秋冬,江西省历史博物馆和贵溪县文化馆联合发掘,将崖墓中保存完好的三十七具棺木取走,并出土两百二十件遗物,包括陶器七十五件,青瓷器四十九件,竹木器五十六件(十三弦筝是在2号墓和3号墓中发现的),纺织器物三十六件,还有玉玦、玉环、骨管、砺石各一件。

仙岩崖墓的棺木经碳14测定的结果,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2650±125年,结合三十七具棺木中出土的许多随葬器物分析,陶器的器形、纹饰与江浙一带春秋战国遗址墓葬出土的器物类似,据此推断,江西贵溪崖墓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当时生活在这里的是越人。越人是我国古代南方地区一个古老的族群,是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若干人们共同体的泛称,而不是一个民族的称呼。越人自古以来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地区。所以,这两件十三筝亦可称为“越筝”,它比最早的筝的记载(《史记·李斯列传》)还早约四百年。

战国十二弦筝(江苏吴县长桥镇战国墓出土,图02)

1991年11月,江苏苏州吴县长桥镇长桥村出土战国时期的筝。出土时置于棺盖上。筝身用硬质楸枫木制成,底板无存。尾部弦轸部位一角残断,通长132.8厘米。琴体用整木斫制,槽面钻有十二个透孔,呈一线排,可知为十二弦筝,原岳山琴码无存。此筝亦可称为“越筝”。

晋墓壁画乐舞图(甘肃酒泉丁家闸,图03)

甘肃酒泉丁家闸晋墓壁画乐舞图,演奏者四人,席地跪坐演奏,自右至左:筝(一头搁在双腿上,一头似乎搁在架子上)、琵琶、箫(竖笛)、腰鼓。此图为壁画局部,其右侧还有三位舞者,一男舞者左手摇鼗鼓,右手执鼓槌;两女舞者一人两手各执一方扇,一人口微张,似在歌唱。乐队可能是在为舞者伴奏。此墓葬位于古代凉州地区,演奏的应该是西凉乐。

北周佛造像图案拓本-弹筝(西安碑林博物馆,图04)

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北周佛造像图案拓本,四位乐手:筝、琵琶、排箫、笙。弹筝者右手似乎刚弹完双音,左手用大指、中指和无名指揉弦,食指和小指翘起,似兰花指。

唐《伎乐图》(新疆博物馆,图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唐《伎乐图》(绢画局部),一位身穿花衣、头戴花帽的丰满乐伎斜抱着一架六弦筝,似乎正准备去排练或演出。

唐伎乐浮雕(北京房山坨里万佛堂,图06)

北京房山坨里万佛堂的唐伎乐浮雕,演奏乐器有:筝、阮、竖箜篌、筚篥、横笛、排箫、拍板等。弹筝者右手用大指、食指和中指弹弦,左手张开手掌在按弦。

唐《乐舞图》(敦煌莫高窟220窟壁画,图07)

莫高窟220窟乐舞图,窟中有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的题记。其北壁“东方药师净土变”中间有舞伎四人,两侧有乐队。左侧十五人,所奏乐器有羯鼓、毛员鼓、答腊鼓、鼗鼓、拍板、横笛、尺八、筚篥、笙、贝、竖箜篌,另有一人耍盘歌唱;右侧十三人,所奏乐器有腰鼓、都昙鼓、毛员鼓、拍板、方响、横笛、筚篥、排箫、筝、阮,也有一人耍盘歌唱。所有人均坐在地毯上,筝放在双腿上演奏。此图为画面局部,原画中央有灯楼一座,舞伎两侧各有灯树一株,场面华丽辉煌,描绘的可能是唐代元宵节的宫廷歌舞表演。

唐《乐舞图》(敦煌莫高窟172窟壁画,图08)

莫高窟172窟盛唐时期“观无量寿经变”图中的乐舞表演,中间舞伎两人,一人击腰鼓,一人反弹琵琶。

两侧乐队席地而坐,左侧八人,所奏乐器有答腊鼓、细腰鼓、鸡娄鼓、都昙鼓、横笛、海螺、拍板、排箫;右侧八人,所奏乐器有筝、琵琶、阮、竖箜篌、拍板、箫、筚篥、笙。筝一头搁在腿上、一头搁在地上。

