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2014-09-22□文/赵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19期
关键词:非农产业乡镇企业专业技能

□文/赵 展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地区分布上明显具有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缺乏一技之长,通常未参加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即进行劳动力转移,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素质较低。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还是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具有典型的盲目性和群体性。从流动时间上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兼业型。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农忙季节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典型的兼业性特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1、剩余劳动力转移层次低,比较无序。一直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城镇化、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外出务工。其中,外出务工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这可归因于我国当前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滞后,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少载体,实现就地转移难,只能向外转移,且外出务工也是“民工潮”式转移,呈现一种无序状态。

另外,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多只能从事建筑等体力劳动和餐饮、家政等简单服务,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用工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求,转移层次较低。

2、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农村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自身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的先天不足,加之国家政策及体制原因,乡镇企业发展明显放缓,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面临经营转型,开始实行以“减员增效”为主的全面改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

3、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民职业转移与身份改变、地域迁移相分离。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个强大的阻碍壁垒,它堵塞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各种渠道。而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市民身份,无法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虽然目前一些大城市放宽了农民进城的政策,但由于城市企业在用工制度上仍存在着对民工的歧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还存在诸多障碍,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4、对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土地仍是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基础。当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外出务工,尽管他们从事着与城镇职工同样的劳动,但却无法获得同样的保障,这是我国城乡分割二元制社保制度的最大弊端,直接阻碍着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脚步。

三、对策

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的低下是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瓶颈。当前,逐步升级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和岗位技能培训。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各级职业中学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同时,创新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体系,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基本技能要求,开展“订单式”、“合同式”的中短期培训以及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或岗前培训,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基础。

2、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城镇化和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将是今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近年来,虽然我国城镇化速度有所加快,但普遍存在规模狭小,结构分散,功能单一的特点。因此,未来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优化乡镇企业布局,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小城镇的规划相结合。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尤其注意在建设过程中确保产业结构协调,杜绝脱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盲目发展和与城市雷同的产业,应当培育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

3、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进行户籍制度、农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三方面的体制改革,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统一城乡居民身份,统一就业政策;完善的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民能从土地流转中获得合理的收益;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1]郝辉,刘日星,马靖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问题探讨.农业经济,2012.8.

[2]方运战.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8.

猜你喜欢

非农产业乡镇企业专业技能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农村非农产业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中国城镇非农产业区位布局的省际变迁──基于2005—2013年城镇地区的就业数据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分析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