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
2014-09-23张继亮
张继亮
【摘要】 在资源稀缺的现实中,企业竞争的实质是资源竞争。社会资本既是企业参与竞争所需要的重要社会关系资源,也因其生产性提高了企业占有和动员其他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的作用机理在于以信任推进合作、以网络形式实现资源分享、以规范保持资源优势与合作秩序。同时,社会资本也因其封闭性导致了社会资本网络内部各企业间的共享性资源具有同质性。“弱关系强度”理论和“结构洞”社会资本理论的探讨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社会资本理论在企业竞争优势创造中的不足。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竞争优势; 资源稀缺性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0-0015-04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法则是“优胜劣汰”,描述的基本事实就是竞争。竞争是世界的永恒主题。作为灵长类动物的人,在战胜了地球上的其他物种而获得统治地位之后,也从没有停止竞争。人与自然界的竞争同人类内部的竞争并存,后者比前者更加残酷。竞争是多元主体在争夺排他性利益中的角逐。在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方方面面都存在竞争。竞争主体可能是行为个体、组织或国家,也可能是组织联盟或国家共同体。在经济领域,企业之间的竞争最为典型。在竞争这种排他性的经济活动中,一部分企业在竞争中胜出,一部分企业败北退出,一部分企业既没有胜出也没有败北,被保留了继续参加竞争游戏的资格。笔者认为这三类企业在竞争活动中分别表现出了竞争优势、竞争劣势和竞争均势。对于在竞争中胜出的企业,竞争优势既反映了它参与竞争的结果,也引发人们对这类企业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的思考,即竞争优势的来源。
一、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依据
企业之间存在竞争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创建并持久保持竞争优势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奥德森(Alderson)在SWOT模型中,较早地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设计。在“强项—弱项”为中心的内部资源模块与“机会—威胁”为中心的环境模块对比分析中,他强调企业内部资源在企业竞争优势地位获得中更加重要。奥德森的理论在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中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之后,引发了“内生资源论”与“外生环境论”之间长久的争辩。其实,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既包括内部资源,也包括外部资源;机会或威胁既可能产生于内部,也可能产生于外部。综合起来,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资源,二是能力。这种资源内涵是多重的,包括占有资源、整合资源和使用资源。从资源的基础性地位讲,拥有了这样的能力,自然可以把握机会,抵御威胁。
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概念,巴尼(Barney)(2011)把它描述为:“如果某企业比产业中的边际企业(收支相抵企业)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则该企业就被视为具有竞争优势。”巴尼进一步区分了竞争优势与持续竞争优势,意在说明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要创立,而且要保持下去。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点在于“其他企业无法复制这种战略收益”。“战略收益”在这里指有价值的稀缺性企业资源。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就要保证至少复制这种资源的成本是较高的。巴尼在他的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出了“VIRO”模型框架,如表1。
在这个模型框架中,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资源的四个特征,分别是:资源本身有价值、资源稀缺、资源不易模仿、资源可被利用。对于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来说,资源的稀缺性与不易模仿性具有决定性意义。企业要想具有竞争优势,至少要占有并能够使用稀缺性资源。
企业竞争优势所依托的资源是多方面的,包括:物力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在学术研究方面,前三种资源的分析已经相当充分,根据主题的需要,笔者把讨论重点放在第四种资源。社会关系资源通过开发利用使其具有生产性,即成为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社会资本是继物力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之后,资本家族的新成员。作为一个概念正式进入学者的视野是在20世纪70年代。社会学家格伦·卢里(Glenn.Loury)1977年在其一篇名为《种族收入差别的动态理论》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他当时使用这一概念的目的仅限于论证种族间收入不平等的根源,并非仅仅是人们所惯常认为的人力资本的区别,事实上还包括个人所占有的社会资本的巨大差异。正式对社会资本这个概念进行完整诠释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Bourdieu)。1980年他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并把它首创性地界定为“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总和”。在布迪厄之后,对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基本上围绕两个重点,一个是资源,另一个是能力。
