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2014-09-21雷爱玲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想象课文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的标志,它是对一切事物进行再造性、新颖性、独特性的思考和处理,以形成某种新形式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等六个主要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基于以上六个主要特征,从以下五个方向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育与培养。

一、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动力

学生对某客观事物的认知、求知、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是从兴趣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动机是求知的内驱力,是保持旺盛精力的前提,能够使教学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使学生自发地去学习。因此,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化,不要简单地制定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行探索。教学方法的制定应以引导为基础,注重认知论和方法论,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比如常用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有“表演法”、“故事法”、“赛读法”、“擂台法”、“成语接龙法”等等。其次,老师应从教学语言上有所创新,用优美的语言黏住学生。语言是最具魅力的艺术,教师语言是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敲门砖。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动作轻松、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都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再次,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过程是情感发展的过程,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需真情投入,用教学情感打动学生,真正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常用的情感兴趣法有:“以知育情”、“以情动情”、“以境生情”等。最后,了解学生的基本诉求,巧妙设置合适的问题抓住学生。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要扣人心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紧紧抓住学生。问题的设置不易过于简单,答案不能过于标准统一,问题要具有发散性、探究性。

二、想象是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翅膀

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是人创造活动的手段,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基于语文教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离不开想象力,需要想象推动学生主体的再造。无论是语文学科的阅读还是作文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开启创造之门的钥匙。想象能帮助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重塑思维。因此,加强想象力培养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首先,无论是兴趣还是想象都是好奇心激发的,好奇心是主动探索的心理基础,是发展想象的推动力,又是兴趣的先导。好奇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其对未知的好奇天性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要充分激发、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培养成想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的优秀学生。其次,想象并非凭空的,需要站在知识基础的平台上,从直观引发想象。老师在教学中应将教学直观化,给学生展现生动的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表象,使想象有较高的起点。

三、情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润滑剂

语文教学是情感认知的过程,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在师生关系中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教师需认识到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熟练掌握情感教学方法,用情感来触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一方面表现为尊重,另一方面表现为信任,让学生在教学情感中获得力量,增强信心,大胆表达,大胆创新。

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倾注深厚的情感,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到教学中,并传达给学生,使教学放射出艺术的光彩。语文教学的创新意识离不开正确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情感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课文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情感要素,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潜势,在心灵的激荡和碰撞中受到感染。正如于漪老师所讲:“情是文章内在固有的,深有感悟才能感染学生”。再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教学语言的情感性,要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成为课文与学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通过情感性的教学语言引发学生思维的延伸,产生丰富的想象。

四、培养学生“美感”激发创造性思维

美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语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独到的作用,审美中将学生带入想象的世界,活跃并丰富想象。审美是一个重塑形象的过程,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对已知客体进行理解、思考、再造,进而获得耳目一新的审美意境。老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原作者倾注的情感,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法再现作品情景,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境界。通过教学语言和课文独具美感的语言,让学生放飞思想,展开想象,在大脑中再造美丽画面,用语言描绘自己从课文中重塑的审美体验。对课文的审美体验不局限于课文表象,应充分利用空白艺术的审美作用,运用想象来填补课文中的艺术空白。无论是我国传统书画艺术还是文学艺术,空白都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而存在,空白是作品的点睛,通常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使他们具备审美感知力,进而获得审美艺术的创造力。

五、个性化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个性是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兴趣和欲望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建立在课本知识或教师经验传递的基础上,而是由个性需求引发的探究体验而来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因材施教,创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大胆去追求由异思维带来的创新意念。

参考文献:

[1]成建萍.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刍议[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8,(7).

[2]庄元玲.图形创意教学与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梁化泉.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2).

(雷爱玲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734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性想象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快乐的想象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