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4-09-22张海洋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文化精神

张海洋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高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一、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作出安排,注重培育主流文化,部署“文化兴国”战略。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体现了“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能为学生人格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其成为承载精神文化的载体。离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主要表现为文化活动多,且偏重于娱乐文化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校园文化建设视为短期行为,缺乏长效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创造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文化活动、组织机构、工作队伍、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校园精神等多方面的工作,要使得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一致的发展,就必须进行全面系统规划,才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很多学校在谈到校园文化建设时基本上就等同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也是不全面的。没有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以及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就缺乏学校整体建设这个大环境,势必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效果。

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1.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

广大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形成全员参与的意识。

2.明确培养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各高校要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必须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

3.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国家对一所高校评估的指标之一。可见,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我校在2007年就提出加强“三风”建设,包括教风、学风和考风。

教风建设目标:以规范课堂教学为重点,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保障、监督与评价体系,通过严格教育、科学管理和自我修养,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敬业奉献、修德育人、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良好教学风气。

学风建设目标:以端正学生的学风为重点,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浓厚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勤学善思、学以致用、文明修身、自强不息”的良好学习风气。

考风建设目标:以诚信教育为重点,通过宣传教育和严肃考风考纪,形成“遵章守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客观真实”的良好考试风气。

4.知行合一,投身实践,开展各种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两条基本途径,更是应用型大学办学的根本着力点。通过多种渠道如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鼓励大学生走进社会,并通过组织充满朝气的第二课堂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舞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应用型创新人才。

我校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及各种职业竞赛,引导学生在集体中相互配合,这种团体式的竞争合作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这种精神对学生未来生活、工作也很有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创建一种和谐、积极、乐观、进取的校园文化。

我校还开设了丰富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的选修课,并要求理、工科学生要选修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要求选修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这些措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校园文化精神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拿出精神
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大学校园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