林南是社会资本资源说的典型代表。林南(2005)把社会资本定义为:“在目的性行动中被获取的和/或被动员的、嵌入在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作为一种资源,社会资本具有多主体互动的特征,只有单一主体无法形成所谓的社会关系资源,这是社会资本的社会关系嵌入性特征。这种资源与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不同,并不会因为频繁使用而使资源总量有所减少,反而会得到总量的积累。这种假设的前提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均遵循网络规范的要求来行动,反对投机的、不道德的行为。社会资本具有生产性,它一经企业拥有,即可以为企业凝聚更多数量与种类的发展资源。以往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认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带来物质资源的回报,而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同样可以带来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巨大回报。企业可以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成员身份动用网络上的一切可用资源。林南十分强调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与它所带来的其他资源收益之间是有区别的。
另外一种观点把社会资本落位于一种能力。波特斯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简单通过个体的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便可获得,而是需要投身于社会关系实践之中。成员身份对于分享作为能力的社会资本至关重要。成员身份意味着行为个体被贴上可被信任的标签,并自愿地遵守该社会资本网络的行为规范。行为主体因成员身份而获得行动的便利,提高了行为能力。
二、社会资本创造企业竞争资源优势的机理
企业资源包括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占有并调动尽可能丰富的有价值性稀缺资源,才能使企业在日益复杂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社会资本承担了整合内部资源与开发外部资源的历史使命,其内在机理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信任推进合作,以网络形式实现资源分享,以规范保持资源优势与合作秩序。通过提高效率和降低行为成本彰显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资源优势。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基础要素,也是合作的基本前提。信任社会资本推动了合作,在合作中实现了资源的流动。社会资本是以信任为基础建立的社会关系资源网络,网络内部成员因成员身份而被贴上可被信任的标签,可信标签的作用使成员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而且合作的成本是较低的。科尔曼评价“信任是致力于在风险中追求最大化功利的有目的的行为;信任是社会资本形式,可减少监督与惩罚的成本”。信任抵销了因猜疑而发生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人往往追求最优的结果和完全理性,而外部世界的诸要素却体现出不尽如人意的复杂的排列组合方式。企业及企业中的人都不自觉地生活在时间的序列当中。过去对于人们来说是已知的,未来对于人来说是未知的,生活在现在的人正经历着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信任是一种预期,“信任靠着超越可以得到的信息,概括出一种行为期待,以内心保证的安全感代替信息匮乏”。信任使现在的人以最大宽容来面对未来,结合过去的已知,抵抗不确定性在其内心埋下的疑惑。“靠着简化复杂,信任打开了行动的可能性。”信任的存在既推动了企业内部的自发合作,同时也促成了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合作本身是一个博弈过程,在单次博弈中,人们往往根据信誉记录来选择合作对象,履行完全契约。毕培和克迪把这种信任称为“交易性信任”。仅有客体评价不足以使人完全相信对方,人们希望通过合作实践获得关于合作方可信度的主观感受。“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两人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重复性博弈是信任的积累过程。
网络是社会资本作为社会关系存在与运行的基本形式。社会资本具有可传递性,网络内部成员可以分享社会资本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这种权利具有外部排斥性,保证了内部成员的资源优势地位。美国密歇根商业学院教授韦恩·贝克(Wayne Baker)从社会资本网络对于组织发展的意义角度将社会资本网络分为内聚式网络和开放式网络,并认为,内聚式网络给企业带来了信任与合作,开放式网络给组织发展带来了新信息、新资源、新机会。“每个组织都是内聚式和开放式团体网络的混合体。”在社会资本网络内部,成员间表现出“强关系强度”。关系越强,意味着主体间交往频繁,联系紧密,社会资本存量越丰厚。“关系越强,获取的社会资本越可能正向地影响表达性行动的成功。”社会资本网内成员可以自由地分享他人所拥有的稀缺性资源。社会资本使得网络内部成员占有和动员稀缺性资源的能力大为提高,使不同主体所拥有的稀缺性资源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流动,彰显了社会资本的资源共享性特征。
规范社会资本保证了网络内部成员在分享资源的同时也贡献自己的资源,保证了网络内部资源不被外部窃得,以保证内部成员的资源优势。如果说信任促成不同行为主体摒弃彼此猜疑,走向合作,那么规范则规定着人们该如何合作。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认为,规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对特定环境中人的正当行为方式作出规定的准则”。法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把规范理解成“认可、规定、禁止或调整人们行为的普遍性宣告或指令”。规范也是几乎所有社会资本理论家都关注的概念。科尔曼称:“规范指明人们认为什么样的行动是合乎体统或正确的。如果规范为社会成员所遵守,他们将获益;如果人们违背规范,他们将受到伤害。规范的实施常伴以各种赏罚措施,此种措施或者奖励遵守规范的人,或者惩罚违反规范的人。”社会资本网络内部成员相对于外部主体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社会资本的共享性与排斥性。社会资本对于网络内部所有成员来说具有公用品属性,而对于外部主体来讲则属于专属品。公共物品经常引发“搭便车”行为。“就单个人来说,人们对于那些人人受益,那些他人提供、自己享受的东西,是很难大力支持的。”所有网络内部成员都应该承担起保护这一资源,使其增殖的义务。所有消极地、保守地履行义务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规范的惩罚。同时,他们必须履行这样的承诺,即绝对不与“不相干”的人分享网络内部资源。社会资本的规范是伦理性规范,内化在网络成员内心深处,强调行为者主体性发挥基础上的行为自律。规范的内化是指“个人拥有被内化的惩罚系统,如果此人触犯了规范,这一系统将予以惩罚”。有时,道德惩罚比法律制度更加严厉。
