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心理校本课程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2014-09-19张渝鸿
张渝鸿
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一种新的理论观点,其形成以赛利格曼(Seligman) 在2000年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赛利格曼指出,21世纪心理学研究应从传统的以干预和解决人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为主的病理学方向转向重视人的积极潜能和积极力量,探索人健康发展的途径,进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幸福。
我国学者对积极心理品质的涵义也做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积极心理品质是指“比较持久的、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包括高兴、兴趣、自豪和爱等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
观点二:从积极和消极的比较中分析积极心理品质的特性,认为积极是和消极相对的一个概念,积极心理品质应满足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促进工作和学习绩效的提高;二是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三是能够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利于心理保健。”
原中央教科所孟万金教授等人基于大数据量中学生调研后得出结论:首先,我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是比较乐观的,但在有些品质上尚需要加强,这为我国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向性依据;其次,年级、性别的发展提示我们进一步的分析对于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具有很大实用价值;第三,从影响因素的角度看,积极心理品质的激发和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个体潜能发掘,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配合,以及营造积极社会环境诸方面形成合力。
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作用与意义
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机体健康有助于心理健康,同时,心理健康,也有助于保持机体的健康。反之,长期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容易将导致机体产生疾病。因此,培养中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预防中学生的身心问题的出现,促使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符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性、预防性和发展性原则。
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发现,成功人士大多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信、乐观等。首先,拥有自信、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有无限的追求,更有追求成功的动力。其次,自信、乐观的人在面对生活时,不容易被困难打倒,更容易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最后,拥有自信、乐观心理品质的人更富有创造性,更有助于其潜能的发挥。而上述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在系统的心理课程、班级主题班会中进行系统地培养。
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般来说,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更能体会到幸福。研究发现,自尊、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其中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最高。高自尊者对自我持肯定态度,乐观自信,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所以体验到较高的幸福感。张雯、郑日昌教授的研究表明,高自尊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较高。我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于中学生而言,上述结论也同样成立。因此,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增加自尊、自信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幸福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作用。
校本心理课程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与探讨
作为专职心理教师,我在对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探索中发现,心理活动课程是满足全员性、系统性和常规性的最好途径之一。其实,对于班主任而言,主题班会也不失为非常有效的渠道。下面,以我校的实践为例进行分享。
1.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开始阶段,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在这一时期发生急剧发展变化,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型时期。由于这一时期情绪情感发展的极不稳定性,“青年心理学之父”霍尔喻之为“疾风怒涛”时期。如果学生在这一时期的负性情绪情感没有得到及时疏导和调控,就容易引发各种负性情绪与行为问题,常见的如:焦虑、抑郁、打架、自杀等,青春期学生犯罪的最直接原因之一也是情绪、情感发展的不成熟和不稳定性所致。所以这个时期在个体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占有特殊位置,因此,积极的心理体验更加有助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目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孟万金教授的研究提出中小学生十五项积极心理品质:合作力、幽默风趣、爱、信念、希望、友善、执着、心灵触动、谦虚、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持重、宽容、真诚、领导力、创造力。其中,初中生应重点培养的九项积极心理品质为: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和领导力。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重点探索如何通过心理活动课程培育具有这些优秀积极心理品质的学生。
在了解本校学生心理状态的前提下,我依据学生所处年级,设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积累与探索,我校形成了《初中生积极心理系列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初中生应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以团队合作、友爱的品质为主的系列课程——《初次见面》《沟通无极限》《合作与竞争》等,学生通过大量的游戏活动,深切感悟到同伴间的合作力与爱的力量;以思维、洞察力及创造力为主的系列课程——《脑力大比拼》《奇妙的视知觉》《开启智慧之门》《车轮滚滚》《点亮智慧》等,用图画为学生打开另一扇门,将现实枯燥的学习,融入到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能力的提升所带来的愉悦情绪;以爱、希望、信念、友善为主题的系列课程——《海洋家庭》《青苹果》《冰雪南国》《回首汶川》《日本大地震》《理性爱国》《祈盼——MH370》等,与实际联系紧密,心理冲击力强,深受学生欢迎;以真诚、包容、领导力为主题的系列课程——《我们是一家人》《找朋友》《海洋中的一条船》等,将拓展活动融入课程,让学生在共同的情境下,体会相互间的包容与真诚,体会临危之际领导力的重要性,等等。
