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观周
2014-09-21王彬
王彬
红粉
白居易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有显著地位,是新乐府诗歌的重镇。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的诗被揄扬为极具人民性,故而他的诗,从小学选到大学,给现代的中国人,至少是我辈中国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幼时记诵的,斧头也砍不掉。
大概是在六十年代初,我所在的那所中学,不知什么缘故,分裂为两所学校,一所在本部,一所在原来的校办工厂。清的时候,校办厂,是八旗发放钱锒的衙门。进大门有一道很长的甬道,与大堂的月台相衔,仿佛一个变了形的“凸”字。月台上种有两株颇高颇老的国槐。薄暮,孩子们放学了,鸟儿们也放学回巢。第二天清晨,我们上学的时候,洁白的月台上,落满了暗绿的鸟迹。我在这里读了两年书。读或者背诵白居易的《卖炭翁》、《缭绫》和一首吟诵牡丹的诗。诗记不清了,但意思还记得,大概是说,富贵人家买一株牡丹,抵得上十户小康人家一年向国家交纳的钱粮。《卖炭翁》还记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黑”读“褐”音。为什么?为了韵脚。还有:“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读《卖炭翁》,还有背的时候,第一字“卖”我们的发音总是重重的。而读《缭绫》呢,发音总得轻轻的,而且快捷,读着读着,大家忽然笑起来。后来读鲁迅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金笸箩,铁如意之类,把头拗过去,拗过去,知堂诠释是以他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为原型。我忽然明白,我们那时也是得意罢。当然在潜意识中免不了恶作剧的成分。怪怪的,作为一种玩笑和解脱。不知道为什么,那时的孩子,至少是我所在的那一个班,高兴或者无事可做的时候,喜欢用拳头敲击课桌下面的底板,“蓬蓬”地发出鼓一样振动的声响。教我们语文的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先生,河北人,听到这声音便着急,连连阻拦:“同学同学别敲鼓”。“别”读四声,大家都笑。一天下午,大家又敲,他又制止,过了一会,他说头晕,匆匆地离开课堂。第二天,一位老师代他的课,说他已经过世了。怎么走的这样快呢。
我读书的这所学校,近年拆光了。在上面盖起了文化馆。有时候,从那里走过,总仿佛是做梦。古人说前尘影事,真是烟尘日影一样地飞掠过去了。那些人,那些事,只有那两株国槐还是亭亭如盖,没有一丝衰老的迹象。只是环境变了,它们已然临街,成为绿地的组成部分。
前几年,我去庐山。当时京九线还没有开通。从北京去庐山,到九江下车,换乘汽车才能到庐山的。这样,一般的游客,总要在九江逗留一两天,看看先贤们留下的胜迹。琵琶亭大名鼎鼎,是必然要去的。现在叫琵琶亭公园。园内有白居易的雕像,雪白的汉白玉,颇高峻。雕像的前面是一座卧碑,镌刻着《琵琶行》诗,毛泽东的手迹。雕像之后,有一座两层的绿色的攒尖式的小亭子。这便是琵琶亭了。亭柱是铁管制做的。钩起中指敲一敲,发出“咚咚”的声响。走进去,凭高而望,可以看到滔滔的江水。离琵琶亭不远是浔阳楼。之间是一片占地颇广的堆料场。沙、石与红褐色的金属构件。我后来知道,琵琶亭与浔阳楼并不是原有的建筑,都是近年易地重建的。琵琶亭旧在湓浦。湓是一条小河,长江的支流。原来的琵琶亭塌毁了,故而,白居易笔下的景物,在我们去的这个琵琶亭中是见不到的。而在宋江的时代还可以见到。宋江是既在琵琶亭又在浔阳楼喝过酒,还在那里结识了黑旋风与浪里白条张顺。那时的江水,大概没有现在混浊,按照《水浒传》的写法,是清流滚滚,洁净得很。物是人非,非复旧观了。但《琵琶行》的魅力,千载而下,还是不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泪沾青衫的江州司马,九江唐宋时称江州,写尽了落魄的歌女与官员被贬谪后的酸楚与怜惜的心态。对于不幸的歌女,白居易是同情的。