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人教版初中文言文注释指瑕
2014-09-21程森
初中语文教材自2001年第1版刊出以来已历时十余载,印刷多次。期间08年7月刊出第3版,在再版中除文言文篇目稍作更改外,一些文言文注释也做了调整。如:九(下)第23课《愚公移山》中对“陇断”的注释:“垄,高地”。文中为“陇”字,而注字为“垄”,显然错误。再版中已将误注订正为“陇”通“垄”。
可见,编者也在注意文言文中注释的错误,并将错误及时订正,以便传授正确的知识。但笔者认为,仍有一些注释存在错误或该注未注现象,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困惑。故笔者将存在的问题和个人拙见列出,以供同仁探讨。
一、再版中仍需改正的错误注释
第一,七(上)第20课《山市》中将“洞开”注为“大开”,显然错误。“开”为“大开”之意,而“洞”是名词用作状语修饰“开”,译为“像洞一样”。故“洞开”解释为“像洞一样大开着”,才符合文意。此句用法和“一狼犬坐于前”中“犬”字用法一样。
第二,八(上)第21课《桃花源记》中将“悉如外人”中的“外人”误注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渔人生活在晋太元年间,而桃花源内的人为避秦时战乱而入“绝境”,两朝相隔六百余年,六百年间桃花源外世人的衣着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桃花源内的人仍保留着秦时古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桃花源诗》)。衣着打扮不可能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样,故将“外人”译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对。应译为:“外界之人”或“外世神仙”。(详见拙作《<桃花源记>中的“悉如外人”新解》)
另外,本课将“遂迷”中的“遂”误注为“终于”。“终于”指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一般蕴含着某种主观愿望在里面,其结果往往是期待得以实现。如:我们常说“终于胜利了”而不说“终于失败了”。故若将“遂”译为“终于”,就成了“终于迷路了”,显然与文意不符。所以,“遂”应译为“最终”表示“最后、末了”之意才符合文意。
第三,八(上)第28课《观潮》中对“虽席地不容间也”中“间”字旧版未注音,而在再版中补注为“jiān”。笔者认为此注不妥。
《汉语大字典》:“‘间字在‘空闲、空暇的意义上常与‘闲字混用”。故,此句中的“间”字实为“闲”字的混用,意为“空闲”,读作“xián”。有些版本就将此句印为“虽席地不容闲也”。旧版的注释也默认此意,将此句注解为:“即使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但没给“间(xián)”字做出明确注音和解释。
再版中将此句译为:“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并给“间”字注音为“jiān”。译句中的“中间”应是根据文意所做的补充,而不是“间”字的对应译文。“间”字的意项在译句中对应的意思应该是“空地”。但“间”字读作“jiān”时并无“空地”之意。而在读作“jiàn”时却有“空隙、缝隙”之意,可引申为“空地”。“间”作此义时,此句亦能讲通,可译为:“(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隙(空地)也不容有”,但此时“间”应读作“jiàn”而不是“jiān”。书中注释显然有误。但笔者还是较偏重此字读作“xián”与“闲”通,译作“空闲,空”。
第四,八(上)第29课《湖心亭看雪》中“余挐一小舟”中“挐”字的注音也有问题。
旧版注为“nú”译为“撑船”,再版改注为:“‘ráo通‘桡,‘撑船。一作‘拏”。“挐”、“拏”、“桡”三字不常用,均未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但在《汉语大字典》中三字均能找到。其中对“挐”的注解说:“此字读‘nú(又读‘rú)”。注1释为:“牵引,撑”。宋黄庭坚《听宋宗儒摘阮歌》:“渔父挐舟在葭苇”。唐韩愈《送区册序》:“有区生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来。”可见“挐”音“nú”或“rú”用作动词,意思为“撑”。旧版注释正确。但再版注释中却将“挐”注为:“通‘桡(ráo),撑(船)”。此用法在《汉语大字典》中也能找到,注7释为:“通‘桡,船桨”。显然是一名词,用在此句中不对。(注:“挐”在拼音输入法状态下音“rú”)
第五,九(上)第21课《陈涉世家》中将“丹书帛曰”中的“丹”注为“朱砂”,不准确。
“丹”本意指“朱砂”。但在此句中亦是用作状语修饰动词“写”,故应译为“用朱砂”。此句与《山市》中“洞开”错误类型相同。
另外,本课中将“恚”注为“恼怒”亦不正确。《说文·心部》:“恚,恨也”,其本意为“恼怒”,但结合文意来看,应是“广故数言欲亡”,使尉恼怒。所以,“恚”在此处应是使动用法,可译为“使……恼怒”。另外,“忿”,《玉篇·心部》:“忿,恨也,怒也”。与“恚”同义,亦为使动。综上,“忿恚”应放在一起解释为:“使……恼怒”。
第六,九(下)第21课《曹刿论战》中将“牺牲”误注为“猪、牛、羊等”。
