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套安装方式缺陷分析及改进
2014-09-22侯强民,袁凯时,王燕妮
侯强民,袁凯时,王燕妮
摘要:本文介绍了龙钢西轧厂精轧机组活套的工作原理,通过对龙钢西轧厂精轧机组活套设计缺陷进行分析,指出了气缸和起套辊更换困难原因,提出了气缸和起套辊快速更换措施,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关键词:活套 缺陷 分析 改进
0 引言
活套是连轧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是调整堆拉关系,消除大头大尾现象,对钢材的顺利轧制和质量产生重要作用。
活套按照安装方式分为立活套和平活套,按照动力方式分为电动活套、气动活套和液压活套。
龙钢西轧厂精轧部分有四台活套,均为立式气动活套。
本文通过对活套气缸和起套辊的安装方式进行分析,指出了气缸和起套辊更换困难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方法,取得了很好效果。
1 立式气动活套结构原理
龙钢西轧厂立式气动活套由气缸、气缸底座、起套辊和其它气动元件组成(图1)。气缸型号为JB100*200MT4,气缸安装在底座上,通过电磁阀的换向,气缸带动起套辊做上下运动,起套辊在导向槽内滑动。
气缸的底座安装在跑槽支腿上,跑槽支腿由槽钢制作,在槽钢的侧面焊接底板,底板上加工四个螺纹孔。气缸底座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安装在气缸耳轴上后,用螺栓把底座固定在底板上。
起套辊是自由辊,被安装在气缸上部U形支座内,用压板压紧辊轴,并用止动夹板防止辊轴转动和轴向移动。
2 活套设计缺陷分析
2.1 活套气缸更换困难及原因分析
在活套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气缸损坏后,更换比较费时费力,用时30分钟以上,甚至达到45分钟。
结构比较简单的活套,更换气缸的过程竟然会耗时30分钟以上,促使西轧厂对其中原因进行分析。除了维修人员素质因素外,主要原因是气缸底座螺栓拆卸比较困难。由于活套工作环境恶劣,不仅轧机喷淋水会溅落到气缸底座上,而且氧化铁皮、高温环境等都会使螺栓及螺纹孔很快生锈,造成螺栓拆卸困难。同时,由于气缸底座安装空间狭小,工具回转不开,使维修人员难以较快完成工作。
2.2 起套辊更换困难及原因分析
起套辊的更换相对简单一些,只需去掉连接在气缸和起套辊支座之间的销轴即可,但是也需要至少两人协作,用时10多分钟。主要原因是去掉销轴后,整个起套辊会掉落下来,同时,去掉销轴的时候要对销轴进行敲击,会对气缸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敲击时不能用力过大。
同时更换下来的起套辊维修时较为麻烦。需要拆掉生锈的螺栓,然后维修轴承和辊子。
3 活套设计改进
3.1 活套气缸安装方式改进
通过分析活套气缸更换困难原因,西轧厂提出了改进措施(图2)。由于气缸在工作时,只承受轴向载荷,不承受径向载荷,所以对支座上的耳轴孔进行改进,把原设计中的圆孔改为U形槽,并在底座上加工通孔,插入圆柱销对气缸耳轴进行定位。更换气缸时,只需去掉两个圆柱销即可取出气缸。同时,把滑道下端封闭起来,去掉气缸时,起套辊不会掉落下来。对气缸气管接头进行改进,把原内接头改为快换接头,使更换气缸时更为便捷。
图1 图2
3.2 起套辊安装方式改进
原设计中更换起套辊时需要连同支座一起更换,而支座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损坏,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更换维修,所以西轧厂对起套辊进行分体设计,去掉原支座上的两块压板,把支座两边加高,中间加工出U形槽。
由于活套在下落的过程中,轧件会下压起套辊,因此起套辊不会从U形槽内脱出。起套辊损坏后,只需从U型槽内取出起套辊,安装新的起套辊即可。
更换下的起套辊维修工作量也大为减轻。
4 结语
经过改进后,更换活套气缸时间由原来的至少两人操作30分钟以上,减少为一人3分钟就能完成,节约生产时间27分钟。更换起套辊时间由原来的两人配合协作10分钟,减少为一人操作0.5分钟,节约时间9.5分钟。
虽然活套改进产生经济效益不是很大,但是开阔了西轧厂人员的工作思路,使技术人员工作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西轧厂作为龙钢公司技术输出单位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徐灏.机械设计手册[M].第3、4卷.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2]李曼云主编.小型型钢连轧生产工艺与设备[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3]潘慧琴.轧钢车间机械设备[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4]文庆明,程志彦.轧钢机械设备[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袁建路,陈敏.轧钢机械设备维护[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侯强民(1971-),男,陕西西安人,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轧钢厂,工程师,研究方向:金属压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