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2014-09-23庞秀萍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综合性探究评价

庞秀萍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语文学科课程改革中的体现。它的理论模型来自杜威的实用主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和多重智力学说的统整。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语文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中转变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确立了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实施办法学习评价一、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尽管在思想意识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然而面对全新的课程,新型的学习形式,空间广阔的学习内容,不少老师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茫然,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首先要注意到它所具有的以下特点:

1.综合性。

主要表现在:提倡跨领域学习;主张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跨领域学习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融听说读写活动于一体。

2.实践性。

《语文课标》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业生语文实践能力,”要求“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语文实践论的观点来看,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实践活动。

3.个体主动性、整体互动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在跨领域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思想碰撞。

二、综合性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语文“综合性”的寓意有两点:一是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综合性学习要有计划性。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学生明确任务,有组织、有章法地开展活动。具体操作可参照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关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建议进行。

2.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千万不能本本主义,画地为牢,越俎代庖。新教材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放性以及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引导性、示例性和可选择性等特点,它与阅读教学有着显著的区别,要矫正过于依赖课本和把课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阅读教学上的倾向。 如果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当作课文中的选文放在课堂并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就完全背离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点。

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具有生成性、多层性,不应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

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在不断生成中,从一定意义上讲,过程即目标。因此,不能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要发掘活动过程的教育价值,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言行及时评价、激励和督导。例如,“感受自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其中有一项“我有一个‘朋友”的主题活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决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写作题材,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秋游”,而是如同课文的要求那样,“投向自然的怀抱”、“让景物像人一样活起来,同它展开心灵的对话,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所以,在指导这一活动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投向”、“对话”、“结交”的具体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体验和表现,调度、引导学生的心灵贴近自然,在与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相融、相知、交友、交心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感悟、遐思……学生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言语方式,这正是要达到的活动目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引导、激发、激励,而不能仅是在活动结束后来甄别优劣。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方法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的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尽可能的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师要结合当地实际、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和挖掘语文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使综合性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手段,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弥补当地的资源不足。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主动实践。要面向全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要使每一个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都得到发展。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学习。要激励学生敢于实践、主动实践、积极实践、乐于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交流也是语文综合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重要环节,要避免综合性学习只见头不见尾,重安排、轻交流的现象。交流的内容,不仅包括学习成果,如实物、图片资料、书面总结、研究报告等。通过集体交流,创设互动的平台,展示学习的过程,释放学习的情感,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四、制定切实可可行的综合性学习评价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其评价手段不是量化评价,评价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要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强调的是学会,而非一定要学会。如开展“探寻月球的奥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探索出多少月球的奥秘,解开多少月球之谜,而是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材料,徜徉于月球文化的殿堂,漫游于古诗文的王国,经历一次科学的探究、问话的洗礼。

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性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