中唐《乐舞图》(敦煌莫高窟112窟北壁西侧壁画,图09)

莫高窟112窟北壁西侧“报恩经变相”中唐乐舞表演,中间一人舞蹈,两侧各四人演奏乐器,左侧为筝、琵琶、笙、拍板。弹筝者席地而坐,筝的一头搁在腿上,一头搁在地上,右手用大指弹弦,左手的大指和食指在移柱,可能在调弦,也可能在转调。

晚唐乐队飞天(敦煌莫高窟85窟壁画,图10、11)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是浪漫主义思想方法和创作方法相结合的产物,是古人善良、完美理想憧憬的升华,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艺术形象之一。飞天的故乡在印度,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敦煌四百九十二个洞窟有二百七十多个洞窟绘有飞天,总计四千五百余身。祥云飞舞,衣带飘飘,腾云驾雾,天籁荡漾。

莫高窟85窟壁画飞天所奏乐器:筝、琵琶、竖箜篌、箫、排箫、笙、方响、鼓等。筝飞天是颠倒的,右手大指弹弦,左手大指和食指似乎在移柱。

晚唐乐队飞天(敦煌莫高窟161窟壁画,图12、13)

所奏乐器:筝、琵琶、竖箜篌、凤首一弦琴、笛、箫、排箫、笙、方响、鼓等。与85窟一样,筝飞天是颠倒的,右手大指弹弦,左手大指和食指似乎在移柱。

唐《宫乐图》(图14)

唐《宫乐图》描绘的似乎是宫廷女子乐队在排练的情景,五人分别在演奏筝、琵琶、筚篥、笙、拍板;还有五人似乎在休息喝水(汤)。还有一个好像是侍女。筝似乎是搁在架子上演奏的。

南唐周文矩《合乐图》(图15)

《合乐图》传为南唐周文矩所画,描绘皇室贵族在庭院里欣赏女子乐队的演奏。右端题记“唐周文矩合乐图无上神品也”,应是后人题写的。十九人乐队分左右两侧,对称排列,席地而坐。左侧所奏乐器为琵琶、竖箜篌、筝、方响、笙、细腰鼓、横笛、筚篥、拍板;右侧除以尺八代替筚篥外,其余乐器及排列与左侧相同。尾端中间是建鼓。筝为十三弦,搁在腿上演奏。左半部分是听乐的男女主人和侍从,左侧上端有三棵树。

五代弹筝飞天(敦煌榆林16窟壁画,图16)

榆林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西南七十公里的南山山谷中,前有榆林河,故名,属敦煌石窟群。16窟壁画的五代弹筝飞天左手弹弦,右手按弦。也许当时有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弹法,也许像反弹琵琶那样只是一种浪漫主义想象。

五代石雕《散乐图》(河北曲阳出土,图17)

河北曲阳出土的五代石雕《散乐图》,散乐由民间音乐和舞蹈发展而来,包括乐队演奏。这是五代的“十二女子乐坊”,乐器有筝、琵琶、竖箜篌、笙、横笛、筚篥、拍板、大鼓、方响等,全部盛装站立演奏,似乎正在演奏一段深情的旋律,闭目陶醉。筝放在两个一高一低的凳子上。右边一位男的,手拿一根细长的道具,似乎在歌唱。

五代弹筝石刻(前蜀王建墓石棺床乐舞石刻,图18)

成都五代前蜀王建墓石棺床乐舞石刻,南面四人,东西两侧各十人,共二十四人,均为女性。南面中间两人为舞者,左右两人为拍板和琵琶,东西两侧二十人所奏乐器为筝、箜篌、排箫、筚篥、笙、笛、贝、叶和打击乐器。王建父子统治前蜀三十余年,社会环境较中原地区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所以隋唐乐舞能够传播延续至此。全部二十四幅石刻图像正是五代蜀地宫廷歌舞表演场面的缩影。

唐十三弦筝(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图19)

奈良是日本的历史名城,曾于公元710年至784年为日本的首都,史称奈良时代。其街道布局和建筑仿唐都长安。东大寺正仓院内藏有一批唐代乐器,其中有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的四面唐十三弦筝的残片。日本音乐史学家林谦三于1952年10月将属于3号筝的十六枚残片复原成一面长约190厘米的筝。