“牺”指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牲”,《左传·庄公十年》孔颖达疏:“牲,谓三牲,牛羊豕也。”所以,“牺牲”严格来讲应是“用来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猪牛羊”,而不能笼统的解释为“猪牛羊”。
以上示例均能明显看出错误或值得商榷之处。
二、为方便文意理解应该补充的注释
从再版可以看出,编者也在注意注释不全面带来的问题,在再版中出现了许多处补注现象。如:八(下)第26课《小石潭记》中,补注了“水尤清冽”中“冽”的注释,注为“凉”,以便与“洌(清澈)”区别。更有利于文言词汇的区别与掌握。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因没有详细注解导致文意难以理解或误解的现象。
第一,七(下)第5课《伤仲永》中“受于人者”中关于“受”与“于”的注解问题。课后练习三中编者将“贤于材人远矣”中的“于”与“受于人者”中的“于”作比较。前者显然是“比”的意思。但后者,《教师参考用书》上译为“被”,而文下注释将“受”注为“承受”,那么“受于人”就成了“被人承受”,显然不通。若将“受”译为“承受”,那么“于”不能译为“被”,而应是“从”之意,译为“从人那里承受(的知识)”,即为“后天教育”。endprint
若将“于”译为“被”,那么“受”就不能是“承受”,而应该为“授”的通假字。《文源》:“授、受二字,古皆作受”。可译为“授予、给予”,“受于人”意为“被人授予(的知识)”,也就是指“后天教育”。这才能讲通。
第二,八(上)第21课《桃花源记》中“处处志之”和“寻向所志”中两个“志”均没给出注释,很多资料甚至是正式考试中将二者比较时,都认为前者是动词“做标记”,后者是名词“标记”。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文言文中有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叫“所动结构”,即“所+动词”的结构,表示名词性短语,“所志”就是典型的所动结构,所以,“志”应为动词“做标记”,前面加上“所”字,就成了名词性短语,译为:“所做的标记”。这种用法现代汉语中依然沿用,如:“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
第三,八(下)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中“食”字没给出明确注音,给教学带来疑问。
大家知道,“食”字有两个音,一音“shí”指“食物”或“吃”;一读“sì”作动词意为“喂养、给吃”。而此句中“食”字读音要牵扯到文言文断句的问题。众所周知,古文中只有“句读”,没有标点。现在文言文中的标点都是后人所加。因此,许多标点划分亦有争议。晋朝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闵笑也,不可胜记。”可见因断句出现的问题古亦有之。此句,不同版本有两种断句方法。现行教材断为:“寓逆旅,主人日再食”,补充完整为:“(马生)寓逆旅,(逆旅)主人日再食(马生)”。根据句子结构可知,“食”字主语为“逆旅主人”,他给马生提供食物,故读“sì”。《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用法与此同。
但是,有些版本将此句断为“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此句补充完整为:“(马生)寓逆旅主人(处),(马生)日再食”。“食”字主语为“马生”,那么“食”意为“吃”,应读作“shí”。
第四,八(下)第26课《小石潭记》,“日光下澈”中的“澈”未给出注释,难以理解。《汉语大字典》:“澈”字注3:“用同‘徹(彻),穿过、透”。所选例句即为此句,笔者认为,为便于理解此字应给出注释。
第五,九(下)第17课《公输》中,“知而不争,争而不得”中“争”字未给出注释,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出现读音错误或疑惑。此字应读作“zhèng”通“诤”,意为“进谏、直言劝告”。《玉篇·受部》:“争,谏也”。《说文通训定声·鼎部》:“争,假借为‘诤”。
第六,九(下)第23课《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文注说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句,先说“甚矣”有强调意味。此句将程度副词“甚”放在句首表示强调,毋庸置疑。现代汉语中仍有此用法。但此句“甚”修饰“不惠”,表示聪明的程度,所以此句应是“汝甚不惠”的倒装,而不应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汝之不惠,甚矣”本就不是正常语序。更有甚者,有些资料将此句说成是“主谓倒装”就更不准确了。
以上观点仅属个人拙见,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徐中舒.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程森 徐州市丰县初级中学 2217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