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微博应用比较分析
2014-09-22李敏李寒菲
李敏+李寒菲
[摘要]在网络调查基础上,比较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微博,都以实名认证方式发布真实可信的信息、认证时间较为集中、内容有同质化趋向、同行间相互关注且受关注度皆大于关注度等;但在微博运用能力、粉丝组成以及互动交流等方面有差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期望在移动阅读时代,它们能充分利用微博积极拓展传统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共同发展。
[关键词]微博;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
[Keywords] micro-blog; university library; public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微博是Web2.0的最新技术之一,自2009年8月新浪网首开国内第一家微博平台,我国社会各界就呈现“微博控”的浪潮。国内一些图书馆也纷纷加入微博大军中,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群和高校图书馆群,表现最为积极和活跃。它们利用自己构建的微博体系,吸引读者,推广馆藏资源,拓展服务领域,扩大影响力等,当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为此,本文调查并获取了发展较好的部分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微博,分析它们在微博应用上的异同,并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为目标提出一些建议。
2 微博应用情况调查
3 微博应用情况分析
3.1 共同之处
3.1.1 全部都经新浪实名认证,发布信息真实可信。微博注册门槛低,假冒他人开通微博账户,散布虚假信息,抹黑别人等不道德行为时有出现。作为文化服务机构的图书馆,认证身份的真实性不可或缺。通过实名认证,不仅能为微博用户“擦亮眼睛”,正确选择关注对象,还能维护图书馆的权利。以上微博账户均经新浪微博的认证,表明新浪微博已经验证它们的真实性,会给于积极推荐,不仅有助于提高微博的权威性,还会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也表明这些微博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信性。
3.1.2 认证时间集中。2009年8月新浪微博首推微博运营服务,开始引领各种机构组织和个人的微博应用。公共馆样本中,2010年开通3家占27.27[WTB2][WTBZ];2011年开通7家,占63.64[WTB2][WTBZ];2013年开通1家,占9.09[WTB2][WTBZ]。高校馆样本中,2009年和2010年分别都开通了2家,都占18.18[WTB2][WTBZ];2011年开通7家,占63.64[WTB2][WTBZ]。所以,两类馆微博都萌芽在2009-2010年,快速成长于2011年。而认证较为集中的2011年也正是微博在我国发展的鼎盛时期,说明图书馆界对新媒体的积极关注以及极强的应用能力。如果把这些微博应用能力强、运用效果佳的图书馆的经验广为传播,鼓励现时尚未开通微博的乡镇级图书馆和高职高专等学校图书馆加入,也许又迎来图书馆界微博的另一高潮期。
3.1.3 微博内容大同小异,特色内容和深层次信息不多。两类馆发布最多的是通知公告类低层次信息,如图书馆举办的讲座、艺术作品欣赏展览等预告,以及开闭馆时间等。其次是资源推荐类信息,如新书报导、好书推荐、电子资源推荐等。链接转发类信息也不少,主要是社会、时事和娱乐等方面的新闻。一些深层次的信息,如参考咨询、读者培训、信息导航、知识推送、业界交流和与用户互动等则不多。当然,高校馆也会发布一些学校活动以及失物招领等类信息,而公共馆也发布一些特色信息,如“上海图书馆信使”推出的有关“城市印象”系列的微博——“城市记忆”话题,“国家图书馆”则是在“业界动态”话题下发布各地区图书馆动态,但量少。
3.1.4 受关注度大于关注度,但同行间都相互关注。22个馆的粉丝量都远高于关注量,其中“国家图书馆”微博的粉丝量是其关注量的3265倍,为最高;最低的是“北师大图书馆员——刘兰”微博,为4倍。彰显它们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在不高的关注度中,都积极关注了同行业的微博,呈现“相互关注”的良好状态。这种对同行业的关注,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关注度普遍低于受关注度,却反映出这些图书馆微博吸收外界信息的不足。
3.2 差别
3.2.1 在微博应用能力公共馆略胜一筹。表中显示公共馆微博的关注度、粉丝数和微博发布等数据都高于高校馆。如,在微博更新频率方面,公共馆最多为9条/天;最低为2条/天,有3个馆。高校馆最多为5条/天;最低为1条/天,有6个馆。在日涨粉丝方面,最多,公共馆为552人/天,高校馆是38人/天,差距约14.5倍。日涨粉丝两位数以上的,公共馆有9个,高校馆7个。
