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40例临床观察
2014-09-19
江西省安远县人民医院,江西 安远 342100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40例临床观察
魏全金赖彩红
江西省安远县人民医院,江西 安远 342100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消化道出血;奥美拉唑;止血效果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若不及时治疗或诊治不清,就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巨大威胁。其中以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主要见于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性溃疡、吻合口溃疡、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1]。笔者为探讨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分别给予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9.5±2.5)岁,平均病程(48.3±3.1)h;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9岁,平均年龄(38.7±2.2)岁,平均病程(48.2±3.0)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3107)治疗,静脉推注80mg奥美拉唑后,每小时8mg静脉滴注,维持3d;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海南葫芦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9182)治疗,静脉滴注20mg法莫替丁,1次/6h,维持3d。
1.3 疗效判定[2]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且明显好转,其中:①经过胃镜检查,显示出血已止,溃疡面无新出血现象;②胃管引流液清亮;③无黑便、呕血或粪便潜血试验阴性,血红蛋白无进行性下降,这三项中出现其一,则证明止血治疗有效,反之则无效。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皮疹1例,恶心2例,肝功能异常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科急症,常因急性胃粘膜病变或消化性溃疡引起,临床表现主要有黑便、呕血、头晕、心率加快、面色苍白以及血压下降等。患者消化道出血时,因胃酸分泌因素,阻碍患者自身止血功能发挥作用。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该药物作用于患者胃粘膜壁细胞,对胃壁细胞的H+-K+-ATP酶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也有效阻断了胃酸浓度增高对胃黏膜的破坏,增加胃粘膜血流灌注,改善胃粘膜血管痉挛与血液循环,促进上皮细胞发挥代谢功能,因此迅速提高患者胃内pH值,对治疗消化道出血疾病有重要价值[3]。
法莫替丁是一种有效抑制胃酸与胃蛋白酶的药物,其抑制效果与奥美拉唑相比相对较差,不能有效抑制患者餐后五肽胃泌素刺激的酸分泌,因此难以控制胃内pH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可见,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庞德兵.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07):129-130.
[2]武丽娟.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0,24(02):107-109.
[3]陈红丽.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08):57-58.
综上所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期间开展血小板计数与NT-pro-BNP水平检测,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预后效果有确切的评估价值,临床开展应用可减少对医疗资源的消耗,减少死亡率、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石柏青.BNP测定在感染性休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606-4608.
[2]陆舒,王林华,赵宏胜.BNP在判断感染性休克相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2010,9(6):498-499.
[3]张伟睦,徐永乐,周付,等.纳美芬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5):160-161.
[4]高艳霞,李莉,李毅,等.血小板参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1):28-32.
[5]李朝宏.乌司他丁在感染性休克中的综合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9(2):52-53.
(收稿日期:2014.09.05)
R573.2
A
1007-8517(2014)23-0073-01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