在白居易的诗集中,关于底层妇女的诗颇有几首,比如《观刈麦》,对抱着孩子拣拾麦穗的妇女,感到悲伤,同时也感到惭愧:“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态度是伤感、温婉的。当然,写女人,写沦落的女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琵琶行》是最好的,读这诗,不仅仅可以体验诗人惆怅的情绪,还可以玩味与这情绪相连的某种迷离的情境。对诗人笔下的江月,荻花,茫茫江浸月,瑟瑟荻花秋,总有一种历历如画的感受。这种感受在《卖炭翁》与《缭绫》之类的新乐府中是品味不到的。白居易自称,他的诗老妪都解。我怀疑这是一种标榜。读白居易的诗有时候是要查查字典的。也许那时候人的文化水平高,现在人的文化水平低?这自然是钻牛角尖。雅与俗只是相对,元白诗俗,只是相对于雅的一种说法,何必较真。
人是一种很怪的动物。说不准在什么时候,在一段很短的时间里,会频繁地造访与一个历史人物相关的地方。我也是这样。去过九江不久,我又去了河南的洛阳。这里是白居易终老的地方。洛阳龙门石窟的对面,香山寺后面的山坡上。在白居易的诗集中,有不少吟哦香山寺的诗,其中有一首:“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还有一首卜居香山寺脚下的诗:“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若要深藏处,无如此处深。”早些年,他在香山寺的墓坍塌了。有人呼吁。近年,洛阳市政府把他的墓作为文物,修葺一新。一个浑圆的坟丘,四周砌筑灰色的花岗岩,墓顶种植着绿色的藤蔓一类的植物。初春的时候似乎要开放浅黄的纤碎的花朵。
在洛阳,对于白居易,大概是颇为愉快的,不像在九江,处于左迁的时候。在这里,他以太子少傅的身份退隐,诗呢,已名满天下。只是年纪老了,对于年轻的歌妓难免怅惘: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据《云溪友议》说,白居易有两个爱妓,一个是歌妓叫樊素,一个是舞妓叫小蛮。白居易称赞她们是“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诗人老了,而爱妓们却正年轻而且“方丰艳,因杨柳词以託意云。”知道了背景,再读这首诗,难免别扭。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夫子搂着两个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怎么想怎么不成模样。但在白居易的时代,对于富有的男人,这是正常而又正常的,如果有人谀称,还可以说是诗酒女人,风流倜傥。
今年初,在华堂商场,无意中买了一本谈对联的书。其中有一节说到白居易与关盼盼的故事。关盼盼是张建封的爱妾。张建封做过尚书,在徐州为盼盼筑燕子楼以居之。有一次约白居易喝酒,喝得高兴,“出盼盼以佐欢”。白居易给盼盼写了一首诗,其中有句:“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不久,张建封死了。一天,张建封的儿子造访白居易,送给盼盼三首以燕子楼为题的诗,有一首:“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默剑履歌尘歇,红袖香销一十年。”北邙在洛阳城外,唐时是官宦与富贵人家卜葬的吉地。张建封故后葬在这里。关盼盼在燕子楼为其守节,一守便是十年。白居易读后也写了三首以燕子楼为题的诗。其中的第三首对盼盼最为刺激: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通篇通俗,确是元白体。后两句说张建封墓地上的白杨已然成拱,可以盖房做柱了,可他生前的爱妾怎么不以身相殉呢?怕盼盼看不懂,又赠盼盼以绝句: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
歌舞教成心尽力,一朝身去不相随。
指斥盼盼不从张建封于泉下,是忘恩负义。据说,关盼盼读后不堪刺激,写了一首《和白公诗》:
endprint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埋怨白居易不了解她,不久绝食而亡。一个男人死了,他的女人,妻或妾,就非得殉夫,否则就要被社会舆论所不容。这是一种什么道德观?这是最腐朽的封建道德。这就使人奇怪,被谀称为极具有人民性的诗人,何以在这一点上丝毫不放松,非要讽喻一个女人殉死,这难道是一个稍有良知的人,且不要说写诗的人,所应该做的吗?而这个人,可以同情卖炭的老人,织绫的女人,刈麦的妇女,却不同情男人的侍妾,虽然她已经为这个男人守节十年。这里面有什么道理?现代人自然不会同意这种道理与做法。而比白居易早,至少早一千年的孔老夫子也不会同意这个道理与做法。他愤怒地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人形的木俑或陶俑殉葬,都受到孔老夫子的强烈抨击,何况其他。在大的事情上,孔老夫子并不糊涂。但也并不人人都是这样。在燕子楼,据说有这样一副楹联:
歌韵擅风流,纵仆射多情,难得青楼拼一死;
芳心嗟寂寞,赖香山绝唱,顿教红粉酬千秋。
仆射指张建封。香山是白居易晚年的号。上联指责关盼盼有负于张建封。下联以关盼盼的口吻感谢白居易。一个女人被一个男人刺激而死,还要感谢这个男人,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这真是匪夷所思。但天下的事,却往往是,不敢想的事,早已做出来,这也是匪夷所思。而认知这种匪夷所思,并不是容易之事。
如同我对于白居易,早年只知他的诗有人民性,而直到多年之后,五十岁以后,方认识到他的人与诗还有另外,非人道的另外一面,其间至少隔了三十五年的烟尘,这也真是匪夷所思,而令人感喟不已的。
观周
洛阳老城东关瀍河影院对面立有一座石碑,上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是雍正年间洛阳县令郭朝鼎立,其时的河南府尹张汉书丹。
1956年,郭沫若来洛阳时专访此碑。1961年,国务院公布此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也未见有什么保护措施。碑的前面,胡乱放着三三两两的三轮车,碑的后面,是过去的文庙,相传是宋时法祥寺的故址,如今已析为民居。湫隘破败,以碑的一面做墙,又盖了一间小房子,进去的人看了看,说里面正磨豆腐呢。
这个地方,是洛阳老城的关厢地带,有一种半城半廓的风味,街道从东向西,又长又细,倒还干净,刚刚拂过微雨,淡灰色的沥青路面上破碎的纹路,被雨迹勾勒得十分清晰,仿佛破而乱的网。街道两侧大都是民宅,灰与红色的墙壁,那个瀍河影院的入口堆满了沙石之类的建筑材料,灰蒙蒙的,早已废弃不用了。我注意到,南侧的屋基下面,横亘着黄褐的土坡,街道南侧相对于北侧要高一些。可以想见,历史上,这条狭长的道路,便是通向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邑的干线。孔老夫子,就是从这里经过,进入其时的首都。兴许,在今天的立碑之处,驻足问路。或者也难说。然而,碑立在这里,同孔老夫子的行止,总会有某种联系的。
孔子进入洛邑的时间,是在周敬王二年,距今两千五百零五年。那一年孔老夫子三十四岁,过了而立之年,准备编写《春秋》,需要考察一些实际性的资料。在鲁昭公的支持下,与南宫敬叔乘着马车一道入周。“历郊祀之所,改名堂之则,察庙朝之度,观先王之遗训。”向老子问礼,向苌弘问乐。老子是我们所熟悉的人物,其时为东周王朝的征藏史,掌管国家的图书典籍。苌弘则相对陌生,但在历史上还是有名气。相传他被杀害,流淌的鲜血,三年后化为绿色的宝玉,昭示他的忠贞。故而南宋的丞相文天祥在元人的土囚里表示心迹时,要以他为楷模。他的墓在今天洛阳的邻近偃师县。可惜知者不多,不像老子。综合《史记》与《孔子家语》,孔老夫子与老子相见时,老子对他大概说过这样的话:“善于做买卖的人往往把宝货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有德行的人,谦逊得很,仿佛是愚鲁之人。你要向他们学习,去掉虚骄之气与淫佚之志。”孔子称是。临别,老子又赠言:“有钱的人送人钱财,有仁义的人送人良言。我没有钱财,但窃称仁义之名,还是送给你一句话罢。据我所知,聪明的人失于察而近于死,原因是好议论别人的长短;有知识的人往往危害自身,原因是喜好揭发别人隐私。为人子者,不能只考虑自己。为人臣者不能只考虑自己。为人君者,不能只考虑自己。”对于老子,孔老夫子颇为叹赏,将其比喻为龙,说“他才真像龙啊。”
二人相见的地方,如今还可以寻到痕迹。
