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本课程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2014-09-19刘凯寒梅刘艳
刘凯+寒梅+刘艳
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应该在继承中求创新、传承中求发展。因此,我校选定了《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的研发重点,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文明的自觉性。我们发现:现有国家课程的教材内容中存在许多“非遗”的元素,它们散落在各类学科知识体系中,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其形成特色校本课程。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魅力、特点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学科内容深化”为特色,进行课程内容的编写
在最初的《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设计讨论中,我们将教材定位为“对国家课程内容的整合、深化与丰富”。我们不是独立编写一个“非遗”内容的教材,而是将各个学科中涉及的“非遗”内容进行提炼,将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年级进行内容分类,从而梳理出教材内容。
首先,我们在音乐学科中进行“非遗”教育内容的筛选,音乐学科中的许多教学元素都是“非遗”内容,如蒙古长调、孔雀舞,等等。其他学科也涉及不少非遗内容,如语文学科涉及的青林寺谜语、董永传说、江格尔等内容;数学学科的剪纸(图形变化)、纸扇技术(圆)、绍兴黄酒酿酒技艺(比例)等内容;音乐课的江南丝竹、昆曲、孔雀舞等;美术课的苗族蜡染、白族扎染……我们依据国家课程,共选取了30个内容。
30个内容在选择上是结合各个学科的教材而选定的,在国家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非遗”的教育、渗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对“非遗”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校把相关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最终编写成了校本教材《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一)》,这套教材在3—6年级的正常课堂教学中使用,并没有增加课时,而是由教师结合原本的教学内容,增加相关知识的介绍,把“非遗”教育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延伸。
我们梳理出的相关的“非遗”课程内容如下:
数学:万安罗盘、制扇技艺、京剧脸谱、剪纸。
语文:济公传说、董永传说、青林寺谜语、江格尔、走马镇民间故事、格萨尔、孟姜女传说、刘三姐歌谣。
美术:秧歌、苗族蜡染、皮影戏、白族扎染。
科学:宣纸制作、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音乐:江南丝竹、昆曲、蒙古长调、京剧。
劳动:苏绣、宜兴紫砂陶制技艺。
体育:蹴鞠、太极拳。
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深化课程实施
在课堂中,我们充分挖掘“非遗”自身的魅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按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我们把“非遗”内容分为“阅读与思考”“探究与体验”“实践园地”“资料袋”等栏目。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设计,给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更大的空间;开放式的小课题研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独到见解。
例如:数学学科四年级下册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关于“万安罗盘”这一“非遗”内容。在“阅读与思考”环节,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是万安罗盘”“万安罗盘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等资料,并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万安罗盘的规律,并引发进一步思考。在“探究与体验”环节中,学生通过上网、阅读、探访的手段,查找罗盘每个小格的作用,以及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在“实践园地”中,学生在课余时间亲自使用罗盘辨别方向、确定位置,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资料袋中则更加详细地介绍了万安罗盘的历史演化,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地位,等等。
以“立体化发展”为目标,继续研发“非遗”校本课程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了新的学习增长点。例如,《剪纸》一课在学习图形变化的同时,可以结合美术课进行图样设计,结合劳动课进行剪纸的制作,结合语文课学习剪纸的习俗……通过多学科系列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未来,我们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设计为一门综合课程,促进各学科间的融合,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现在,我校的“非遗”课程还只是停留在课堂的知识传授与学生课下的自学活动两个领域。今后,我们将多维度地拓宽“非遗”校本课程领域,使之与学校的社团活动相结合,与地域的教育资源相结合,与家长资源相结合,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活动形式更加多样,真正实现课程的立体化发展。
■ 编辑王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