3.2.2 粉丝组成有差异。由于两类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和服务任务不尽相同,其粉丝来源也有一定的差异。由本校师生构成的高校馆粉丝队伍具有稳定增长的特点,这缘于毕业生粉丝离校不离图书馆,每年又有大量新生粉丝注入。公共馆粉丝主要来自社会公众,用户范围虽广,但具有不确定性,会随着图书馆举办的一些活动的宣传、一些特殊事件的发生而激增,也会随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的变动而降低对图书馆的关注。
3.2.3 高校馆微博的互动频率高于公共馆。人们对微博的喜爱除了能及时获得信息外,较强的互动性也是一个原因。借助于微博平台,问题的咨询和回复、感兴趣的话题的提出与评论等,都可以实现异步“发言”和“倾听”。所以,图书馆应积极利用微博的互动性来展开与读者群的交流,引导互动话题的讨论。在这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微博略胜于公共馆。以“北师大图书馆员--刘兰”为例,2014年1月1日至2月19日,共发布微博18条,其中9条是与学生互动微博,学生们大都通过@、私信、留言等形式向管理人员提出疑惑和建议等内容,管理人员积极回复并转发,由此构建出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4 问题及建议
4.1 规范认证名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布方式。以上微博,其认证名称多以图书馆官方名称来认证和以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个人名认证两种。在前者中又出现馆名全称和简称。图书馆微博虽需专人来管理、维护和更新,但它是对外推广图书馆的官方微博,规范名称应优选机构全称。在方便用户的搜索和关注的同时也增强了微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文中样本虽全部来自新浪平台上发布的微博,但这不代表图书馆微博只有一个平台。目前发布微博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各大门户网站都推出了微博平台,通过微博桌面、机构版和官方插件等也能发布微博。所以,各馆可从网站本身的知名度、微博平台的成熟度、微博管理、个性化设置以发布时效性等方面综合考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布途径。例如,高校馆微博可选择学生用户较多的新浪微博平台,也可作为学校官方微博的插件方式发布,并在图书馆微博下设分馆子微博、各学科专题子微博和员工个人子微博,这样的微博群还能起到微博信息分类的作用,方便用户找寻所需信息。公共馆可选择我国微博用户最多的腾讯微博平台,同时进入社交网站,形成官方网站、微博和社交网站的叠加;或与上、同、下级公共馆微博进行互联,实现各地域各层级公共馆之间的实时信息互动、交流和协同;或使用第三方微博管理应用工具发布微博,达到定时发布微博、多人协同管理微博、个性化设置等功能。
4.2 话题发布使用统一的标识符,增加内容发布层次。目前许多图书馆微博在发布话题时,都会在其前加有标识符,如##、“”等等。加标识符,既能突出话题的内容主题,也能便于读者快速搜索信息。但最好能统一,不能统一也不要太复杂,这会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无论是高校馆还是公共馆的微博,应增加内容层次。高校馆微博应发挥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习的作用,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非正式学习平台,教师科研和教学的微论坛,要增加一些学术分享、学科知识和科研定题等类信息。此外,还可增加面向老校友和回顾大学图书馆历史的微博信息,这可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大量学校及其图书馆的老照片就能实现。公共馆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征地,除了普通公告、生活娱乐、链接转发等信息发布外,还增加学术分享型和知识普及型信息发布。公共馆还是社区的信息文化中心,可有意识地收集市民平时迫切需要的社区动态信息,如公共政策信息、地方信息、实用信息、弱势群体所需信息,及时通过微博发布,以解决市民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3 重视微博管理制度的建设,以提高微博更新频率并壮大粉丝队伍。一般情况下,图书馆粉丝数量和微博数量应与其微博开通时间成正比,但表中情况却并不如此。如,高校馆中,重庆大学图书馆微博开通最早,粉丝量却仅居第七。公共馆中,开通最晚的国家图书馆的粉丝量却居第二。发布微博数量的情况也是同样。这与微博管理密切相关。所以,若要让图书馆微博发挥正常功能,必须建立管理制度。首先是领导重视,明确微博不是图书馆博客网站的缩微版,更不是布告栏。其次是馆内各部门应协调配合。如,公共馆微博可规定各职能部门提供微博内容,确定成稿及发文量,最后由专人负责发布。高校馆则可鼓励学科馆员在不同学科范围创见主题微博。