从“孔子入周问礼”碑,向前,或者说向西,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在大道的北侧,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小巷,叫大通巷,过去叫铜驼巷。再早,唐宋之时称铜驼陌,人烟辐辏。据说,那时,每到傍晚的时候,家家炊烟缭绕,阴沉沉有一种将要下雨的样子,成为洛阳八景之一,曰“铜驼暮雨”。这其实是一种污染。烟尘污染。在老子时代,大概望不到这样的情景。为什么在这里要想到老子?因为,在这条子巷的北部有一座老子祠,相传是老子故宅,孔老夫子便是在这里向老子问礼。
老子祠如今还在。只是残破得可以,而且没有任何标志。凭了手中洛阳名胜一类的小书,找到以后才明白,之所以难找,在于这条小巷被中州大道切成了两半。如果只是在南半截的北端转来转去,又怎么可以寻得到呢?穿过中州路,向北,在北半截拐角的地方,当地居民指着装有铁门的小房子,说,那就是老子故宅。原有一座石碑,被这家子藏在里面,不让看。说得正浓,突然传来一阵铁链与铁门摩擦的音响,随即是开门声,出来一位瘦弱的不算很老的妇女。大发牢骚。表示她是中共党员,国家干部。房子是在“文革”末期买下的,并没有老子故宅的碑。不信可以问当地居委会的某某主任。她说,住在这里倒霉透了。常常来人,一拨又一拨。一天早晨五点,突然有人砸门,是一拨天津人,要看碑。她说没有,天津人不信,要拆房,说是有单位证明。“我都气哭了。”
在这位老年妇女“哭诉”的时候,我们进到右首的一座院子,当地人说这里也是老子祠。我们进去看了看。从残存的建筑上看,老子祠前后有两层大殿,那位妇女的家应在位于山门的位置。而在那个位置,如今盖起了一座红砖的小房子。小房子的山墙及我们看到的那座铁门,将老子祠的山门与山门前的空隙封闭起来。老子祠现在只剩一层大殿和一座东配殿。灰色的陡砖与黑色的檐角,让我们涌起一种说不清的感喟。被拆的地方,如今盖起了一座红砖的四或五层的楼房。据说,这里属于瀍河回族小学,那个老妇女便是那里退休的教师。再早是东关完小,现在属于回民中学。我在洛阳的一位朋友后来写信告诉我,这些最后的遗存,还要拆。大不了,再写次检查而已。用几页检查,换一座楼房还是值得。
老子与孔子,在中国,前者至今是伟大的哲人,后者至今是伟大的圣者。二人相遇,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幸事。记得闻一多将李白与杜甫相见,比喻为天空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太阳。将这个比喻,移植于老子与孔子的见面,该不会错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如今却没有了立足之地,想起来,实在不是滋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无非是那里可以盖几座楼房,解决一些老师的住宿而已。说来可悲的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孔子是教师这个行当的祖师爷。孔子向老子请教,也应该有师生之谊,而今,却要被同样称之为教师的后辈挤掉,他在洛阳唯一可以令人凭吊的地方,无论如何,是难以接受的。冥冥之中,想到这二位老先生的遭际。孔老夫子一生颠簸,而老子最后被排挤出洛邑,西出函谷关去了。有幸的是,二人还是留下了只言片语。我对老子的《道德经》研究不深,对于孔老夫子的思想至今还是佩服。我们常说,任何一种哲学,任何一种思想,它的生命力,之所以存在、绵延,在于它们只是理想。孔老夫子的思想深广如海,只其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至今也没有变成生活的一部分,遑论其他?两千多年的河床里不知淌过了多少河水,只有石头还在,黄黄的、灰灰的、蓝蓝的,瞠视着我们。我们又有什么可说?孔老夫子与他的弟子憧憬的世界,至今依然被两千之年后的我们所憧憬,我们又有什么可说?故而,也就因此,孔老夫子的道理,今天依然被我们所尊崇,但在实践之中,却要将他以及与他有师生之谊的老子故宅,统统挖掉,我们又有什么可说?也许,他,以及他们的思想真的只能憧憬而不能变成现实,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沈 璐
