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社会大课堂关键在学校
2014-09-19新灵
新灵
转眼已是2014年,又一个三年过去了。如果说,2008年社会大课堂的启动为学生走出去提供了资源平台,用了三年时间,初步解决了社会大课堂有什么、学生去哪儿的问题;那么,2011年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则为学生走出去提供了经费支持,基本解决了学生怎么去、去做什么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大课堂的资源联盟、学生教育计划书都在深化资源利用、课程开发。
在社会大课堂应用中,不同学校的差距也体现得非常明显。同样的经费补贴政策,同样的资源平台,同样的教育发展环境,有些学校已经借助社会大课堂开发了有主题、成系列的“博览课”“博识课”“游学课”“研学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并将其纳入了课表,有机融入在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中,从学生进校到毕业都有统筹的考虑和系统的设计;有些学校却还停留在把社会大课堂活动当作组织学生到资源单位去看一看、走一走的“春秋游”,甚至有学校把“每学年至少组织学生两次”的要求当作一种负担,有学校认为钱不够使,有学校认为挤占教学时间,有学校担心安全,等等。
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反映的不仅仅是学校对社会大课堂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有差异,更为主要的是体现了学校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上的差异,以及教师在课程实施和开发上的差异。如果学校看到了社会大课堂的价值,看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看到了走班制、选学课、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等的发展趋势,就会去想办法让有限的经费、一定的课时、不同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难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实现,必须有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宽广的平台、更加丰富的资源、更加灵活的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支撑,适应学生个性化、差异性的需求。社会大课堂恰恰是适应教育的时代发展需求而生。社会大课堂的应用不应仅仅停留在把课堂搬进资源单位去,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的眼珠子转起来”,必须把社会大课堂的应用与深化首都教育综合改革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学校有空间,而且大有可为。
一是学科课程的拓展延伸。一方面,一些相对枯燥的课程因为走进了社会大课堂变得生动易于理解,教师有更多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吸引学生。比如,去科技馆感受光和声音,去动物园和植物园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延伸拓展,别样的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和感性的学习体验,同时,触发更多的学习思考。
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支撑应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体验、探究和实践,而社会大课堂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提供了便利。
三是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校本课程是最能够体现学校课程特色乃至办学特色的内容,但也对学校和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的校本课程“童眼看朝阳”,借孩子之眼发现朝阳之美,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首师大附中则在思考如何让有形的校门不再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障碍,开放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了“博识课”,解决现有学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学有专长、全面发展。
四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不断丰富。社会大课堂的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类型上都非常丰富,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需求,既有参观感受的,也有体验探究的,还有参与实践的。特别是到了寒暑假,资源单位都会针对中小学生特别推出假期特色活动,学校应该引导家长让学生的寒暑假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把快乐的假期真正还给学生。
当然,除了要找到社会大课堂应用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外,学校还需要处理好资源利用和课程开发中的一些关系,比如,点和面的关系——既要有一定的资源覆盖面,又要找到自身的侧重点;近和远的关系——既要就近利用周边资源,也要让学生走得更远些以开阔视野;大和小的关系——有些资源单位场地有限,但又具有代表性,需要学校在实践中去把握,最根本的是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发展需求。
■ 编辑江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