三是组建管理人员团队,以轮班形式在24小时内发布、过滤、补充、处理各类信息。高校馆可由专职人员——馆员——学生志愿者组成,公共馆则由专职人员——各部门员工——社区工作者组成。四奖罚分明,馆内外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策划微博活动,成功吸引一定量粉丝的给于奖励。表彰转发、评论、参与多的用户。微博管理人员发布原创微博要有最低要求。积极更新微博和发布的微博受到较高关注度的给于奖励等。五是丰富微博的表现形式,如原创性微博增强感情色彩,除文字信息外,还应多发布图片、视频、音乐等。六是积极策划邀约广大读者参与的微博推广活动,如摄影比赛、灯谜竞猜、微书评征集,历史文化有奖竞猜、城市随手拍等活动,并及时做好活动结果的公布。七是确定信息发布最佳时间。高校馆可定于周一到周五下午以后(20点至24点之间);公共馆则是工作日下班后的时间段( 18 点至21 点)、周末以及学校放寒暑假期间。
4.4 增加关注者,以获取图书馆自身发展和用户需要的信息。表中数据都显示图书馆的关注和被关注反差极大。粉丝量与关注者之比,仅有两所是个位数,两位数的有11所,三位数的有7所,四位数的有1所。图书馆的微博虽是图书馆的虚拟窗口,但服务的是真实的社会性人群,应广泛地选择关注者,特别是影响力大的领头羊式的图书馆的微博更应主动找寻相关微博。此外,图书馆领域的员工和专家学者的个人微博,出版社、出版人、发行部门、作家和学者的微博,书评领域的微博,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其他领域的“意见领袖”的个人微博等都要关注。高校馆微博还可关注学校各部门的微博和教育系统的相关微博,公共馆的关注范围可包括社区到文化系统的微博,及时转发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微博。关注的增加,不仅扩大图书馆微博的曝光度,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对图书馆的期待,及时把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以此为依据做好做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定能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收稿日期]2014-04-26
作者简介:
李敏(1966-),女,副教授,硕士,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
李寒菲(1990-),女,本科在读,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4.1 规范认证名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布方式。以上微博,其认证名称多以图书馆官方名称来认证和以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个人名认证两种。在前者中又出现馆名全称和简称。图书馆微博虽需专人来管理、维护和更新,但它是对外推广图书馆的官方微博,规范名称应优选机构全称。在方便用户的搜索和关注的同时也增强了微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文中样本虽全部来自新浪平台上发布的微博,但这不代表图书馆微博只有一个平台。目前发布微博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各大门户网站都推出了微博平台,通过微博桌面、机构版和官方插件等也能发布微博。所以,各馆可从网站本身的知名度、微博平台的成熟度、微博管理、个性化设置以发布时效性等方面综合考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布途径。例如,高校馆微博可选择学生用户较多的新浪微博平台,也可作为学校官方微博的插件方式发布,并在图书馆微博下设分馆子微博、各学科专题子微博和员工个人子微博,这样的微博群还能起到微博信息分类的作用,方便用户找寻所需信息。公共馆可选择我国微博用户最多的腾讯微博平台,同时进入社交网站,形成官方网站、微博和社交网站的叠加;或与上、同、下级公共馆微博进行互联,实现各地域各层级公共馆之间的实时信息互动、交流和协同;或使用第三方微博管理应用工具发布微博,达到定时发布微博、多人协同管理微博、个性化设置等功能。
4.2 话题发布使用统一的标识符,增加内容发布层次。目前许多图书馆微博在发布话题时,都会在其前加有标识符,如##、“”等等。加标识符,既能突出话题的内容主题,也能便于读者快速搜索信息。但最好能统一,不能统一也不要太复杂,这会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无论是高校馆还是公共馆的微博,应增加内容层次。高校馆微博应发挥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习的作用,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非正式学习平台,教师科研和教学的微论坛,要增加一些学术分享、学科知识和科研定题等类信息。