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研究宋代词汇的力作

2014-09-21唐雪凝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3期
关键词:宋代

摘 要:《〈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一书研究重点突出,态度严谨,价值重大,且多有创新之处,诚为研究宋代词汇的一部力作。

关键词:《名公书判清明集》 词汇研究 宋代

许浩博士所著的《〈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一书近日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南宋中后期的一部诉讼判决书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词汇进行了细致研究。全书共分为“《名公书判清明集》的词汇概貌”“《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同义词研究”“《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数字人名研究”“《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与《汉语大词典》编纂”“《名公书判清明集》的词汇特色”等5章,另有“导言”“引论”和6个“附录”。粗览此书,感觉其研究重点突出,态度严谨,价值重大,且多有创新之处,诚为研究宋代词汇的一部力作。

一、研究重点突出

汉语词汇的专书研究,首先考虑的是研究对象问题。一般而言,专书的词汇研究,大都是对该书的词汇作出整体地描写和分析,从章节安排上看一般有单义词与多义词、单音词与多音词、同义词与反义词、同音词与同源词,此外还有基本词汇与非基本词汇、常用词汇与非常用词汇、新词语与旧词语、口语词与书面语等内容。

由于专书词汇可研究的内容很广泛,因此在有限的篇幅内如何选择好研究重点就十分重要。杨端志指出:“至少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所写专书的词汇特点,二是断代词汇史、词汇通史的需要。”[1]基于断代词汇史、词汇通史的需要,该书对《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熟语进行了全面描写,从音节数量、义项数量、使用频率、语义类别等方面为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此外考虑到《名公书判清明集》一书的词汇状况,作者重点设计了“同义词研究”“数字人名研究”“《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与《汉语大词典》编纂”和“《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特色”等章节,来突显其词汇特点。这样一来,作者的研究对象重点突出,因此就能较为深入透彻地说明《名公书判清明集》一书的词汇特色。

二、研究态度严谨

从研究态度看,该书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求真务实,科学严谨。

首先,在语料的使用上,该书没有和一般的专书词汇研究那样,对全书语料不加选择地全部纳入研究范围,而是先对要研究的语料进行整理和校对,更正其中的点校或印刷错误几十处,然后剔除掉不需或不能分析的部分,才形成最终的研究语料。[2]经过整理之后的语料,是同质的,能够较好地反映当时的语言面貌。由于研究态度严谨,方法科学,工作语料扎实可靠,因而其结论也就更加可信。

其次,该书运用了穷尽式定量统计的方法,针对工作语料进行逐字逐句地通读分析梳理,将每一句话分解成一个个的词语,利用《汉语大词典》查询确定该词语的意义、义项和书证情况。对于分解出的每个词语,作者都做了一个纸质卡片,详细记录该词语在《汉语大词典》中的意义、义项、书证以及内部构造、词义聚合等情况。此外,作者还为每一个纸质卡片对应建立一个电子卡片,收录了该词语在工作语料中的全部例句。据统计,纸质卡片共计12500余张,电子卡片共计200余万字。[3]基于以上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该书提供的各类详细的研究数据,便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此外,对于一般的词汇专书研究通常所作的“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常用词汇”和“非常用词汇”、“古语词”和“新词”、“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等的区分,作者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例如,该书认为,“古语词”和“新词”的区分,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比较容易操作,但对于《名公书判清明集》这类专类题材的古代典籍来讲,做好这类区分十分困难。首先,“新词”就是一个不容易确定的类别,除少数带有时代标志的词汇外,对大多数词语来讲是否是个新词,这是很难下结论的。理论上讲,只有在穷尽每一时代所有文献的全部词语的基础上进行前后对比,才能认定在某一时代里哪些词语是新词。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新词还是古语词,应该从现实语言的角度界定,而不是从文献界定(完全反映口语的除外),由于文献记录语言的滞后性,文献中所谓的“新词”,不一定就是语言中的新词。因此该书没有对“古语词”和“新词”进行区分。[4]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研究对象秉持着一种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三、研究价值重大

