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立高职校企共同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

2014-09-23姚祖光只井杰

企业导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育人

+姚祖光++只井杰

摘要:校企共同育人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分析高职校企共同育人的意义基础上,提出提供校企共同育人机制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共建共管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共同育人评价体系,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五个方面建立校企共同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长效机制校企共同育人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逐步深化的价值取向, 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将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提出要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要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

一、高职校企共同育人的意义

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应更具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对高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在于育人。探索高职校企共同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能够有效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校企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拟订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撰写专业课教材、共同授课、指导学生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就业、进行毕业生调研等。合作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这使得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人才供求关系更趋合理,有效地促进了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有助于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共同依据相关职业标准,行业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等,在深入调研企业相关岗位所需技能和高院院校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打破原有教材的学科体系,紧贴岗位技术,进行各课程教学模块的解构与重构,合作编写与修订教材和校内讲义,有助于真正实现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实训课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三)有助于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与互补。校企共同育人,校方拥有的教学资源雄厚、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经验丰富,并拥有较为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及较为健全的教育教学相关管理制度;企业拥有天然的实习、实训场所及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合作,校方可以引入企业的硬件资源,充实学校的实训基地、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增加顶岗实习乃至就业岗位;可以聘请企业业务骨干入校兼职授课,优化师资结构;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就业和挂职锻炼提供场所。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变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员工培训中心,不断丰富员工的理论知识,提升员工技能;可以吸引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市场调研等工作,增强企业的科研及创新能力;可以建成相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库,获得丰富的人才资源。

(四)实现校企生三方受益,三方支持。探索校企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解决了学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使教育教学与职业标准对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加了学生就业选择;优化了“订单培养”合作方式,通过对学生的授课和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使毕业生可以直接上岗,企业可以按需补充新员工并节省了岗前培训时间。合作中,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受益,实现“共赢”。这有利地调动了三方积极性,获得三方支持。

二、关于建立校企共同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

(一)提供校企共同育人机制保障。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的构建、制度的完善是实施校企共同育人的有力保障。要促进校企共同育人取得更深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发挥校企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作用,创建一套长效运行机制。

探索成立由行业集团、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以及知名或龙头企业构成的校企合作董事会,拟订章程、明确职责,发挥各自优势;高职院校各专业群分别建立校企合作执行委员会,制定《校企合作执行委员会工作方案》,将董事会决议落实到教学工作之中;各专业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方案》,落实行业企业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具体任务。实现校企合作董事会、校企合作执行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三级贯通,为校企共同育人提供机制保障。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构建校企合作服务体系。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服务中心,对校企合作项目从策划、运行、评估、研发到资源汇集,提供全程化服务,保障项目的有序运行;制定校企共同育人规范性文件,梳理校企合作工作流程,保障校企合作项目执行中的质量控制和改进提升;开拓进行校企合作软件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校企内外信息畅通,项目运行流程化。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要提高校企共同育人质量,就要推动校企合作不断向内部延伸、向纵深发展,做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核心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课程体系的深化改革。

校企共同育人的关键是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做足行业、企业调研和分析,科学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行业调研与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所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专业对口行业的产业政策、发展现状、演变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和分析,论证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企业调研与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用人企业人才需求和发展规划的分析,明确专业所面向的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及时掌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通过调研,创新并实施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共同育人客观上要求在教学中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改革的重点即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由校企共同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参照相关职业标准,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既满足专业要求又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

(三)校企共建共管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管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学校与企业共同育人的有效举措,它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最优组合。校企本着“共赢”的原则,从建设方案的制订,实训设备的选择、购置、安装调试,实训教材的撰写到基地职业环境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合作。高职院校应注重提高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的质量,做好“校中厂、厂中校”两个方面的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校企互利共赢。校中厂由企业向高职院校提供相关实训设备,并定期派出员工对学生加强指导,做到教学与生产、科研及社会服务相结合。厂中校是学生到企业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管理及产品研发,熟悉企业生产运作流程,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校企强化“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建设,既能丰富和完善高职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又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创造经济效益。校内外实训基地在运行中,由教师、企业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指导小组,统筹安排实训内容,指导实训操作,对实训过程进行督促和评价,实现按企业的标准进行过程共管。

(四)构建校企共同育人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校企共同育人评价是指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方案,运用合理的方法及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效果进行测量和价值判断。与校企共同育人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应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环境的改善等变化而变化,不断完善其指标、评价模式及评价方法。

构建校企共同育人评价体系,应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一是校企共建评价队伍,加强评价组织管理。一支结构合理的评价队伍既要掌握教学规律,又要熟悉企业的运作、管理及技术要求,因此,可以共建由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和企业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的双元结构评价队伍。加强评价组织管理,校企共同组建评价委员会,协调组织、指导和管理评价工作。二是校企共建评价指标体系。面向专业、课程及主要教学环节这三个层次,找准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师、学生及教学条件三个主要因素,结合实际确定评价指标。三是校企共商评价方法,共订评价方案。不同的评价内容适用于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教学条件的评价多采用统计分析法,对于教学管理的评价要及时检查制度的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到位、效果是否优良、手段是否先进。评价方案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局部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四是校企共享评价结果信息,共同进行教学改进。建立评价信息通报制度,实现评价信息校企共享,通过科学的运用,使评价结果运用于教学改进。五是校企共建组织保障体系,实现分层分工管理。校企管理层面负责组织、指导和安排评价活动,各教学系部和企业合作部门负责落实具体评价工作。

(五)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有机融合是保证校企共同育人持续、稳定运行的润滑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专长,丰富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有益于学生责任感、进取心、敬业精神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优秀品质的养成;有利于激活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对学生而言,受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学生就业时角色转换更为迅速。

参考文献:

[1] 刘亚. 深化高职院校合作育人的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2] 郭瑞峰. 创新人才培养对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2013(36)

[3] 代媛媛. 高职院校强化校企合作,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以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企业导报.2013(24)

[4] 胡亚学.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校企共同评价体系的构建[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