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研究
2014-09-23胡晓玲倪春妹
胡晓玲++倪春妹
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游客都将视线转移到了乡村旅游上。乡村旅游从兴起到发展,之间有很多争议,其中就包括了对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研究这个话题。本文强调的是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保持大自然的原生韵味,而且要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的对策,了解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对原真性保护的意识。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产品;原真性保护一、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原真性保护现状
我国的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以生态农业观光的形式出现,并成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的重要切入点。90年代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社会经济较快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都发生转变,对生活方式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从1995年开始,我国实施双休日制度,以及1999年开始实施的“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黄金周制度,促使了地区比较偏僻的乡村地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也逐渐向着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但总体而言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1998年以后,生态旅游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农家乐开始出现,乡村旅游开始从单一的传统观光向参与性旅游方式升级。2006年国家旅游局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全新形象推出中国乡村旅游年,旨在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大发展。虽然,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十分迅速且不断升温,但乡村旅游尚存在内容不丰富、参与性不强、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乡村旅游产品产业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仍处于开发水平较低的阶段。乡村的各种丰富的资源都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产品品味不高、水平较低、盲目重复较多。而且乡村旅游的季节性很强,难以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味的旅游需求。在我国,普遍存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深度与广度的问题,开发商一味地盲目开发,但是很明显文化深度的挖掘很缺乏。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表面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文化品味,特色不明显。这样游客很难感知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真实形象,这对于乡村旅游文化的发扬也很不利。但是目前乡村旅游地区在旅游服务水平、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和信息服务等方面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相比差距明显,很多乡村旅游地区出现了游客只是吃农家饭、观农家景,使游客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
(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较单一。目前我国的各类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单一。农家乐只是简单的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田园风光则是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等一系列活动;而民族民俗游也只是文化观光,缺少参与性体验,将文化表演化。产品开发普遍存在品味较低、参与性不强、内容雷同的现象。很多经营者缺乏市场调查和对资源评估,没有对乡村产品进行正确的定位,导致盲目的开发,一味的模仿,违背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造成破坏,而且游客也不能真正体验到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
(三)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认识不够。乡村旅游产品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度,已经成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片面强调经济利益,为迎合游客的一些世俗化的需求,将一些代表民族或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东西任意改造。特别是一些传统民族的民间习俗、仪式和庆典活动,原本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按照特定的内容方式举行。但随着旅游活动的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开发商根据旅游需求随时随地上演,不再依照传统的模式,带有明显的表演色彩,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各种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被大量机械复制和仿造,原本古老的村落变成了喧嚣的闹市,几乎完全忽略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的保护,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缺失。
乡村旅游产品是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地方往往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民族地区。因为其封闭性,从而更好的保存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完整性。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交通条件日益完善,文化信息的交流碰撞日益强烈,旅游地的传统习俗容易遭受外界强势文化、思想观念等的冲击,干扰了民俗本来的秩序和发展进程。现代生活的便捷、时尚容易引起乡村旅游地居民的模仿跟风,使自己生活方式甚至精神面貌等发生变革,导致地方独特的文化逐渐被同化甚至消失。例如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吊脚楼由独体的木楼变成了与砖瓦正屋相配,失去了原有质朴厚重的民俗美感,服饰、饮食等都出现了汉化现象。有些企业零保护的开发,加上政府的管理不善,以及大量游客的进入,使得当地的生产方式,传统习俗和原始的乡村气息流失,生态和文化环境都遭到破坏,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必然缺失。
二、湖北省五峰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分析
湖北省五峰县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在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土家族人,土家族是我国少数名族之一。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而这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因他们独特的地理位置而保存的较为完整,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柴埠溪大峡谷位于五峰县东部,清江南岸,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一体的宝藏。它有着独特的地貌,独特的土家风土民情。其历史悠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水能资源充裕,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各种中药材不胜枚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五峰县的采花毛尖茶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土家腊肉等土特产也享誉海外。境内有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革命遗迹等得天独厚。
(一)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随着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的开发,五峰的人文资源和文化资源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开发。人文资源方面,土家特色美食,土家风土民情,土家手工艺品等都被不同程度的开发。开发现状如表1。
表1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文资源开发现状
由上表可以发现,湖北省五峰县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尚浅,没有达到深层次文化的发掘。文化内涵是人文旅游产品的核心,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那么游客将无法真正感知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根据相关调查现象,表现出来的文化扭曲与制造,恶性的违背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湖北省五峰县的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地貌景观,柴埠溪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下溶洞等。开发现状如表2。
表2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自然资源开发现状
另外,交通和地区的安全卫生设施也增加了景区的可进入性。从宜昌进入柴埠溪不足2小时,从武汉到达柴埠溪也在5小时内。随着宜昌至渔洋关公路的兴建,从宜昌三峡国际机场进入柴埠溪,只需1小时内,武汉到达柴埠溪在4小时内。柴埠溪周边的环形公路已经形成,两条旅游专线公路也已通车。现在山上和谷底的交通已经对接。安全卫生设施建设方面,景区在险要路段修建了5500多米的安全护栏,并制作安全警示牌等。景区成立了防火指挥中心,落实防火安全及安全岗位责任制。景区设置临时医务室,实行定点救护机制,与景区附近的长乐坪镇人民医院签订专门的救护协议书。
三、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对策
(一)建立乡村旅游管理标准。对旅游总体规划、项目开发建设规范、环境治理标准、旅游安全标准等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并加强监督和落实。《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户服务质量划分与评定标准》、《上海市乡村旅游促进和管理办法》、《江苏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划分规范标准》的制定,均有利于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在我国,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办法等手段来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保护乡村旅游的原真性。
endprint
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中,认真落实原真性保护是核心的原则。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坚决不办,对破坏资源和环境原真性的行为,有关部门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对于民族民俗文化的原真性保护,明文规定,呼吁和规范当地人民和外来游客真正做到保护。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定或办法,制约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在建立旅游产品原真性保障体系的前提下,注重旅游产品的原真性开发,为旅游者提供原始的、真实的旅游环境。
(二)提高管理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原真性保护意识。培养专业知识与原真性保护管理意识兼具的优秀管理人才。按照旅游地区和旅游景区的不同需求,培训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注重原真性营销开展宣传,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强。制定相关规定与办法,约束和培养管理人员和居民的原真性保护意识。在进行一系列旅游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和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培养出专业的管理人士。对柴埠溪的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合理的保护,确保传统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的到保护。针对民族民俗的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性向居民进行宣讲、感染,提高居民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
(三)提高游客对于乡村旅游原真性保护的意识。外来游客的行为对于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导游的宣讲,提醒当地政府的引导与对外宣传等途径,使得外来游客自发自觉地保护乡村旅游的原真性,从而获得最真实,最独特的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 罗晓黎,闵剑.湖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7(12):13-14.
[2] 杨载田,刘沛林.21世纪的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报,2006(5):22-24.
[3] 张补宏,徐施.民族旅游真实性研究及保护模式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3):45-47
[4] 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6.
[5]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J].学习与实践,2006(11):21-22.
[6] 钟声宏.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0(1):16-17.
[7] 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30-32.
[8] 张军.对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旅游学刊, 2005(5):11-14.
[9]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2011.
[10] 游俊.土家传统禁忌的文化寻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5-28.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