从研究价值看,《<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一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从理论价值方面看,该书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宋代词汇的认识。从汉语史研究现状看,汉语史的研究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一些不足。比较突出的是,相对语音和语法而言,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待继续加强;从时代来看,先秦、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时期的词汇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宋代的词汇研究较为薄弱。从宋代词汇研究现状看,主要集中在对话本、语录、诸宫调、笔记小说及宋诗词中词语进行考释方面,已有部分论文、专著和辞书等成果,但专书研究较少。这样一来,该书的研究就可为宋代汉语词汇史的建构提供部分基础数据和翔实的调查资料,弥补此类的空白。

此外,该书的研究也有助于拓展专书词汇研究的领域。既有的汉语专书词汇研究,多数是对经典文献的分析探讨,这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不应是全部。想要了解一个时代的词汇概貌,理论上讲应该调查该时代各个领域各种文献中的词汇才行,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也需要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相当多的词语出现在专门领域,它们的使用很普遍,却一般不被注意,因此,专类体裁语言的研究就很有必要。王启涛认为:“应该加强对体裁语言的研究。因为,属于同一体裁的文献,往往具有相同的语言特征,形成一个语言聚合。而传世的文献基本上都是属于不同的体裁范围的。所以,通过体裁语言的研究,可以弥补专书语言和断代语言研究的不足,克服对语言现象认识的单一、片面的弊端。”[5]由于《名公书判清明集》是南宋中后期一部诉讼判决书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对它做词汇研究属于专类体裁语言研究领域,该书的研究成果可以弥补普通专书词汇研究的不足。endprint

从应用价值方面看,该书最大的贡献是其研究成果可以为《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修订完善提供十分有益的资料和参考。《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大型的语文辞书,共收录了37万多个词条,5000多万字。它是1000多位专家学者从数千种典籍中辑录了近千万张卡片,历时十几年编纂而成。作为汉语历时词汇研究的集大成者,《汉语大词典》无疑代表着当今汉语历时词典编纂的最高水平。作为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辞书,最理想的状态应是:词条齐备,没有遗漏;义项全面,释义准确;书证恰当,体现源流。然而,限于主客观的原因,特别是在没有电子检索的条件下,面对浩瀚的古典文献,单凭学者们的卡片,是无法实现上面的理想和愿望的。《汉语大词典》面世之后,便成为词汇学者们研究的参照物,各类订正文章源源不断地发表。《<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一书通过全面比对《名公书判清明集》和《汉语大词典》的词汇,发现了《汉语大词典》在收词、义项、释义、书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竟有2580处,[6]这项成果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完善无疑意义重大。

此外,该书的研究还纠正了点校本的很多错误。中华书局点校本的问世,嘉惠学林,使得《名公书判清明集》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尽管点校者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纠正了很多错讹之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点校者未发现的,有的是存疑而未改正的,有的则是点校者整理失误造成的。该书通过认真核对《名公书判清明集》的宋版和明版,对其中的错讹之处提出了详细的校改意见,这对《名公书判清明集》的进一步整理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注释:

[1]杨端志:《〈《晏子春秋》词汇研究〉序言》,《汉语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331页。

[2][3][4][6]许浩:《〈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第17页,第22页,第141页。

[5]王启涛:《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以敦煌文书为中心》,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4-5页。

参考文献:

[1]王启涛.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以敦煌文书为中心[M].巴蜀书社,2003.

[2]许浩.《名公书判清明集》词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杨端志.《〈晏子春秋〉词汇研究》序言[A],汉语史论集[C].济南:齐鲁书社,2008.

(唐雪凝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273165)endprint

猜你喜欢

宋代
生熟无界:羁縻政策视域下的族群互融
浅谈宋代哥窑“金丝铁线”之美
宋代女子缠足的特点及其成因探析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工笔花鸟用线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宋代的义利思想的法律影响
宋代官员履历造假缘何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