公元630至894年,日本政府先后十三次派遣唐使到中国,一次人数往往多达数百人,其中也包括音乐家。835年,日本音乐家藤原贞敏被任命为遣唐使准判官,838年到中国,在长安拜琵琶演奏家刘二郎为师。刘二郎的女儿刘娘善弹古筝和古琴,藤原贞敏因此也学会了筝和琴,并于刘娘结为夫妻。839年,藤原贞敏携刘娘回国,想必带去了筝和筝谱。

888年,唐僖宗派遣古筝博士皇孟学率领一个由六十二人组成的中国乐团赴日本筑紫彦山西谷参加八龙寺的宗教仪式,日本天皇诏书内教坊女乐人石川色子等拜中国音乐家为师学习古筝等中国乐器,学成后传授给宇多天皇,天皇再传授给大臣。

948年,日本在宫廷内设筝科,使中国古筝逐渐演变成日本的民族乐器。

奈良时期的新罗琴(日本奈良正仓院藏,图20)

公元六世纪,中国古筝传入朝鲜半岛新罗南方的伽国,国王嘉实命乐工根据古筝改制,命名为伽琴,乐师于勒奉旨创作了十二首伽琴曲。后伽国战乱,于勒携伽琴投奔新罗国,故伽琴又名新罗琴,并逐渐演化成朝鲜半岛和我国朝鲜族的民族乐器。

宋刘松年《十八学士图》(乐伎部分,图21)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邀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太学博士陆德明及孔颖达、王府记室参军事虞世南和姚思廉、蔡允恭、颜相时、于志宁、许敬宗、苏世长、李玄道、薛元敬、薛收、李守素、盖文达、褚亮、苏 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时称“十八学士”。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

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又因唐太宗常与门下十八学士弈棋,后人因此画有《十八学士弈棋图》。

宋代画家刘松年也画有《十八学士图》,内有乐伎部分,所奏乐器有筝、琵琶、笛、箫、笙、拍板。

明《十八学士图》(奏乐部分,图22)

明代佚名画家画的《十八学士图》奏乐部分与前朝多为女乐不同,他画的是“男子室内乐队”,也许明朝已有这样的乐队。六位乐手分别演奏筝、琵琶、竖箜篌、筚篥、笙、笛、男子室内乐。筝为十三弦,但柱位排列不同寻常,分四组交叉排列。筝手正回头看吹笛者,似乎在交流。

西夏供养乐伎-筝(敦煌莫高窟327窟壁画白描,图23)

西夏供养乐伎弹的筝似乎是十二弦筝,弹筝者右手用大指和中指弹弦,左手用中指按弦。

元弹筝飞天(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图24)

此画继承了唐代飞天的风格,弹筝者右手用大指弹弦,左手用中指按弦。

明代乐伎(汾阳圣母庙壁画,图25)

汾阳圣母庙明代壁画,通过圣母的出巡和回銮,表现世俗生活,如宴饮、琴棋、车仗等,其中乐伎十七人,乐器三十四件,有筝、琵琶、笙等。筝两件,一大一小,大的扛在肩上,小的拿在手上。

清十四弦筝(杨大钧教授藏,图26)

中国音乐学院杨大钧教授藏传世清代十四弦筝,长140厘米,首宽22.5厘米,尾宽20厘米,框边雕刻精美花纹,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清九弦筝(尹鸿兆藏,图27)

收藏者尹鸿兆,1882年生于承德,后迁居海城,世传中医,善弹筝吹箫,在承德行医时,一位避暑山庄的伶人赠予筝和箫。此照摄于1909年元旦,筝很小,九弦,似乎是练习用的儿童筝。其孙尹其颖,1933年生于辽宁省营口市,曾师从曹正学筝,1957年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金质奖章。1959年至1961年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1961年起任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1980年代移居美国。

猜你喜欢

拍板箜篌乐舞
龟兹乐舞
箜篌城
契丹
——辽拍板探微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竖琴与箜篌之关系
领导干部要讲点“拍板”艺术
“拍板”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