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关系探究

2014-09-21齐晓彬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环节

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最基础的环节。要想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从而为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加强学生对中学语文的感性认识和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外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

一、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首先,导入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艺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创造了不同的导入方法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可通过讲述名人逸闻趣事、名人名言导入,如通过讲解程门立雪的故事导入韩愈《师说》一文;可抓住文本特点、设置悬念导入,“一个喷嚏可以使人丧命,你们相信吗?”引出契诃夫的《一个文官之死》;可利用歌曲音乐,创设情感意境导入,如在讲授《琵琶行》前可播放一段经典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播放同名音乐和歌曲;可利用插图、视频直接扣题导入,如在讲授《失街亭》《宝玉挨打》时,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段等。总之,不论教师运用何种导入技巧,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运用恰当的导入方法进行导课设计,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和文本内容,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次,提问环节是课堂教学中最容易被教师忽略的重要环节。教师经常在明确提问目标的情况下向学生提出一些既缺乏针对性也缺乏启发性的问题,同时又经常把握不准提问的最佳时机,浪费了不少课堂时间,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环节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在设计问题时,通过解决一些易懂有趣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后不断拓展提问的深度和广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一步步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思维空间。

再次,要把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提问活动中来,而且要充分注意到提问后的适当停顿,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充分点燃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最大化地提高提问的实际效果。

另外,互动环节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合作式教学模式为基础的课堂环节之一,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所以在设计互动环节时,教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要求教师根据教材文本的具体特点,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如默读、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静心思考文本中可能出现的疑点,启发学生的心智,锻炼学生的思维。最后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对文本中的疑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师生互动的环境中,教师以导演的角色安排并统摄整个教学环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发问,这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间的亲密关系,而且也促进了师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激情碰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生生互动是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的意愿将他们组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可让不同小组针对文本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注意倾听其他同学、小组的意见,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情感,而且通过和小组其他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可以让学生看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取长补短,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课外教学实践探究

课外实践活动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加强学生对中学语文的感性认识和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外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将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从而不断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首先,从课堂实践活动的内容上看,不同年级的教师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如组织高年级的学生进行较专业的文学辩论会、文学作品欣赏会等活动,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组织相关的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文学采风、排演课本剧等活动,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在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

其次,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一年级的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特点、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组织适合本班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本班的学生大多喜欢旅游,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旅游采风、参加语文夏令营等活动;如有些学生性格活泼、思维敏捷,可安排他们参与各种演讲比赛、辩论大赛等,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如有些学生胆小内向,可文字表达能力强,文笔出色,可多组织他们参加作文比赛或故事会活动,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本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势特长之后,开展趣味性和知识性并存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要想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导课技巧、提问艺术和互动策略;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提高整个中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推动整个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齐晓彬 甘肃白银市第八中学 7309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课外环节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