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伟大复兴

2014-09-21林怡

企业导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复兴传承传统文化

林怡

摘 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寻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民族;复兴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弘扬中华文化,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学者认为,中华文化主要是指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血脉和根本,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综合了解: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所从事的物质生存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具体地说,我国是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的暖温带大陆型国家,形成了中国文化的自发性和独立性;我国的经济基础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培养了中国人因循守旧、乐天知命的性格和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美德,使中国社会很早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对自然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也造就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的社会奉行的是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区别高低贵贱的法规准则,这造成中国人的血缘观念及家族观念十分浓厚,具备崇拜祖先注重族系延续的特点,其中族权与政权的结合,形成了“家国同构”“君父一体”的社会结构。以上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类型,使中国文化独具特色。 [1]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上古时代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时期,炎黄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开端;殷商周时期,中国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就是从将神设定为统治人类精神的外在力量发展到产生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思想和文化上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秦汉时期,中国文化主要表现为统一与一统,汉武帝时期,又提出了“大一统”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多元时代,文化上各大派系自成体系又相互融合;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隆盛时期,各方面的成就都达到了一个高峰;两宋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出精致细腻的特征,士大夫文化与市民文化勃然兴起;辽夏金元时期是中国文化中农牧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的转向与总结,总结性丛书出现,封建文化走向衰落,传统文化出现危机,启蒙主义思想兴起。

之后,鸦片战争之后的150多年间,中国的传统文化大致经历了从怀疑到否定,再到怀疑的过程。尤其是五四运动时期,高举“德先生”、“赛先生”的旗帜,更像是一次对于传统文化壮士断腕的批判。而“十年浩劫”期间荒唐的“批林批孔”,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要拯救中国,要振兴中华民族,就要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全盘西化,这一普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尤其大众文化领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更多是受西方好奇心的影响,挑战权威、嘲弄偶像,翻案成风,基本上都是借用西方已经定型的东西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上下五千年,造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文明:魅力无穷的汉字、哲思深邃的学派、脍炙人口的经典、精粹内敛的中医等等,其中也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庸和谐等,这些无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2]但是,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遇到文化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挑战,出现了“西化”的现象,文化创新力、自主性不足 ,文化遗产保护缺失,传统节日的没落 ,汉字的魅力的弱化,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信仰危机……

因此,为促进民族伟大复兴,寻求更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之路尤为重要。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伟大复兴

(一)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精华养分,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应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文化,重视其理论研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基因,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提供充足养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弘扬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华文化性质,指引着文化建设的方向。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

(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整合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体现民族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因此应注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的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应着重普及文遗保护的相关知识,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开办文遗保护的讲座竞赛;应对文化遗产合理开发,进行文遗保护文化立法,开展有效的民众监督与法律监管;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在建立传承基地、工作室、受徒、培训方面给予扶持。

(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体现延续性。应重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三个传播途径:教育传播、媒介传播和活动传播。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引进各类课堂,加大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独立的传统文化课程,同时应着重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等;还应把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入到民俗节、文化节、读书日、电影节等文化活动当中,不仅有利于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展示了中国文化方方面面,使国外社会各阶层都能了解感受并喜爱中国文化。

(四)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永葆生机活力,博采众长体现世界性。传统文化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并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文化的有益成分,洋为中用,博采众长使传统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永葆生机和活力,这就需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高昂的文化创造热情,更要提倡文化工作者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彭付芝,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57页

[2] 叶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59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复兴传承传统文化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钟摆回摆,自行车在中国“复兴”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