此外,还可增加面向老校友和回顾大学图书馆历史的微博信息,这可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大量学校及其图书馆的老照片就能实现。公共馆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征地,除了普通公告、生活娱乐、链接转发等信息发布外,还增加学术分享型和知识普及型信息发布。公共馆还是社区的信息文化中心,可有意识地收集市民平时迫切需要的社区动态信息,如公共政策信息、地方信息、实用信息、弱势群体所需信息,及时通过微博发布,以解决市民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3 重视微博管理制度的建设,以提高微博更新频率并壮大粉丝队伍。一般情况下,图书馆粉丝数量和微博数量应与其微博开通时间成正比,但表中情况却并不如此。如,高校馆中,重庆大学图书馆微博开通最早,粉丝量却仅居第七。公共馆中,开通最晚的国家图书馆的粉丝量却居第二。发布微博数量的情况也是同样。这与微博管理密切相关。所以,若要让图书馆微博发挥正常功能,必须建立管理制度。首先是领导重视,明确微博不是图书馆博客网站的缩微版,更不是布告栏。其次是馆内各部门应协调配合。如,公共馆微博可规定各职能部门提供微博内容,确定成稿及发文量,最后由专人负责发布。高校馆则可鼓励学科馆员在不同学科范围创见主题微博。三是组建管理人员团队,以轮班形式在24小时内发布、过滤、补充、处理各类信息。高校馆可由专职人员——馆员——学生志愿者组成,公共馆则由专职人员——各部门员工——社区工作者组成。四奖罚分明,馆内外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策划微博活动,成功吸引一定量粉丝的给于奖励。表彰转发、评论、参与多的用户。微博管理人员发布原创微博要有最低要求。积极更新微博和发布的微博受到较高关注度的给于奖励等。五是丰富微博的表现形式,如原创性微博增强感情色彩,除文字信息外,还应多发布图片、视频、音乐等。六是积极策划邀约广大读者参与的微博推广活动,如摄影比赛、灯谜竞猜、微书评征集,历史文化有奖竞猜、城市随手拍等活动,并及时做好活动结果的公布。七是确定信息发布最佳时间。高校馆可定于周一到周五下午以后(20点至24点之间);公共馆则是工作日下班后的时间段( 18 点至21 点)、周末以及学校放寒暑假期间。
4.4 增加关注者,以获取图书馆自身发展和用户需要的信息。表中数据都显示图书馆的关注和被关注反差极大。粉丝量与关注者之比,仅有两所是个位数,两位数的有11所,三位数的有7所,四位数的有1所。图书馆的微博虽是图书馆的虚拟窗口,但服务的是真实的社会性人群,应广泛地选择关注者,特别是影响力大的领头羊式的图书馆的微博更应主动找寻相关微博。此外,图书馆领域的员工和专家学者的个人微博,出版社、出版人、发行部门、作家和学者的微博,书评领域的微博,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其他领域的“意见领袖”的个人微博等都要关注。高校馆微博还可关注学校各部门的微博和教育系统的相关微博,公共馆的关注范围可包括社区到文化系统的微博,及时转发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微博。关注的增加,不仅扩大图书馆微博的曝光度,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对图书馆的期待,及时把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以此为依据做好做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定能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收稿日期]2014-04-26
作者简介:
李敏(1966-),女,副教授,硕士,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
李寒菲(1990-),女,本科在读,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4.1 规范认证名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布方式。以上微博,其认证名称多以图书馆官方名称来认证和以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个人名认证两种。在前者中又出现馆名全称和简称。图书馆微博虽需专人来管理、维护和更新,但它是对外推广图书馆的官方微博,规范名称应优选机构全称。在方便用户的搜索和关注的同时也增强了微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文中样本虽全部来自新浪平台上发布的微博,但这不代表图书馆微博只有一个平台。目前发布微博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各大门户网站都推出了微博平台,通过微博桌面、机构版和官方插件等也能发布微博。所以,各馆可从网站本身的知名度、微博平台的成熟度、微博管理、个性化设置以发布时效性等方面综合考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布途径。例如,高校馆微博可选择学生用户较多的新浪微博平台,也可作为学校官方微博的插件方式发布,并在图书馆微博下设分馆子微博、各学科专题子微博和员工个人子微博,这样的微博群还能起到微博信息分类的作用,方便用户找寻所需信息。公共馆可选择我国微博用户最多的腾讯微博平台,同时进入社交网站,形成官方网站、微博和社交网站的叠加;或与上、同、下级公共馆微博进行互联,实现各地域各层级公共馆之间的实时信息互动、交流和协同;或使用第三方微博管理应用工具发布微博,达到定时发布微博、多人协同管理微博、个性化设置等功能。
