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与分析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
2014-09-21刘芳刘景娟
刘芳 刘景娟
【摘要】 目的 探究与分析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方法 冠心病患者60例, 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该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检查(3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30例), 观察该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下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方法, 但仅凭借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无法对冠心病进行准确诊断, 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与临床综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 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血管腔阻塞与狭窄, 同时可诱发多种其他类型的循环系统疾病, 伴随着一定的死亡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 后者常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1]。现作者就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 其中男43例, 女17例, 年龄41~76岁, 病程1~3年, 平均病程(2.1±0.3)年。
1. 2 观察方法 对该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检查(3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30例), 观察该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下的检查结果。将12导联心电图和运动评级试验中有一项符合心肌缺血者可判断为心电图阳性;另外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其直径减少≥50%以上者判断为阳性。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 常以老年为主要发病人群,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冠心病的出现常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心电图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等优点, 已被广大临床工作者及患者所接受认可[2]。据相关临床资料显示, 冠心病的发病常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采用心电图诊断后可发现动态ST-T段的改变。但据相关临床数据表明, 除了冠心病发病外, 如肺梗死等疾病同样可以引起心电图ST-T段的改变, 易在诊断过程中出现混淆, 据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经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后的阳性率及阴性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并无完全一致。推测可能某些患者具有显著的心肌扩张等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将心肌缺血征象演变, 同时对心电图测量冠心病的敏感性受到了影响[3]。另外, 有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脏疾病, 然而在静息情况下, 患者的心脏负担较小, 采用心电图检测无法将患者心肌缺血病变征象清晰呈现出现。因此, 在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中, 仅采用心电图测量无法将冠心病准确排出在外, 还需借助其他手段对冠心病进行确诊。冠状动脉造影作为临床上一类诊断冠心病的新型技术, 诊断率较高, 但其费用昂贵, 且在检查期间可对患者的组织造成一定的影响, 临床应用情况较心电图相比较窄[4]。本次研究结果说明了冠状动脉的诊断准确率与心电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能够更加直观的将动脉病变反应出来, 对于临床上诊断与治疗冠心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据相关临床研究可知, 有多种疾病可对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 例如当患者出现冠状循环小动脉病变或冠状动脉痉挛时, 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 对阳性率及阴性率的检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 除了冠心病外, 还有多种疾病可诱发心电图ST-T段发生改变, 例如左心室肥大等, 对阳性率及阴性率的检测同样造成了影响。
综上所述,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方案, 但需结合综合临床分析, 并通过患者的个人情况, 以便将冠心病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贺常萍.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9):4830-4831.
[2] 张义红, 田青.冠心病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四川医学, 2012, 33(3):452-453.
[3] 梁允兰, 史海波.冠心病三支病变心电图特点与冠脉造影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9(7):883-884.
[4] 汤银江, 韩维, 李艳华, 等.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1, 32(1):48.
[收稿日期:2014-04-3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究与分析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方法 冠心病患者60例, 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该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检查(3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30例), 观察该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下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方法, 但仅凭借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无法对冠心病进行准确诊断, 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与临床综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 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血管腔阻塞与狭窄, 同时可诱发多种其他类型的循环系统疾病, 伴随着一定的死亡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 后者常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1]。现作者就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 其中男43例, 女17例, 年龄41~76岁, 病程1~3年, 平均病程(2.1±0.3)年。
1. 2 观察方法 对该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检查(3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30例), 观察该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下的检查结果。将12导联心电图和运动评级试验中有一项符合心肌缺血者可判断为心电图阳性;另外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其直径减少≥50%以上者判断为阳性。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 常以老年为主要发病人群,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冠心病的出现常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心电图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等优点, 已被广大临床工作者及患者所接受认可[2]。据相关临床资料显示, 冠心病的发病常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采用心电图诊断后可发现动态ST-T段的改变。但据相关临床数据表明, 除了冠心病发病外, 如肺梗死等疾病同样可以引起心电图ST-T段的改变, 易在诊断过程中出现混淆, 据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经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后的阳性率及阴性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并无完全一致。推测可能某些患者具有显著的心肌扩张等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将心肌缺血征象演变, 同时对心电图测量冠心病的敏感性受到了影响[3]。另外, 有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脏疾病, 然而在静息情况下, 患者的心脏负担较小, 采用心电图检测无法将患者心肌缺血病变征象清晰呈现出现。因此, 在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中, 仅采用心电图测量无法将冠心病准确排出在外, 还需借助其他手段对冠心病进行确诊。冠状动脉造影作为临床上一类诊断冠心病的新型技术, 诊断率较高, 但其费用昂贵, 且在检查期间可对患者的组织造成一定的影响, 临床应用情况较心电图相比较窄[4]。本次研究结果说明了冠状动脉的诊断准确率与心电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能够更加直观的将动脉病变反应出来, 对于临床上诊断与治疗冠心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据相关临床研究可知, 有多种疾病可对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 例如当患者出现冠状循环小动脉病变或冠状动脉痉挛时, 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 对阳性率及阴性率的检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 除了冠心病外, 还有多种疾病可诱发心电图ST-T段发生改变, 例如左心室肥大等, 对阳性率及阴性率的检测同样造成了影响。
综上所述,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方案, 但需结合综合临床分析, 并通过患者的个人情况, 以便将冠心病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贺常萍.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9):4830-4831.
