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区域文化联盟策略研究

2014-09-22金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

金蓉

关键词: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文化联盟

摘 要: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和文化馆都是文化与信息服务机构,但功能有所不同。在文化服务方面,由于具有基本相同的服务对象、互补的资源和相关联的社会职能,使得这些机构开展联合成为可能。作者结合杨浦区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探讨了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人力资源、馆舍空间、网络空间等方面的联盟发展,共创公共文化空间。 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6-0108-03

收稿日期:2014-04-14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图书馆的职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图书馆从原来单一的收藏、借阅图书的静态场所转变为图书馆与读者双向互动的动态场所,变成了人们除生活和工作以外的自由、免费、公共文化空间[1]。在免费开放的新形势下,图书馆职能定位的拓宽,使得图书馆与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及社会其他团体互助合作、联盟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图书馆也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需求与服务。

1 图书馆馆际合作的可行性 

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它们的本质属性都是文化服务机构,只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各有侧重,各自依托特有的资源服务社会,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相互交叉、互补的资源与服务,相同的服务对象与相关的社会职能使得图书馆与其他馆联盟成为可能[2][5]。

1.1 图书馆与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的合作

图书馆是为读者在馆内使用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并围绕馆藏文献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服务工作。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3]。档案馆是收集、保管档案的机构,负责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和开展档案利用等,除了文本材料,档案馆还收有多媒体档案[3]。文化馆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负责区域群众文化的组织策划、指导示范、创作辅导和理论研究以及民间文化的收集、整理等。

可以看出,图书馆以文献记录社会发展的历史,博物馆以文物体现社会发展底蕴和内涵,档案馆以档案真实记录社会发展的实践。文献、文物、档案三者围绕社会的发展变迁而进行。文物中包括文献、资料等各种信息的载体,渗透着档案的因素;档案中也存在历史遗留的文物。文物、档案、文献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密不可分,各具特色,各有所长,这是图书馆与档案馆、文物办联盟发展的基础[4]。

《公共图书馆宣言》提出,公共图书馆不仅要为公众提供文献信息,享受单一的文化服务、消费文化产品,而且要为公众提供接触各种表演艺术、文化展示的机会,支持口述传统文化保存和传播的使命,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科学成就和科技创新。

从上面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图书馆与文化馆有相互交叉的工作内容,这是图书馆与文化馆联盟发展的基础。

1.2 服务对象的相同是图书馆与其他馆合作的关键

图书馆是公众终身学习的场所,“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机构,是以实物的论证而作教育工作的组织及探讨学问的场所。档案馆不仅为各级领导和党政机关提供服务,而且也为公众提供服务,未开放的档案查阅需要履行一定的审批手续。文化馆作为基层群众文化单位,文化馆服务对象广泛,既有机关、学校、军营、企事业单位,也有普通的社区居民,特别是在免费开放的环境下更加偏重普通大众。

图书馆与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都是为同一地区的公众服务机构,其工作内容都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宏观上,四馆都是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发展服务;微观上,四馆依托各自的资源,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服务对象的相同是图书馆与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1.3 社会职能的相互关联使合作成为可能

图书馆通过开展知识传播、交流服务、文化娱乐等方式来实现图书馆社会职能;博物馆通过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档案馆通过展示、编研、开放利用等形式来实现其社会职能[3];文化馆通过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创作优秀文化作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来实现其社会职能。

相同的社会职能使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合作成为可能,也只有合作,才能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更好地利用各自的资源。

2 杨浦区图书馆馆际合作的实践

2.1 主题馆概况

[JP2]2008年,杨浦区图书馆围绕杨浦区域特色,创建了上海近代文献馆杨浦馆(以下简称主题馆,馆中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力图将主题馆打造成集学习、休闲、展示、交流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功能定位上,主题馆切实符合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目标,突出地域特色,传承百年文明,体现功能提升,满足公众需求。在空间布局上,主题馆设有知识学习空间,集“藏书、阅览、咨询、检索”等资源与服务融于一体,将阅览空间与藏书空间融合,形成开放式布局;设立文化体验空间,将数字化、多媒体资源与特色资源集中一体,将知识文化与休闲娱乐完美结合;设立互动交流空间,以展览、讲座、沙龙、展示等多种形式,为公众提供参与图书馆工作的平台。在资源建设上,主题馆作为特色馆,广泛收集上海近代工业、市政、风土人情、民俗等地方文献。

2.2 主题馆与档案馆、文博办、文化馆的合作

2.2.1 馆藏资源合作。档案馆、史志办有大量的杨浦地方文献,其中不乏杨浦区域内大中型企业的史志、遗迹、名建筑等文献;文物办在进行文物征集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量的本地区历史文物与文献,这些文献都是图书馆重点收藏的范围。为此,主题馆主动寻求档案馆、史志办、文物办的帮助与支持,丰富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同时,主题馆也将馆藏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提供给他们使用。大家互通有无,共建共享。

主题馆、档案馆收藏的是纸质文献,而文物办的收藏以实物为主。实物更直观地反映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发展历史。文献与实物的有机结合,使主题馆工作内容更加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主题特色更加突出,主题馆活力大大加强。

