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卓雅”课堂为孩子幸福买单
2014-09-23吕霞志
吕霞志
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全国掀起了课改热潮,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等种种策略促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我们进行了“问题·卓雅”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以此提升学生能力;卓雅是方向,最终达到让每位同学都卓越博雅的教育理念。课堂采取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和问题导学式学习,带来了学校教学模式和师生行走方式的根本变革,实现了由教本课堂向学本课堂的转型,真正达到了小组合作互助、学生快乐学习、班级自制管理、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佳境。师生的行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一、改变师生的行走方式
教育教学改革是观念的变革,是教与学行为的改变。“问题·卓雅”课堂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由传统的教本课堂的“教师搭台教师唱”转变为学本课堂的“师生搭台学生唱”,教师变成了“大同学”,是学生学习的观察者、陪伴者。课堂上由教师创设情境,预设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围绕关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讲交流、深入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增强智慧。教师退下讲台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引导者,做重点知识的点播,更多的时间在教室后听同学讲,达到了享受教育幸福的境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结构化预习和以问题为引领的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课堂上学生大胆互动交流,他们坐立自如,行走自便,争先发言、主动挑战、沉着应答,孩子们在思维碰撞中挖潜强智、提升能力。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形式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单打独斗式个人学习转化为团队合作学习,逐步实现个人学习愿景化、同伴学习互助化、小组学习承包化。运用小组团队合作学习机制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此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
(1)养团队协作意识,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团队,每个人都是团队成员,每个人都要为团队争光添彩,不给小组丢脸,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成员都好,团队是优秀的!
(2)培养互助意识。要让优秀生明白,教会潜能生学习,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潜能生不但不会影响成绩,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以激发优等生帮扶潜能生的积极性。
⑶培养积极参与习惯。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探讨和交流,创设条件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已的观点;给潜能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微小的进步,给予及时肯定和赞扬,即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的精神,答对了给本组3—5倍的奖励,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⑷培养倾听习惯。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学习习惯新的内涵。让学生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只有学会尊重他人,重视采纳他人意见,才能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⑸培养质疑对抗习惯。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同时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⑹培养良好守纪习惯。合作学习尽管是在人数不多的小范围内,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按照课堂规范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使课堂讨论、展示、对抗质疑有序进行。
三、改变教师的备课模式
“问题·卓雅”课堂把教案改成了一案三单,即“学习工具单(三个)”和“学习方案”。把传统课型创新为“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解决评价课”、“问题拓展评价课”等八种课型。每个课型匹配不同的单子。教师要从“编剧、演员、导演”三位一体的角度、精心设计一案三单,从编剧的角度安排一节课的流程、时间、教师行为和期待学生行为;以导演的身份组织和主持整个学习过程,使小组发挥团队作用,追求团队学习效果;从演员的角度,教师作为演员之一,用不同策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展示、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来解决全部问题。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学会学习,拥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问题·卓雅”课堂已把 “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师生正在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成长!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