endprint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埋怨白居易不了解她,不久绝食而亡。一个男人死了,他的女人,妻或妾,就非得殉夫,否则就要被社会舆论所不容。这是一种什么道德观?这是最腐朽的封建道德。这就使人奇怪,被谀称为极具有人民性的诗人,何以在这一点上丝毫不放松,非要讽喻一个女人殉死,这难道是一个稍有良知的人,且不要说写诗的人,所应该做的吗?而这个人,可以同情卖炭的老人,织绫的女人,刈麦的妇女,却不同情男人的侍妾,虽然她已经为这个男人守节十年。这里面有什么道理?现代人自然不会同意这种道理与做法。而比白居易早,至少早一千年的孔老夫子也不会同意这个道理与做法。他愤怒地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人形的木俑或陶俑殉葬,都受到孔老夫子的强烈抨击,何况其他。在大的事情上,孔老夫子并不糊涂。但也并不人人都是这样。在燕子楼,据说有这样一副楹联:
歌韵擅风流,纵仆射多情,难得青楼拼一死;
芳心嗟寂寞,赖香山绝唱,顿教红粉酬千秋。
仆射指张建封。香山是白居易晚年的号。上联指责关盼盼有负于张建封。下联以关盼盼的口吻感谢白居易。一个女人被一个男人刺激而死,还要感谢这个男人,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这真是匪夷所思。但天下的事,却往往是,不敢想的事,早已做出来,这也是匪夷所思。而认知这种匪夷所思,并不是容易之事。
如同我对于白居易,早年只知他的诗有人民性,而直到多年之后,五十岁以后,方认识到他的人与诗还有另外,非人道的另外一面,其间至少隔了三十五年的烟尘,这也真是匪夷所思,而令人感喟不已的。
观周
洛阳老城东关瀍河影院对面立有一座石碑,上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是雍正年间洛阳县令郭朝鼎立,其时的河南府尹张汉书丹。
1956年,郭沫若来洛阳时专访此碑。1961年,国务院公布此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也未见有什么保护措施。碑的前面,胡乱放着三三两两的三轮车,碑的后面,是过去的文庙,相传是宋时法祥寺的故址,如今已析为民居。湫隘破败,以碑的一面做墙,又盖了一间小房子,进去的人看了看,说里面正磨豆腐呢。
这个地方,是洛阳老城的关厢地带,有一种半城半廓的风味,街道从东向西,又长又细,倒还干净,刚刚拂过微雨,淡灰色的沥青路面上破碎的纹路,被雨迹勾勒得十分清晰,仿佛破而乱的网。街道两侧大都是民宅,灰与红色的墙壁,那个瀍河影院的入口堆满了沙石之类的建筑材料,灰蒙蒙的,早已废弃不用了。我注意到,南侧的屋基下面,横亘着黄褐的土坡,街道南侧相对于北侧要高一些。可以想见,历史上,这条狭长的道路,便是通向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邑的干线。孔老夫子,就是从这里经过,进入其时的首都。兴许,在今天的立碑之处,驻足问路。或者也难说。然而,碑立在这里,同孔老夫子的行止,总会有某种联系的。
孔子进入洛邑的时间,是在周敬王二年,距今两千五百零五年。那一年孔老夫子三十四岁,过了而立之年,准备编写《春秋》,需要考察一些实际性的资料。在鲁昭公的支持下,与南宫敬叔乘着马车一道入周。“历郊祀之所,改名堂之则,察庙朝之度,观先王之遗训。”向老子问礼,向苌弘问乐。老子是我们所熟悉的人物,其时为东周王朝的征藏史,掌管国家的图书典籍。苌弘则相对陌生,但在历史上还是有名气。相传他被杀害,流淌的鲜血,三年后化为绿色的宝玉,昭示他的忠贞。故而南宋的丞相文天祥在元人的土囚里表示心迹时,要以他为楷模。他的墓在今天洛阳的邻近偃师县。可惜知者不多,不像老子。综合《史记》与《孔子家语》,孔老夫子与老子相见时,老子对他大概说过这样的话:“善于做买卖的人往往把宝货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有德行的人,谦逊得很,仿佛是愚鲁之人。你要向他们学习,去掉虚骄之气与淫佚之志。”孔子称是。临别,老子又赠言:“有钱的人送人钱财,有仁义的人送人良言。我没有钱财,但窃称仁义之名,还是送给你一句话罢。据我所知,聪明的人失于察而近于死,原因是好议论别人的长短;有知识的人往往危害自身,原因是喜好揭发别人隐私。为人子者,不能只考虑自己。为人臣者不能只考虑自己。为人君者,不能只考虑自己。”对于老子,孔老夫子颇为叹赏,将其比喻为龙,说“他才真像龙啊。”
二人相见的地方,如今还可以寻到痕迹。