4.2 话题发布使用统一的标识符,增加内容发布层次。目前许多图书馆微博在发布话题时,都会在其前加有标识符,如##、“”等等。加标识符,既能突出话题的内容主题,也能便于读者快速搜索信息。但最好能统一,不能统一也不要太复杂,这会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无论是高校馆还是公共馆的微博,应增加内容层次。高校馆微博应发挥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学习的作用,成为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非正式学习平台,教师科研和教学的微论坛,要增加一些学术分享、学科知识和科研定题等类信息。此外,还可增加面向老校友和回顾大学图书馆历史的微博信息,这可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大量学校及其图书馆的老照片就能实现。公共馆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征地,除了普通公告、生活娱乐、链接转发等信息发布外,还增加学术分享型和知识普及型信息发布。公共馆还是社区的信息文化中心,可有意识地收集市民平时迫切需要的社区动态信息,如公共政策信息、地方信息、实用信息、弱势群体所需信息,及时通过微博发布,以解决市民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3 重视微博管理制度的建设,以提高微博更新频率并壮大粉丝队伍。一般情况下,图书馆粉丝数量和微博数量应与其微博开通时间成正比,但表中情况却并不如此。如,高校馆中,重庆大学图书馆微博开通最早,粉丝量却仅居第七。公共馆中,开通最晚的国家图书馆的粉丝量却居第二。发布微博数量的情况也是同样。这与微博管理密切相关。所以,若要让图书馆微博发挥正常功能,必须建立管理制度。首先是领导重视,明确微博不是图书馆博客网站的缩微版,更不是布告栏。其次是馆内各部门应协调配合。如,公共馆微博可规定各职能部门提供微博内容,确定成稿及发文量,最后由专人负责发布。高校馆则可鼓励学科馆员在不同学科范围创见主题微博。三是组建管理人员团队,以轮班形式在24小时内发布、过滤、补充、处理各类信息。高校馆可由专职人员——馆员——学生志愿者组成,公共馆则由专职人员——各部门员工——社区工作者组成。四奖罚分明,馆内外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策划微博活动,成功吸引一定量粉丝的给于奖励。表彰转发、评论、参与多的用户。微博管理人员发布原创微博要有最低要求。积极更新微博和发布的微博受到较高关注度的给于奖励等。五是丰富微博的表现形式,如原创性微博增强感情色彩,除文字信息外,还应多发布图片、视频、音乐等。六是积极策划邀约广大读者参与的微博推广活动,如摄影比赛、灯谜竞猜、微书评征集,历史文化有奖竞猜、城市随手拍等活动,并及时做好活动结果的公布。七是确定信息发布最佳时间。高校馆可定于周一到周五下午以后(20点至24点之间);公共馆则是工作日下班后的时间段( 18 点至21 点)、周末以及学校放寒暑假期间。
4.4 增加关注者,以获取图书馆自身发展和用户需要的信息。表中数据都显示图书馆的关注和被关注反差极大。粉丝量与关注者之比,仅有两所是个位数,两位数的有11所,三位数的有7所,四位数的有1所。图书馆的微博虽是图书馆的虚拟窗口,但服务的是真实的社会性人群,应广泛地选择关注者,特别是影响力大的领头羊式的图书馆的微博更应主动找寻相关微博。此外,图书馆领域的员工和专家学者的个人微博,出版社、出版人、发行部门、作家和学者的微博,书评领域的微博,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其他领域的“意见领袖”的个人微博等都要关注。高校馆微博还可关注学校各部门的微博和教育系统的相关微博,公共馆的关注范围可包括社区到文化系统的微博,及时转发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微博。关注的增加,不仅扩大图书馆微博的曝光度,更重要的是了解社会对图书馆的期待,及时把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以此为依据做好做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定能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收稿日期]2014-04-26
作者简介:
李敏(1966-),女,副教授,硕士,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
李寒菲(1990-),女,本科在读,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