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
2014-09-22牛永强
牛永强
关键词: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图书馆
摘 要:地方公共图书馆在搞好传统服务的同时,要突出地方特色,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将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数字化加工,从而更永久的保存、更迅速的传播,为本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文章通过新郑市图书馆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实践,分析归纳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的原则、方法及过程。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6-0086-02
收稿日期:2014-04-11
各个不同区域的图书馆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除了传统媒介的收藏外,必须建设与维护数字馆藏。新郑市图书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进行了广泛调查,在深度把握新郑市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的前提下,还建设了黄帝文化、裴李岗文化、郑韩文化、新郑历史名人、具茨山岩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郑旅游文化、新郑大枣文化、馆藏古籍书目、新郑地方文献、当代特色文化,共11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作为丰富新郑市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集成到新郑市图书馆门户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新郑分支机构的资源库中。
1 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原则
1.1 地方特色性原则
突出地方特色,是构建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新郑市丰富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是开发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强大资源保障。
新郑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建都地,有中华第一古都之美称,有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前的黄帝文化,2700多年前的郑韩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不仅给新郑留下了丰厚文化资源,同时也孕育出了不少历史名人。近几年举世瞩目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成为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是中华根亲文化的主要载体,已列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意见所提出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因此,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作为黄帝故里圣地的公益文化单位,宣传新郑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华夏历史文明应该是新郑市图书馆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也是新郑市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1.2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地方特色是突出本地资源的优势,但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必须综合考虑资源的共享与发布。实际上,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新郑支中心的资源配套问题,所以新郑市图书馆专题数据库的建设所依据的标准与规范,必须是共享工程的建设标准与规范。
1.3 开发与发展性原则
个别图书馆自主开发的数据库系统普遍存在着“重开发轻维护”、“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数据库在选题立项时声势浩大,然而项目通过验收后,限于人力、财力或其他原因,数据库的更新维护也就随之停止。通过网上查询,可以发现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制的数据库,由于缺乏后续的资源补充,内容陈旧过时,利用率偏低。为避免重蹈覆辙,树立经营意识,将自建的数据库视为图书馆的一个经营项目来对待,制订长远的工作规划,保证系统的持续、良好发展。
1.4 易用性原则
在进行本次专题数据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后续发展问题。针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高,但计算机应用水平稍低的问题,在开发专题数据库应用平台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将对资源加工的计算机处理流程进行简化,使操作流程清晰易上手,从而为后期丰富专题数据库资源提供后劲。
实际上,专题数据库的质量、规范程度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很大关系。一支训练有素、具有相应业务水平的专职队伍,是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根本保证。作为各类数据库建设者和使用者的图书馆员要具有图书馆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熟悉不同数据库的内容及检索软件的功能,同时要具备较广博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在建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阶段,首先应做好工作人员的前期岗位培训和计算机素质教育,以确保数据库建设的高质量、高标准以及可持续性。同时,在数据库投入使用后,应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办各种形式的数据库信息检索方法的培训和讲座,编写操作指南,开设网络检索课程等。
2 专题数据库建设流程[HJ0.95mm]
2.1 选题
2.1.1 选题原则:首重实用、兼顾特色。建立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对内容的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选题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数据库建设的成败。对公共图书馆来说,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的选题必须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馆藏特色。地域特色就是要体现一个地区的文献信息特征,即以本地域特有的文献信息资源为主线,建立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专题数据库。
2.1.2 数据库课题立项的5条原则。①充分展示馆藏文献特色。②全面反映地方特色。③开发富有时代特征的专题。④坚持以读者和信息服务为中心。⑤图书馆文献资源和课题的协作协调。在选题时应根据本地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数据库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实施规划,为数据库的立项和选题提供依据。在选题过程中既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保存历史文化遗产,还应考虑面向全国和全球的传播意义。
2.2 数据库资源的征集
数据库资源的征集有以下几项措施:①争取当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制定本地区地方文献呈缴制度。②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旅游局、文化局、政协、党史办、史志办及各企事业单位在编纂地方史志和本系统志书时,掌握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对本地区各单位出版的图书、报刊资料,不管是正式出版物还是非正式出版物,应全部呈缴。③对于个人收藏的地方文献,采取对捐赠者给予一定的报酬和适当的精神奖励的方式,鼓励他们捐赠。④印发关于征集地方文献资料的通知。发给各有关单位和可能保存某项资料的个人,也可以张贴布告,或以广播形式广泛宣传,并进行普查和征集。⑤召开读者座谈会,发放征集地方文献调查表格,争取广大读者的协助支持,以便提供线索,进行访求和征集。⑥网上搜集。通过高科技技术手段在网上收集各种有用信息,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必备的工作方法。
2.3 数据库应用服务平台的选用
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是依托数据库应用服务平台来实现的,一个好的成熟的数据库应用服务平台就是一个数字图书馆平台,是数字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内容之一,也是一个完整的文献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只有通过这个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才能满足资源采集和加工处理、资源整合和统一搜索、信息资源发布与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构建以及多种信息服务的业务需求。数据库应用服务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①图书馆存在大量本地文档、多媒体信息资源,能够利用这些资源自建地方文献数据库,并开展特色信息服务。②能够将来自于不同厂商、格式各不相同的资源,整合到平台资源中,实现统一跨库检索。③可以实现对应用系统数据的整合。④提供可定制流程的内容编辑标引、审核和签发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⑤建立完善的信息分类体系。⑥提供资源的发布、管理、统一跨库检索服务。⑦提供用户管理和基于角色进行业务操作权限认证和基于用户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信息浏览的权限认证能力。⑧提供资源导航、信息门户、公共信息服务等信息发布服务能力。
2.4 数字资源加工
在数字化加工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中心为公共图书馆和各级中心制定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推荐使用标准规范目录》中的有关数字化加工标准,进行操作。
2.5 元数据编目
[JP2]在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中,元数据编目是整个建库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整个数据库质量和成败。在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中,元数据的功用与传统卡片目录的功用基本上是一致的,元数据将是最有效的编目工具。在传统图书馆业务中,对一本书的查询是依靠这本书的索书号和目录来实现的,而在地方文献数据库中,对于相对独立的某一单元的数字资源,对他的查询是借助于指针和元数据来完成的。
2.6 专题数据库网上发布
一般县级图书馆都具有服务器台数少,网络构架比较简单的特点,考虑到以后业务需要,数据库不断增加的可能性;还要考虑数据库的可访问性,在数据库发布时,计划采用一个静态公有IP进行不同的端口映射不同的数据库内部网址的方法,对馆内每个新建和自有的数据库资源编址,使得每个数据库资源都有一个合法的URL向外提供链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遵循了以下方法,实现地方文献数据库在局域网和互联网上的发布:①把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在同一台服务器上。②对于同一个数据库管理平台的数据库,在存储空间足够大的前提下,把多个数据库安装在同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上。③为了使局域网内每个客户机都能访问到同一台服务器多个不同的数据库,采用不同的端口号加以区分。
3 结语
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关键在于“地方”和“特色”,立足本地,发掘特色、定位特色、凝聚特色、完善特色,这是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的成败关键和首要条件。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必将成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新项目、新亮点,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新窗口,也是当今数字化时代县级图书馆服务领域的新拓展、新跨越,新课题。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必将对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升地域知名度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整合并发扬当地文化是作为文化信息资源传播者和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李东杰.文化共享工程县支中心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2] 苏令云.关于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之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3):52-54.
(编校;马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