从“孔子入周问礼”碑,向前,或者说向西,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在大道的北侧,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小巷,叫大通巷,过去叫铜驼巷。再早,唐宋之时称铜驼陌,人烟辐辏。据说,那时,每到傍晚的时候,家家炊烟缭绕,阴沉沉有一种将要下雨的样子,成为洛阳八景之一,曰“铜驼暮雨”。这其实是一种污染。烟尘污染。在老子时代,大概望不到这样的情景。为什么在这里要想到老子?因为,在这条子巷的北部有一座老子祠,相传是老子故宅,孔老夫子便是在这里向老子问礼。
老子祠如今还在。只是残破得可以,而且没有任何标志。凭了手中洛阳名胜一类的小书,找到以后才明白,之所以难找,在于这条小巷被中州大道切成了两半。如果只是在南半截的北端转来转去,又怎么可以寻得到呢?穿过中州路,向北,在北半截拐角的地方,当地居民指着装有铁门的小房子,说,那就是老子故宅。原有一座石碑,被这家子藏在里面,不让看。说得正浓,突然传来一阵铁链与铁门摩擦的音响,随即是开门声,出来一位瘦弱的不算很老的妇女。大发牢骚。表示她是中共党员,国家干部。房子是在“文革”末期买下的,并没有老子故宅的碑。不信可以问当地居委会的某某主任。她说,住在这里倒霉透了。常常来人,一拨又一拨。一天早晨五点,突然有人砸门,是一拨天津人,要看碑。她说没有,天津人不信,要拆房,说是有单位证明。“我都气哭了。”
在这位老年妇女“哭诉”的时候,我们进到右首的一座院子,当地人说这里也是老子祠。我们进去看了看。从残存的建筑上看,老子祠前后有两层大殿,那位妇女的家应在位于山门的位置。而在那个位置,如今盖起了一座红砖的小房子。小房子的山墙及我们看到的那座铁门,将老子祠的山门与山门前的空隙封闭起来。老子祠现在只剩一层大殿和一座东配殿。灰色的陡砖与黑色的檐角,让我们涌起一种说不清的感喟。被拆的地方,如今盖起了一座红砖的四或五层的楼房。据说,这里属于瀍河回族小学,那个老妇女便是那里退休的教师。再早是东关完小,现在属于回民中学。我在洛阳的一位朋友后来写信告诉我,这些最后的遗存,还要拆。大不了,再写次检查而已。用几页检查,换一座楼房还是值得。
老子与孔子,在中国,前者至今是伟大的哲人,后者至今是伟大的圣者。二人相遇,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幸事。记得闻一多将李白与杜甫相见,比喻为天空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太阳。将这个比喻,移植于老子与孔子的见面,该不会错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如今却没有了立足之地,想起来,实在不是滋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无非是那里可以盖几座楼房,解决一些老师的住宿而已。说来可悲的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孔子是教师这个行当的祖师爷。孔子向老子请教,也应该有师生之谊,而今,却要被同样称之为教师的后辈挤掉,他在洛阳唯一可以令人凭吊的地方,无论如何,是难以接受的。冥冥之中,想到这二位老先生的遭际。孔老夫子一生颠簸,而老子最后被排挤出洛邑,西出函谷关去了。有幸的是,二人还是留下了只言片语。我对老子的《道德经》研究不深,对于孔老夫子的思想至今还是佩服。我们常说,任何一种哲学,任何一种思想,它的生命力,之所以存在、绵延,在于它们只是理想。孔老夫子的思想深广如海,只其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至今也没有变成生活的一部分,遑论其他?两千多年的河床里不知淌过了多少河水,只有石头还在,黄黄的、灰灰的、蓝蓝的,瞠视着我们。我们又有什么可说?孔老夫子与他的弟子憧憬的世界,至今依然被两千之年后的我们所憧憬,我们又有什么可说?故而,也就因此,孔老夫子的道理,今天依然被我们所尊崇,但在实践之中,却要将他以及与他有师生之谊的老子故宅,统统挖掉,我们又有什么可说?也许,他,以及他们的思想真的只能憧憬而不能变成现实,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沈 璐