三、“结构洞”社会资本理论对企业竞争资源优势的进一步阐释
前文提到,社会资本网络具有自我封闭性。封闭性的直接后果就是网络内部主体间资源的同质性,并在不同的社会资本网络间形成“结构洞”。同质性资源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并不能创造竞争优势,而最多是带来竞争均势。“想象这样一种情形,某产业内的所有企业都拥有同样的资源,即在资源数量和类型上,企业有着同样的物质、财务、人力以及组织资本。由于大家都实施同样的战略,有着同样的资源,因而在这种产业内,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获得竞争优势。”在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巴尼、格兰诺维特、博特、贝克和林南。
格兰诺维特是弱关系强度理论的代表。博特、林南同样重视这种弱关系给个体与组织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他们关心的是“如果关系强度更弱而不是更强,如果自我的位置更靠近网络的边缘而不是核心,对自我有好处吗?”持弱关系强度观点的学者认为,在社会资本网络中更活跃的、靠近网络中心位置的成员因交往的频度较高,所获取的发展资源具有同质性,传统社会资本网络的日渐封闭必然导致网络与网络之间出现间隙,即博特所称的“结构洞”。结构洞被科学定义为“非多余联系之间的分离与两个联系间的非多余关系”。“结构洞是一个缓冲器,像一个电路中的绝缘体。”这些结构洞必须填补,架设不同网络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些所谓的“社会桥”成为异质性资源获取的重要通道。这种理论的提出,有利于社会资本网络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在不同社会资本网络间建立更强大的联合,对于组织与社会发展更具有意义。林南强调:“如果个体需要不同的信息,那么他们更可能在不同的而不是自己的社会圈子中寻找。为了接触另一个社会圈子,自我需寻找连接两个圈子的关系。不同社会圈子之间的关系称作桥梁。没有连接,两个社会圈子将是彼此独立的。”贝克对内聚式网络与开放式网络的比较分析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内聚式网络“很难和新时代的进步保持同步发展、得到新信息或者影响网络外的人们,在极端的情况下,它会成为组织隔阂的关键所在”。作为沟通不同分享隔阂之间的一座桥梁,他认为开放式网络及起到联系不同网络的关键性人物,能创造价值。
林南在承认格兰诺维特和博特等人对弱关系理论研究的进步性的同时,认为“弱关系强度”理论同样存在修正的必要。虽然不同社会资本网络之间的结构洞由相应的行为主体来填补,但如果桥接的对象并不能为自在网络发展提供所需的稀缺性资源,则对于网络发展而言并无多大帮助。“网络位置(靠近桥梁)强度视桥梁所连接的不同资源而定。如果桥梁只是通向相似或价值不高的资源的节点,那么靠近桥梁的位置可能不是很有用。”林南提出了网络位置与网络地位综合考虑的“交叉强度”命题。这一理论的提出从资源分类的角度扩展了对弱关系强度理论的研究。理论前提是处在社会资本网络不同地位的行为主体依照强关系强度理论其动员资源的能力有差别。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桥梁联系两个不同社会资本网络的作用,则被联系的对象在另外的社会资本网络中要居于一定的地位。“对好的社会资本的获取,往往发生在那些占据靠近桥梁位置的个体行动者身上,这个桥梁连接着那些处在相对较高等级制位置上的行动者。”
四、结语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中的“持续”二字值得深度思考。竞争优势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企业要想保持这种竞争优势,从资源理论角度来看,除了资源的稀缺性和不易复制性外,还要注意资源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在造就企业竞争优势中的差别。“弱关系强度”理论和“结构洞”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企业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扩大交往与合作,在更广阔的空间中累积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
【参考文献】
[1] [美]巴尼,[新西兰]克拉克.资源基础理论: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M].张书军,苏晓华,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 [美]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J].木子西,编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2002(2).
[4] 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7.
[5] Niklas Lumann 1979:Trust and Power.John Weley&Sons Chichester,NewYork.
[6]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2.
[7] 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8] [美]伊恩·罗伯逊.现代西方社会学[M].赵明华,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75.
[9] [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和方法[M].张智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215.
[10] [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结构[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