主题馆与档案馆、史志办、文物办四方坚持互通有无,资源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做好文献资源建设,满足民众的广泛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主题馆的资源有了一定的增长,实体资源达到3,000余种,近万册;自建特色数据库3个,10,000余条数据。[JP2]

2.2.2 人力资源的合作。图书馆既要向市民提供文献查阅、原文复制、检索咨询、网上推送等服务,又要向市民提供影视欣赏、展览、讲座、沙龙等多元化服务。对工作人员来说,为市民提供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对馆藏资源建设与服务是强项,但要做好其他服务则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主题馆主动挖掘社会资源,积极拓展、深化服务的形式与手段:①展览。对于展览活动,文物办有人才优势,因此,图书馆主动联系文物办定期举办展览。同时将展览版面延伸到附近的高校、社区,让更多的人观看到展览的内容。通过展览的实践工作,培养了自己的专业布展人员。2009年举办的“回眸杨树浦——杨浦百年工业文明集藏荟萃展览”,展览内容既有图片,又有实物。文字和图片来自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而实物来自文物办及其志愿者。文献和实物,直观、生动、立体展示杨浦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参展市民感言:“杨图所展,让人强烈感到历史扑面而来,正是一照一历史,瞬间即永恒”;“回眸历史,勿忘杨浦。故望珍惜,更加辉煌。”②讲座。档案馆、史志办是专门研究地方文献的机构,不乏地方文献的专家学者。因此,图书馆聘请他们的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自2009年以来先后举办了“杨浦百年变迁”“回忆老味道”“上海百年时尚”等多场讲座。专家学者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全新的视角为市民讲述杨浦近代发展史。通过讲座,让市民深入了解杨浦百年变迁的历史,弘扬先进文化,更加热爱杨浦、奉献杨浦。③沙龙。沙龙是公众参与图书馆活动、展示自我的有利形式。为使沙龙活动充满生机、持续发展,主题馆联合文化馆、文物办共同开展此项工作。文化馆擅长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创作,对民间文化的传承有独到之处;文物办熟知区域文化遗产,了解收藏爱好者藏品情况等。各馆发挥各自的优势,建立起具有丰富互动效应、自我展示、生动活泼的交流平台。主题馆的“老上海读者沙龙”,吸引对老上海感兴趣的市民自愿参与,已积聚一批志愿者队伍。

endprint

2.2.3 馆舍空间的合作。指档案馆在图书馆的空间直接举办展览。图书馆设有专用展厅,可常年举办展览。对于区级图书馆来说,馆藏资源中的珍贵文献如古籍、手稿等很少收藏,而这些既可被视为知识信息的文献载体,也可视为包含历史信息、文化艺术信息的实物载体,可以直接展出。档案馆有这方面的资源,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展厅举办展览,用实物标本向公众进行形象化直观教育,既体现了档案馆的教育职能,又丰富了图书馆展览的内涵。在图书馆举办的“回眸杨树浦”展览中,档案馆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如手表、商标等。

2.2.4 网络空间的合作。网站作为图书馆与读者交流、互动的重要渠道,也是图书馆宣传、开展网上服务的最佳窗口和手段。我们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同步对杨图网站进行了大幅改版,突出上海近代文献主题特色,图文并茂地展示主题资源、数据检索、信息服务,极大地方便需求者的使用,目前累计数据万余条。

与图书馆相比,档案馆、文化馆馆藏资源数字化程度较低,处在数字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图书馆积极与档案馆、文化馆协商,开放彼此的网络空间,以图书馆为核心,以档案馆、文化馆为成员,构建区域内文化单位联合体的地方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图书馆为资源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文献资源共享传输平台。基于此平台建立杨浦地方文献的虚拟图书馆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从而实现从文字到实体,从读到看,从静态到动态等全方位、多途径的阅读、欣赏、体验,为市民提供更加全面、广泛、系统的地方信息资源。

3 结语

市民的休闲空间有多种形式,如公园、广场、茶楼、棋牌室等。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一种形式,应该得到发展,“要让图书馆成为市民除家庭、单位以外最想去的地方”。发展图书馆公共文化空间应该以阅读为核心,重点考虑以下因素:①形成馆藏特色。特色馆藏使图书馆服务区别于普通阅览室,可以考虑有益于市民身心健康的馆藏主题。②设计合适的环境。图书馆内部结构、空间、采光、色彩、美化等内部布置应宁静整洁,烘托出知识殿堂的典雅高尚,突出文化品位,应适于休闲阅读、文化娱乐。③开展多种活动。图书馆应联合更多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建立联盟, 发挥优势联合互补的长处,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文化休闲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以阅读带动市民的参与、互动、体验。

参考文献:

[1] [ZK(#]刘锦山,吴建中.建设第三空间 强化社会参与[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1):3-7.

[2] 卢家利.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开展合作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7):13-15.

[3] 李 农.欧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馆际合作趋势[J].图书馆杂志,2008(8):59-61.

[4] 许俊平.档案馆与博物馆学界的对话[J].档案管理,2000(4):21-23.

[5] 吕 鸿.基于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3):127-129.

(编校:崔 萌)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博物馆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露天博物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