endprint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埋怨白居易不了解她,不久绝食而亡。一个男人死了,他的女人,妻或妾,就非得殉夫,否则就要被社会舆论所不容。这是一种什么道德观?这是最腐朽的封建道德。这就使人奇怪,被谀称为极具有人民性的诗人,何以在这一点上丝毫不放松,非要讽喻一个女人殉死,这难道是一个稍有良知的人,且不要说写诗的人,所应该做的吗?而这个人,可以同情卖炭的老人,织绫的女人,刈麦的妇女,却不同情男人的侍妾,虽然她已经为这个男人守节十年。这里面有什么道理?现代人自然不会同意这种道理与做法。而比白居易早,至少早一千年的孔老夫子也不会同意这个道理与做法。他愤怒地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以人形的木俑或陶俑殉葬,都受到孔老夫子的强烈抨击,何况其他。在大的事情上,孔老夫子并不糊涂。但也并不人人都是这样。在燕子楼,据说有这样一副楹联:
歌韵擅风流,纵仆射多情,难得青楼拼一死;
芳心嗟寂寞,赖香山绝唱,顿教红粉酬千秋。
仆射指张建封。香山是白居易晚年的号。上联指责关盼盼有负于张建封。下联以关盼盼的口吻感谢白居易。一个女人被一个男人刺激而死,还要感谢这个男人,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这真是匪夷所思。但天下的事,却往往是,不敢想的事,早已做出来,这也是匪夷所思。而认知这种匪夷所思,并不是容易之事。
如同我对于白居易,早年只知他的诗有人民性,而直到多年之后,五十岁以后,方认识到他的人与诗还有另外,非人道的另外一面,其间至少隔了三十五年的烟尘,这也真是匪夷所思,而令人感喟不已的。
观周
洛阳老城东关瀍河影院对面立有一座石碑,上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是雍正年间洛阳县令郭朝鼎立,其时的河南府尹张汉书丹。
1956年,郭沫若来洛阳时专访此碑。1961年,国务院公布此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也未见有什么保护措施。碑的前面,胡乱放着三三两两的三轮车,碑的后面,是过去的文庙,相传是宋时法祥寺的故址,如今已析为民居。湫隘破败,以碑的一面做墙,又盖了一间小房子,进去的人看了看,说里面正磨豆腐呢。
这个地方,是洛阳老城的关厢地带,有一种半城半廓的风味,街道从东向西,又长又细,倒还干净,刚刚拂过微雨,淡灰色的沥青路面上破碎的纹路,被雨迹勾勒得十分清晰,仿佛破而乱的网。街道两侧大都是民宅,灰与红色的墙壁,那个瀍河影院的入口堆满了沙石之类的建筑材料,灰蒙蒙的,早已废弃不用了。我注意到,南侧的屋基下面,横亘着黄褐的土坡,街道南侧相对于北侧要高一些。可以想见,历史上,这条狭长的道路,便是通向当时的政治中心——洛邑的干线。孔老夫子,就是从这里经过,进入其时的首都。兴许,在今天的立碑之处,驻足问路。或者也难说。然而,碑立在这里,同孔老夫子的行止,总会有某种联系的。
孔子进入洛邑的时间,是在周敬王二年,距今两千五百零五年。那一年孔老夫子三十四岁,过了而立之年,准备编写《春秋》,需要考察一些实际性的资料。在鲁昭公的支持下,与南宫敬叔乘着马车一道入周。“历郊祀之所,改名堂之则,察庙朝之度,观先王之遗训。”向老子问礼,向苌弘问乐。老子是我们所熟悉的人物,其时为东周王朝的征藏史,掌管国家的图书典籍。苌弘则相对陌生,但在历史上还是有名气。相传他被杀害,流淌的鲜血,三年后化为绿色的宝玉,昭示他的忠贞。故而南宋的丞相文天祥在元人的土囚里表示心迹时,要以他为楷模。他的墓在今天洛阳的邻近偃师县。可惜知者不多,不像老子。综合《史记》与《孔子家语》,孔老夫子与老子相见时,老子对他大概说过这样的话:“善于做买卖的人往往把宝货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有德行的人,谦逊得很,仿佛是愚鲁之人。你要向他们学习,去掉虚骄之气与淫佚之志。”孔子称是。临别,老子又赠言:“有钱的人送人钱财,有仁义的人送人良言。我没有钱财,但窃称仁义之名,还是送给你一句话罢。据我所知,聪明的人失于察而近于死,原因是好议论别人的长短;有知识的人往往危害自身,原因是喜好揭发别人隐私。为人子者,不能只考虑自己。为人臣者不能只考虑自己。为人君者,不能只考虑自己。”对于老子,孔老夫子颇为叹赏,将其比喻为龙,说“他才真像龙啊。”
二人相见的地方,如今还可以寻到痕迹。
