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鼓励,伴随成长
2014-09-19闫慧源
闫慧源
摘 要: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是学生的成长档案,详细地记录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其中素质评价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实践技能素质四个方面入手。教师应坚持“慎表扬,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使用激励性评语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综合评价 激励性
新的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标准要求教师评语采用“描述法”,有激励性,使学生通过老师鼓励的话语找到自尊和自信。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生年龄尚小,教师的激励性评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奋进。我认为,这对学生将来的人格形成意义重大。随着每个学期师生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将会快乐地在校园中茁壮成长。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仔细读来,其实就相当于学生的成长档案,它可以详细记录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素质评价、成功的足迹、师生心里话和家长回音四个内容。其中素质评价又从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实践技能素质四个方面入手,几乎涵盖学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一、细化素质评价,让学生从点滴中找到快乐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采用等级评价方法,以“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对学生每一学期各项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实践技能素质。
1.评价内容科学全面,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和同学的优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到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达到他们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的成绩。”这段话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不同项目上表现或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当某一方面取得成绩时,必须把握时机,充分肯定,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引导,激励学生一项又一项地努力争创,直到取得更多的成功。
2.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学生乐观向上、积极参与。综合评价从教师一元化转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等都成为整个评价中的多元主体,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班主任评判的状况,特别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评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更懂得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以后生活中引以为骄傲,不断强化,成为自己稳定的良好品质。同学互评,包括文化课学习、特长爱好、行为习惯及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等方面,在学生之间产生一种良好的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促使自己进步的基点,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教师、家长、社会全面了解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学生,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放大了学生的优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3.评价形式等级化,有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等级制评定制度把学生从分数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较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找出自己的差距和努力方向,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4.评价类型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是学生而且老师和家长都可以看到学生的变化,对学生进步起到引导作用。
5.评价深度阶梯化,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一个连续的整体,随着学生智力水平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发展呈阶梯式递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形成素质综合评价标准。
同时,素质综合评价的细化,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起到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依据评价项目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有目的地培养,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踏寻成功的足迹,让学生在回忆中树立自信
在学校,小学生不会经常有太大的成绩和成就,但成功经常有。如低年级学生,一次拾金不昧,一次助人为乐,甚至是一次积极发言;对于高年级学生,一次绘画比赛获奖,一次做试验成功或者一次成绩进步等都可以为学生记录下来作为成功的足迹。用老师奖励性的语言描述和记录每一次学生的成功,对学生都是一种鼓励。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树立自信,会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
三、诉说师生心里话,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到阳光
在这一环节,学生向老师倾诉学习、生活的看法或心理需求;教师评价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并提出殷切希望。在相互交流中,师生之间既增进感情,又增进信任。对学生要“慎表扬,多鼓励,少批评”,教师要用鼓励性语言将真诚写作对学生的心里话,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秀之处,委婉点拨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温暖和对他的关心和爱。“亲其师,信其教”,相信学生会将这缕温暖的阳光化做无尽的力量,融入学习和生活中。
四、倾听家长回音,让学生从期望中找到动力
家长回音实质上是家长根据学生情况对学校的反馈意见,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一种途径,将为教师改进工作指引方向。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懂得父母对自己的期盼,从而有更大的学习动力。
在我看来,除了上述优点外,素质综合评价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我认为:一是评价的主观性强一些。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加入更多个人情感因素,也许对学生起到的是积极作用,也可能事与愿违;二是学校对综合评价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其中,发挥不了更好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三是学生和家长对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评价后的反思活动不到位,对学习没有推动效果。而家长往往忽略家长回音的重要性,对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和现状不甚了解,草草了事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判断。四是年度评价次数偏少。如果将评价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目的,使鼓励性评价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则再好不过。
小小的素质综合评价手册承载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希望,一路走来,大家在努力,学生在成长。
参考文献:
[1]翟丽霞.综合评价伴学生健康成长.
[2]康玉芬.关于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思考.
[3]浅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200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