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文言文阅读实词解析技巧

2014-09-21姚丽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词高考题加点

文言文阅读是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方式,是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覆盖面广,分值大,但失误率也较其它知识点要高。笔者就近几年高考题对实词的考查做了一些探究,总结了一些判断解题的方法,望专家批评指正。

技法一:根据语境度意法。这也是实词判断的总原则。判定多义的词语在具体句子中的特定含义,就要根据该词语上下文的意思来考虑,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对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应结合上下文进行整个语句的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例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不记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从语境看,是谈君王对大臣的评价不能看大的功劳,要看重小的好处,所以,答案给出“略”为“简略”是不合语境意的,应为“大体,主要”之义。

技法二:代入检验法。这也是判断实词意义的最常用的方法。2011年高考全国卷第8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解题方法可以用代入法,本题的“长”读“zhǎng”,通“掌”,无论知识还是文句理解,都非常熟悉,便立即排除之;“结”在“结兵自守”中显然是“聚集、聚合”等意,也可立即排除;“赞”在“留幕府赞军事”句意中显然是“辅佐、协助”等意,亦可立即排除。C项中“数延见”一句大意是“邓愈要见熊鼎”,据此来理解,“延”应该是“邀请、延请”之意。

技法三:由音推意法。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与本字有着语音关系,即字音相同或声韵的部分相同。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用本字义来推断所通之字的意思。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中的“倍”,“屈原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屈原列传》)中的“反”,分别与“背”、“返”的读音相同,它们是通假关系,由本字“背”、“返”可推断“倍”、“反”分别为背叛、返回的意思。2012年课标全国卷第4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意为“失职”,据语境,正确应为“缺”即职位空缺义。2013年山东卷第9题,C项被鹤氅衣中“被”解释为通“披”,“穿着”是正确的。

技法四:词性推断法。对实词所在的词组或句子做语法结构或成分分析,可以迅速判断词语释义的正误。如2012年福建高考题文言文阅读,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履苍莽中”,释“履”为“鞋子”,从句子成分分析,“履”应为动词,很明显,此处解释为名词,选项很快出来了。2010年重庆卷第8题,D项“质女婢于人”,“质”解释为名词“人质”,很显然,从语法结构看,“质”的词性应为动词,很快排除了此项。

技法五:成语比照法。成语大都与古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我们可以借助熟悉的成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词的含义。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势拔五岳掩赤诚。”(《梦游天姆吟留别》),两句中的“速”和“拔”,就可以根据成语“不速之客”和“出类拔萃”的“速”和“拔”推断,分别为“招致”和“超出”的意思。2011年山东卷第9题,B项“泽命不渝,信也,”可借助“矢志不渝”去推断。2012年北京卷第6题,A项“闻君义甚高,愿假榻中”,“假”解释为“借用”,可以成语“久假不归”推断此意正确。

技法六:联系课文法。解题要学会课内到课外的迁移,2010年江苏卷中,“年二十以归吾”中“归”可依《项脊轩志》“吾妻来归”推断“归”解释为“出嫁”是正确的。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二第4题,B项“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属”可依据《张衡传》中“衡少善属文”判断解释为“撰写”是正确的。

除了以上常见的解题方法,还可从字形、结构、词的活用等角度去判断分析。

当然,具体到解答高考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便进一步验证,做到万无一失。例如2011年江西卷文言文阅读第10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从成语“鳞次栉比”看,A项中“比”解释为“并排”可以推断是正确的。B项中“矫”又可从课文《五人墓碑记》“矫诏纷出”推断解释是正确的。C项“指”可从音判断即“旨”,即“意思、意旨”义。D项可以用知识迁移法在《陈情表》中学过“舅夺母志”,“夺”是“改变”,最终推导出答案是D。注意,推导出的意义一定要回归原语境中去验证。

(姚丽辉 河北省保定市安国中学 071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词高考题加点
一道2021年高考题的四种解法
给电影加点特效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高考题怎么改编(一)——集合篇
文言实词推断法
泡脚可以加点药
为腼腆胆怯加点“料”,秀出你的不同凡响
两道“线性规划”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