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9-22高朋钊

关键词:低碳发展低碳经济融资

高朋钊

摘要:在低碳经济转型时期,大型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产业的技术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节能减排的压力有增无减,所以,就要求作为国家重要经济力量的中小型企业进行转型,探求低碳发展模式,本文基于此,分析了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创新低碳技术、加强政策扶持、加强融资能力、创意新型经济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 创新 融资

1 概述

全球气候的变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转型,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国家,也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低碳理念已经融入到了中国的发展主线。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大型企业已经基于自身的能力和行业特征,对技术、管理、文化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变革,来适应低碳新时代的需求,而作为国家重要经济力量的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探索低碳发展模式也是势在必行。闫丽霞(2013)通过实地调查中小企业的物流现状,得出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物流面临着政策变化、信息化、物流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挑战,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物流现状,转变物流管理观念,分阶段,有计划的对物流模式、信息化、物流技术等进行改进,最终实现中小企业的低碳物流[1]。王文彬(2011)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外部和内部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要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新能源的利用,推进技术创新、与国际标准接轨,倡导企业低碳文化的中小企业发展策略[2]。

2 中小企业低碳发展现状

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节能减排的压力是有增无减,而大型企业在前期的节能行动中已经尽其全力,因此,在接下来的一定时间内,中小企业将成为节能减排、低碳生产的主力大军。在经济转型发展期间,中小企业也在不断探求低碳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取得的成绩

2.1.1 社会责任加重,创新意识增强

中小型企业具有经营灵活、发展潜力大、就业机会多等特点,在低碳经济转型时期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中小企业通常决策过程简要、经营方向转变灵活、发展速度快。截至2009年,中小企业贡献了中国约66%的技术发明专利和82%的新产品研发。然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限制性因素,在低碳发展模式上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博鳌·亚洲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年会,中小企业已经占到中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对中国GDP贡献超过了60%,税收超过了50%,提供了70%的进口贸易和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

2.1.2 催生了一个全新行业“节能减排服务企业”

提供节能减排服务的中小企业与其服务对象之间通过“你节能,我赚钱”的模式,共同营造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投资累计超过1800亿元。到“十二五”规划开始之前,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由2005年的80多家猛增到1000家,从业人员数量接近20万人,节能服务产业的规模近千亿元。民营企业在该行业是主要的力量,而且企业规模比较小,其中小企业占据90%。节能减排服务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将会任重道远,中小民营企业将会大有作为。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技术欠缺创新。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技术的创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受资金、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较少、创新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创新能力薄弱,原创性成果较少,主要还是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及自主创新等模式获得创新成果。从中小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规模来看,当前中国中小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中,其中只有24%用于新产品的开发,而用于基础研究的费用低于10%[3]。

2.2.2 节能减排意识较低。由于治污耗费太大,无论人力还是物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治污,中小企业根本没有任何积极性、主动性,在缺乏外部激励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不会主动参与治污项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不经济转嫁给社会,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4]。

2.2.3 政策制度倾斜。在前期的节能减排阶段,由于大多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资金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差的弱点,所以主要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因而在国家政策制度层面往往是针对于大型企业,无论是税收还是补助,都对大型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忽视了中小企业在低碳发展中的地位。

3 对策与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对内对外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内国外要素自由流动、自由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这是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和发展的方向。在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下,市场对于绿色产业和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和需求,中小型企业要抓住机遇,通过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实现低碳的转型与升级。

3.1 创新低碳技术。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低碳技术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高碳排放企业减排、支持低碳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节能减碳与促进发展并不矛盾。由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面临着资金短缺、科研人员不足的弊端,所以可以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走协同创新之路。中小企业以大型的高能耗产业为依托,为其提供绿色低碳的外包服务,将大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转化为中小企业参与到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环。

3.2 加强政策扶持。“十二五”期间,在政策方面需要对中小企业加大倾斜的力度,为了扶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各级政府都要制定出台一整套完善的政策措施。例如,对于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淘汰落后产能资金等现有的各类财政资金进行充分的利用,充分发挥其引导、带动作用,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融资机制,以及落实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政策等。不仅如此,还要推动可持续的消费,就是要用绿色消费的观念,促进中小企业的绿色转型。只有消费做了根本的转变,才有利于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这方面发展。

3.3 加强融资能力。经过次贷危机,全球经济依旧羸弱,企业经营环境恶化,“订单荒”,“钱荒”继续困扰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短缺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据了解,全国银行机构中,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不到15%,由于没有固定资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正常跨入银行贷款的门槛。为了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进行技术改造,可以建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基金,采取规模募集方式,降低募集成本,一次募集可以支持多家企业;同时基金是给企业发放委托贷款,只要经营良好就可以,不用考虑是否具备上市前景的问题,从实质上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弱化企业提供抵押担保的能力。

3.4 创意新型经济模式。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面临转型上的痛苦,然而淘汰落后产能,拉长产业链条,培育资源深加工的企业和能力,推动可持续性发展,是适应现代经济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要创新模式,从而为中小企业带来希望。中小企业创立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最根本的还是走科技之路,由低效率生产转向高效率生产,或者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促使中小企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逐步摆脱单纯的简单作坊式加工模式。

参考文献:

[1]闫丽霞.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物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13,06:128.

[2]王文彬.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84.

[3]郑翠华.低碳经济下中小企业发展的两难选择[J].企业导报2010(12).

[4]王维,孙红梅.国内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比较与借鉴[J].管理观察,2008,08.

猜你喜欢

低碳发展低碳经济融资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浅议城乡布局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营运船舶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