[2] 张义红, 田青.冠心病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四川医学, 2012, 33(3):452-453.
[3] 梁允兰, 史海波.冠心病三支病变心电图特点与冠脉造影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9(7):883-884.
[4] 汤银江, 韩维, 李艳华, 等.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1, 32(1):48.
[收稿日期:2014-04-30]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究与分析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方法 冠心病患者60例, 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该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检查(3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30例), 观察该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下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方法, 但仅凭借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无法对冠心病进行准确诊断, 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与临床综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 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血管腔阻塞与狭窄, 同时可诱发多种其他类型的循环系统疾病, 伴随着一定的死亡率。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 后者常被称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1]。现作者就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 其中男43例, 女17例, 年龄41~76岁, 病程1~3年, 平均病程(2.1±0.3)年。
1. 2 观察方法 对该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检查(3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30例), 观察该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下的检查结果。将12导联心电图和运动评级试验中有一项符合心肌缺血者可判断为心电图阳性;另外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其直径减少≥50%以上者判断为阳性。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 常以老年为主要发病人群,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冠心病的出现常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心电图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等优点, 已被广大临床工作者及患者所接受认可[2]。据相关临床资料显示, 冠心病的发病常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关, 采用心电图诊断后可发现动态ST-T段的改变。但据相关临床数据表明, 除了冠心病发病外, 如肺梗死等疾病同样可以引起心电图ST-T段的改变, 易在诊断过程中出现混淆, 据本次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经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后的阳性率及阴性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并无完全一致。推测可能某些患者具有显著的心肌扩张等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将心肌缺血征象演变, 同时对心电图测量冠心病的敏感性受到了影响[3]。另外, 有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脏疾病, 然而在静息情况下, 患者的心脏负担较小, 采用心电图检测无法将患者心肌缺血病变征象清晰呈现出现。因此, 在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中, 仅采用心电图测量无法将冠心病准确排出在外, 还需借助其他手段对冠心病进行确诊。冠状动脉造影作为临床上一类诊断冠心病的新型技术, 诊断率较高, 但其费用昂贵, 且在检查期间可对患者的组织造成一定的影响, 临床应用情况较心电图相比较窄[4]。本次研究结果说明了冠状动脉的诊断准确率与心电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能够更加直观的将动脉病变反应出来, 对于临床上诊断与治疗冠心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据相关临床研究可知, 有多种疾病可对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 例如当患者出现冠状循环小动脉病变或冠状动脉痉挛时, 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 对阳性率及阴性率的检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外, 除了冠心病外, 还有多种疾病可诱发心电图ST-T段发生改变, 例如左心室肥大等, 对阳性率及阴性率的检测同样造成了影响。
综上所述,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方案, 但需结合综合临床分析, 并通过患者的个人情况, 以便将冠心病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贺常萍.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9):4830-4831.
[2] 张义红, 田青.冠心病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四川医学, 2012, 33(3):452-453.
[3] 梁允兰, 史海波.冠心病三支病变心电图特点与冠脉造影对比研究.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9(7):883-884.
[4] 汤银江, 韩维, 李艳华, 等.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1, 32(1):48.
[收稿日期:2014-04-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