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014-09-23刘晓红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语言英语

刘晓红

【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授课时把学生引入学习状态的方法策略,是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课堂导入虽然占用的时间不长,但它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精彩的课堂教学导入,就像一部好电影的序幕,一本好书的前言,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和兴奋的心理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关键词】课堂导入导入方式教学效果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导入是第一个关键环节。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的课堂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为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流畅、生动、活泼、自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在课堂导入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课堂导入的设计要求

(1)导入要能激发兴趣。课堂导入的关键要能够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2)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

(3)导入要符合教学内容。课堂导入的形式、风格和内容都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一致,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服务。确定导入方式时定位要准确,不能只求新颖、激发兴趣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毫无联系。

(4)导入语言要精炼。教师需要掌握好导入的度,导入的语言要精炼、概括,三到五分钟最好,引起兴趣即可。切记信口开河,漫无边际。

(5)导入方式要灵活。课堂导入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场地、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不能每一堂课都用一种模式的导入方式。否则就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引人入胜的作用。

二、课堂导入的方式

新课标的英语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导入。

1.创设情景式导入。

创设情景式导入是一种非常能引人入胜的方法,它能把学生带入所讲述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创设和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这尽可能真实的语言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学会英语。如我在讲七年级上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一课时,我让学生把各自小组的课桌布置成超市里的货架,并在货架上摆上他们已经学过的物品,并且要求他们在货物上贴上价格标签,这样借助直观教具,配合动作、手势和表情等,设计一个买东西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商店购物的真实情景中,通过老师和学生扮演店主和顾客进行购物对话,学生被迅速地吸引到购物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本节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2.温故引新式导入。

温故引新式导入法是英语教学中很普遍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业。在设计导入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这样才能达到“温故知新”的教学效果。教师一方面要通过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另一方面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设置疑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传授新知识的契机。如我在上九年级Unit 10 By the time I got out,the bus had already left时,我在检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时问学生,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yet?通过这个问题复习前面所讲的现在完成时态,接着我转述学生的回答,He said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这样很自然地用前面学的现在完成时引入本单元的过去完成时,再通过两种时态的比较,学生就很轻松地掌握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和构成以及两种时态的区别。

3.文化背景知识导入。

我们学英语,不只是学语言知识,还应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在教学中输入文化背景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很有帮助的。我在讲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2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个单元时,先通过多媒体短片向学生介绍Brazil,The United States,England, Australia,Japan,Korea和Peru等国家的一些待人接物的礼仪和餐桌礼仪。当他们看到我们的一些习惯与其他国家的习惯不一样,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时,他们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了解更多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因此,这种导入方式迅速将学生吸引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中。

4.悬疑式导入法。

导入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面临问题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会进行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巧设悬念,使学生思想产生波澜,激起学生揭开“谜”底的强烈愿望。教师在英语教学开始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形式多样、富有认知冲突的方式设置疑问,让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激发学生努力思考,力求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我在教学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3 Restaurant Science?时,先向学生展示很多著名的快餐连锁点的室内图片,让他们观察里面的颜色及桌凳布置的情况,并找出他们的共同点。然后问他们,Why do so many fast food restaurants paint their walls red and have hard seats?老师设置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生揭开“谜”底的强烈愿望,顺利将学生带入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任美琴,中学英语有效教学[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12

[3]丁步洲,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3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语言英语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读英语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