从“孔子入周问礼”碑,向前,或者说向西,穿过一个十字路口,在大道的北侧,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小巷,叫大通巷,过去叫铜驼巷。再早,唐宋之时称铜驼陌,人烟辐辏。据说,那时,每到傍晚的时候,家家炊烟缭绕,阴沉沉有一种将要下雨的样子,成为洛阳八景之一,曰“铜驼暮雨”。这其实是一种污染。烟尘污染。在老子时代,大概望不到这样的情景。为什么在这里要想到老子?因为,在这条子巷的北部有一座老子祠,相传是老子故宅,孔老夫子便是在这里向老子问礼。
老子祠如今还在。只是残破得可以,而且没有任何标志。凭了手中洛阳名胜一类的小书,找到以后才明白,之所以难找,在于这条小巷被中州大道切成了两半。如果只是在南半截的北端转来转去,又怎么可以寻得到呢?穿过中州路,向北,在北半截拐角的地方,当地居民指着装有铁门的小房子,说,那就是老子故宅。原有一座石碑,被这家子藏在里面,不让看。说得正浓,突然传来一阵铁链与铁门摩擦的音响,随即是开门声,出来一位瘦弱的不算很老的妇女。大发牢骚。表示她是中共党员,国家干部。房子是在“文革”末期买下的,并没有老子故宅的碑。不信可以问当地居委会的某某主任。她说,住在这里倒霉透了。常常来人,一拨又一拨。一天早晨五点,突然有人砸门,是一拨天津人,要看碑。她说没有,天津人不信,要拆房,说是有单位证明。“我都气哭了。”
在这位老年妇女“哭诉”的时候,我们进到右首的一座院子,当地人说这里也是老子祠。我们进去看了看。从残存的建筑上看,老子祠前后有两层大殿,那位妇女的家应在位于山门的位置。而在那个位置,如今盖起了一座红砖的小房子。小房子的山墙及我们看到的那座铁门,将老子祠的山门与山门前的空隙封闭起来。老子祠现在只剩一层大殿和一座东配殿。灰色的陡砖与黑色的檐角,让我们涌起一种说不清的感喟。被拆的地方,如今盖起了一座红砖的四或五层的楼房。据说,这里属于瀍河回族小学,那个老妇女便是那里退休的教师。再早是东关完小,现在属于回民中学。我在洛阳的一位朋友后来写信告诉我,这些最后的遗存,还要拆。大不了,再写次检查而已。用几页检查,换一座楼房还是值得。
老子与孔子,在中国,前者至今是伟大的哲人,后者至今是伟大的圣者。二人相遇,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盛事。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幸事。记得闻一多将李白与杜甫相见,比喻为天空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太阳。将这个比喻,移植于老子与孔子的见面,该不会错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如今却没有了立足之地,想起来,实在不是滋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无非是那里可以盖几座楼房,解决一些老师的住宿而已。说来可悲的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孔子是教师这个行当的祖师爷。孔子向老子请教,也应该有师生之谊,而今,却要被同样称之为教师的后辈挤掉,他在洛阳唯一可以令人凭吊的地方,无论如何,是难以接受的。冥冥之中,想到这二位老先生的遭际。孔老夫子一生颠簸,而老子最后被排挤出洛邑,西出函谷关去了。有幸的是,二人还是留下了只言片语。我对老子的《道德经》研究不深,对于孔老夫子的思想至今还是佩服。我们常说,任何一种哲学,任何一种思想,它的生命力,之所以存在、绵延,在于它们只是理想。孔老夫子的思想深广如海,只其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至今也没有变成生活的一部分,遑论其他?两千多年的河床里不知淌过了多少河水,只有石头还在,黄黄的、灰灰的、蓝蓝的,瞠视着我们。我们又有什么可说?孔老夫子与他的弟子憧憬的世界,至今依然被两千之年后的我们所憧憬,我们又有什么可说?故而,也就因此,孔老夫子的道理,今天依然被我们所尊崇,但在实践之中,却要将他以及与他有师生之谊的老子故宅,统统挖掉,我们又有什么可说?也许,他,以及他们的思想真的只能憧憬而不能变成现实,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沈 璐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