积极心理品质是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感悟后形成的,而初中生的情感丰富而热烈、复杂而深刻,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虽迅速发展,但仍需要丰富的具体直观经验来支持。因此,初中的心理课程应该摒除说教和知识的传授,通过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推进和实施,课程中可以使用心理训练技术、团体辅导、角色扮演、心理剧、游戏、讲故事、小品、情景体验、辩论等多种形式。我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开设了心理课,根据发展特点尽早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并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促进个体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在陪伴学生心灵成长、消除成长过程所遇烦恼和痛苦的同时,也为学生迎接初三更加紧张的学习和压力繁重的中考做好了心理品质的准备。
2.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都会发生急剧动荡与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性、自主性逐渐提高,心理闭锁的特征也更为明显。同时,高考目标的压力下,他们的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升学压力日益增大,竞争也日趋激烈,各种社会生活的挑战接踵而至。在这一阶段,如果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影响健康成长。甚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高中阶段积极心理品质的缺失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正确认识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调试,恰当、有效地疏导或引导,对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2002年8月,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高中生应重点培养八项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谦虚、信念、希望、持重、执着、真诚、创造力、领导力。我校从三个维度、三个层面进行了立体构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三个维度指学生、教师和家长,分别进行相应的心理调整;三个层面指学生的全员性心理课程、群体性心理辅导及个体化心理咨询。三个维度和三个层面都从不同角度对于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而全员性的心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覆盖面积更大,因此更具有实效性。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所以高中心理活动的设计,应该更加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课程参与的主体。
首先,在课程调研、课程需求及课程设计中,充分调动和发挥高中生的主官能动性,利用问卷、了解相关心理理论、心理绘画、心理剧以及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等形式,让他们更加关注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更加关心自己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发展。例如:《环境适应性问卷》《职业倾向测试》等测评手段,以及反映现实困扰的心理绘画《问题出在哪》,表达高中生人际关系及情感处理的心理剧《老师的电话》,角色扮演《十年后的同学聚会》等,通过深刻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对自己的了解更加深入,学习做自己内心的主人,进而成就最好的自己。
其次,可以通过读书沙龙和心理讨论的课堂教学形式,让高中生在同辈辅导中提升自身的心理品质,学会谦虚、持重和真诚待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品质。高中生的朋辈关系作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是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因而,在高中心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充分考虑到群体的关系和互动,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课程中有效使用团体辅导技术,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探宝之旅》《书包里的玫瑰》《数字快递》《人体传送》等大型团体活动课程,都以有效、有趣、有益等特点,深受高中生的欢迎。
第三,高中心理课程的设计应该注重解决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要有一定预见性和超前性。高中生的主体压力是高考,而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就成为高考压力的风向标。因此要缓解考前压力,应该以提升学习能力为技术核心。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辨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就必不可少了。
高中生观察力的发展具有新的特点:目的性更强、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由于洞察力是以观察力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知识和判断,所以应该重视培养高中生的思维与洞察力,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实战演习》《观察与思考》《创造性学习》《赢考心理训练》等课程,实用性很强,对于高中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效缓解和推迟了学生可能发生的焦虑情绪的出现,学生能够创造性地、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与思考
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活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开发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其目标是培养积极向上和幸福有成的人。学生作为社会全体中的一员,其心理品质不仅仅在课堂上形成,也有受制于在家庭、社会和班级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如何能够使得学生在心理课堂上体验的情感和形成的感悟,能够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得到固化,则成为我们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与培养,还需要更多有效的理论与心理专业技术的支撑,需要不断深入的教科研的推动,更需要各级领导的关注与具体的支持,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心理课程开发的本身也是一个螺旋上升和不断调整提高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检验和学生的反馈印证。因此,我们还将继续不断求索,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力争让心理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要培养园地。
参考资料: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真实的幸福》(美)塞利格曼著,洪兰译,万卷出版公司.
3.官群,孟万金:JohnKeller.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中国特殊教育,2009,(4):70-76.
4.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5.张倩,郑勇:《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心理学探索》,2003年第3期.
6.陈红,宋颖惠,顾凡:《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12期.
7.赵文进:《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与咨询》,《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第4期.
■ 编辑江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