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实际影响探究

2014-09-23刘宝瑜

商场现代化 2014年15期
关键词:传导机制货币政策

刘宝瑜+

摘 要: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货币政策,然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实际影响效果。本文就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认知与完善,以及货币政策的实际影响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际影响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经济危机发生之后,经济学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对造成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反思,发现货币政策施行不当是诱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因此经济学界提出了值得各国进行深刻思考与长期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什么样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才能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促进实体经济的平稳发展?归根结底,该课题的实质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定义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各国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一系列中介指标与中间渠道,从而实现已定政策目标的作用机理与传导途径。简单说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其实就是货币政策从运用到目标实现的过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完善与提高,将会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经济的贡献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政策制定、实施以及分析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模式不尽相同,所以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选择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也正是因为如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各种学派中存在不同看法,不过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变量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四种:

(1)利率传递途径

20世纪30年代John Maynard Keynes(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货币政策利率途径传导机制理论,引起了学术界对其的关注与研究。后辈学者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基本的途径概括为“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水平i↓→投资I↑→总产出Y↑”。

(2)信用传递途径

Ben Shalom Bernanke(本·伯南克)在贷款人信用可能性学说(威廉斯)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资产负债渠道和银行借贷渠道两种理论,并且得出信用途径在货币政策的传递过程中,即便是利率没有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国民经济总量。可以将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基本的途径概括为“货币供应量M↑→贷款供给L↑→投资I↑→总产出Y↑”。

(3)非货币资产价格传递途径

Franco Modigliani(弗兰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和托宾的Q理论则代表着货币政策非货币资产价格传递途径的提出。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理论强调真实经济与资产相对价格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基本的途径概括为“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资产(股票)价格P↑→投资I↑→总产出Y↑”。

(4)汇率传递途径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宏观经济变量。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理论有购买力平价理论(桑顿、李嘉图、古斯塔夫·卡塞尔)、利率平价理论(凯恩斯、爱因齐格)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以将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基本的途径表示为“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汇率E↓→净出口NX↑→总产出Y↑”。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途径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这三个部分是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基本环节。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行为、融资成本、信用能力等方面,同时也影响着金融市场上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状况。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在根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调整其自身的行为的情况下,影响着各种各样经济行为主体的投资、消费、储蓄等经济活动。

4.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发展一共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直接传导为主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直接与间接的双重传导逐渐过渡到以间接传导为主的阶段。

(1)改革开放之前货币政策的直接传导机制

从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1953年)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方式是以直接传导为主的。在这一时期,信贷是由政府进行直接控制的。这种传导机制适应于高度统一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其方式简单,作用效应快,但中央银行对经济无法主动进行调控,并且政策变动会使经济产生较大波动,而企业对银行依赖性很强。这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不能很好地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促进实体经济的平稳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的间接传导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到1997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从直接传导为主逐步转变为直接、间接的双重传导机制。到了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我国抓住时机,取消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至此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已然从直接与间接的双重传导逐渐过渡到以间接传导为主的阶段。货币政策的间接传导机制能够较好地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促进实体经济的平稳发展。

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立之中,并且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运行经营机制尚未健全,所以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实践效果仍有待提高。必须在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的基础上,加快企业和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使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敏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5.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建议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性货币政策

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别性和实效性。

(2)创设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理顺银行内部的传导机制,增强银行“窗口指导”的效果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银行的作用,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创设良好的内部环境。加强其外部环境的良好建设可以通过规范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居民个人的行为来增强货币政策传导链的协调和统一,改进监管金融机构的方法,建立政企之间发应灵敏、进行有效沟通、协调一致的信息平台等来实现。

(3)深化商业银行和企业体制的改革

深化商业银行和企业体制的改革,可以为货币政策的高效传导构建良好的传导轨道。建设商业银行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和建设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提高商业银行和企业对货币政策的敏锐性。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和改善企业的信用制度,可以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得到强化。

(4)加强引导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关键是金融市场,在整个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引导,能够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金融市场的作用。当前要从积极发展货币市场(如增强同业之间拆借市场吞吐货币的能力),适当放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条件(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的市场),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如规范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转帖现行、承兑行为)等方面来加强金融市场的引导。

二、货币政策的实际影响

货币政策作为在市场经济下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作用。

1.货币政策影响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实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简单说来,物价稳定其实就是币值的稳定。货币的快速扩张,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不稳。多次的物价上涨的实际情况表明,物价上涨需要货币支撑的,物价上涨的必要条件是货币供应量偏多。而货币的不适当扩张是由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制定不适当引起的。适当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货币供应量的不适当引起的币值不稳定,从而避免物价的波动。

endprint

2.货币政策影响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就是指就业情况要保持稳定的、较高的水平,是基于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的利用程度来说的。然而各种各样经济资源利用的程度测定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作为基准,也就是以失业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货币政策的实施会对充分就业产生影响。如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进一步从紧货币政策,加强了贷款的控制,便对充分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加强贷款控制也就是意味着加强对投资过热的控制,这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用工紧缺的现象有所缓解。这对于打工者来说,就是就业的机会的减少。从中不难看出货币政策影响着充分就业。

3.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增长

目前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中都包含经济增长这一方面,这充分说明货币政策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否则就不可能在全世界出现同样的情形。经济的合理增长是多种因素配合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经济资源的增加,如人力、物力、财力等,并且还需要各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其中财力的部分,对资本的供给和配置起着巨大作用。中央银行可以制定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的供给或者降低实际的利率水平来促进投资的增加等。

4.货币政策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要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最终服从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般情况下要压缩国内的总需求,总需求的下降,有可能会消除国际收支逆差,但是会带来国内经济的衰退。而当国内的经济衰退时,一般情况下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便会使得货币供应量的加大,国内总需求的增加,有可能会促进经济的增长,但也有可能由于通货膨胀而引起国际收支失衡。

三、结束语

货币政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有着重大作用,而货币政策的的传导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实际影响效果。因此必须加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认识与完善,从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影响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建海.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研究述评[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刘金叶.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作用效应研究[J].吉林大学,2010(6).

[3]王田,宇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4]贾琳.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和实证检验[J].山东大学,2008(5).

[5]李丽.试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J].商业经济,2013(19).

作者简介:刘宝瑜(1974-),男,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经济师,工商管理硕士

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导机制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的广西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分析
我国食品类PPI和CPI的传导机制研究
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分析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