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心理学在 “以学生为本”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

2014-09-19刘巍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9期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

刘巍

摘要:本文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在“以学生为本”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中应该遵循的规律,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 ;多媒体课件;学生为本;注意;记忆

《孙子兵法》有云:“两国交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运用到多媒体课件教学之中,亦是同样的道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从学习者的心理出发,遵循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使其乐于倾听,乐于接受,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个成功的课件,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达到教学目的 ,甚至能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多感官的刺激,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犹新。任何优秀的课件设计作品都是建立在成功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之上的。那么,如何正确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并设计制作出效果理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呢?下面将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课件设计的规律。

一、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作为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Donald Arthur Norman在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一书中说:“设计心理学是研究人和物相互作用方式的心理学。”中国最早出版设计心理学教材的教师李彬彬对设计心理学作如下定义:“研究在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由此可见,设计心理学研究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者及受众的心理现象和情感因素的联系。

二、设计心理学在 “以学生为本”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用的作用与意义

“以学生为本”是指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双重需求,强调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最终达到为学生所使用的目的。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因此,在这两方面要充分考虑课件的人性化设计。比如要考虑到学生的感知特性、反应特性,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学生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人文环境等,目的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另外,“以学生为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包括特定学生群体,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不同生理特征等等,这就要求教师以恰当的设计手法满足他们的要求。

设计心理学正是致力于解决设计过程中一系列“人”的问题。“以学生为本”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就决定了研究学生心理活动是设计之初必做的课题。

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诸多因素要求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以学生为本”的课件设计亦是如此。设计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对“以学生为本”的课件设计具有指导和约束的意义。设计心理学作为人性化设计的理论依据,很好地解决了设计过程中一系列关键问题,比如“以学生为本”的目的、如何进行“以学生为本”的设计、怎样的设计才称得上是“以学生为本”的设计等。可以说,离开设计心理学的支撑,所谓的“以学生为本”就会成为一纸空谈。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广泛普及,人们不仅要求从信息技术中获得知识,还需要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这就需要设计心理学的支持。

三、设计心理学在 “以学生为本”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

1.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学习者的注意心理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二是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注意的产生、作用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因此,要取得好的多媒体教学效果,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课件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或技巧:

(1)合理放置多媒体教学投影屏幕的位置,尽量扩大投影面积。视觉的舒适感和一目了然的投影效果会给学生以最直观的视觉刺激。为引起学生的注意,投影应放置在教室正墙黑板旁边或覆盖在伸缩式的黑板上。屏幕尺寸的选择可以依据下面的公式:屏幕高度不小于从屏幕到最后一排座位的距离的1/6,这样每一排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投影画面的内容;屏幕到第一排座位的距离应至少大于屏幕的高度2倍;屏幕底部应离教室所在地面最少要有120厘米。

(2)在课件设计中多运用对比的手法。如运用主题与留白对比,以较大的空白来突出课件的主题;也可以运用心理学的异质性规律刺激学生, 如进行色彩对比,深蓝色的背景用黄色的主题文字;如光线强弱对比,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周围做高光效果;还可以进行语调变化,语速快慢对比、字体粗细对比、画面动静对比等,这些都能增强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关注度。

(3)了解学生群体的社会、文化、家庭背景,把课件设计和他们的经验结合起来,设计出他们感兴趣的教学课件,这也容易引发他们的情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在制作“普通话”教学课件中,可以在制作前期到街头巷尾了解当地市民的方言,并录音制成音频文件,插入到课件中,与标准普通话进行对比教学。

(4)增加重点教学内容的课件播放频率。对于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计好课件的出现次数,无论是预习、初学,还是阶段性复习、总复习,如果每次出现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那么就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记忆效果。

(5)突出多媒体课件的色泽,增强课件的艺术感染力。颜色的合理运用与搭配能够诱发人的情感,使人有美的享受,这无疑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记忆心理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辞海》)。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一种直接介绍,它不但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看了、听了之后,如果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记忆印痕,还能够完成由瞬时记忆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时记忆的转化,那么才可以说多媒体课件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

在心理学中,记忆的关键在于把抽象无序的内容转变成形象有序的过程。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可以重点抓住以下三个要素:

(1)动态: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一般情况下,动态的事物要比静态的事物更吸引人的目光和关注。

(2)夸张: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之前,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记住,联想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联想的时候应该尽量将事物的本质无限夸大或无尽缩小,以形成与事物本身非常明显的区别,这样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

印象。

(3)奇异:在课件的制作中,尽量使联想的奇特景象违背逻辑,超脱现实,这样容易给右脑以强烈的刺激,使记忆深刻。

比如要记忆中国古代唐朝之后“五代十国”中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应该如何按照设计心理学的规律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呢?

首先将“后”字去掉,变成“梁唐晋汉周”,再用谐音法把“唐、晋、周”转换成“糖(唐)、金(晋)、粥(周)”。

其次,课件中可以制作如下的画面:一个古代的房间,顶部有一根横梁(闪烁,出现“梁”字);横梁上挂着很多糖果(闪烁,出现“唐”字);糖果掉落地面变成了一堆黄金(闪烁,出现“晋”字);一个大汉走了进来(闪烁,出现“汉”字);捡起一块黄金,来到一个饭馆,买了三碗粥(闪烁,出现“周”字)喝。

(动画课件见http://weike.enetedu.com/play.asp?vodid=168767&e=3)

3.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心理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是一种是非自然、养成的需要,它属于为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产生的高级需要,多媒体课件应该满足学生的这种高级学习需要。比如,因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设计阶梯层次的多模块内容;因个人感知通道敏感度的不同,设计多种信息素材;因学习效率的差异,设计习题和扩展知识;因年龄阶段的不同,设计应注重画面布局和色彩搭配;因学生的需要是可以引导和调节的,设计应具备诱导性;因学生理解能力不同,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设计应具有时代性等。

4.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动机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认知内驱力,表现为发自内心的主动学习;二是自我提高内驱力,表现为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而学习;三是附属内驱力,表现为为了他人夸赞而学习。第一类是由人的兴趣爱好引起的内部动机;后两类是由人的高级需要引起的外在学习动机。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研究的就是这类外部学习动机。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行为的产生符合“刺激-反应-提示-强化-再反应”的模式。这一模式表明,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由刺激物、提示物、反应、强化物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在刺激物、提示物、强化物上下功夫。它给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课件设计须重视初始刺激。外部刺激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回忆。强化刺激的手段包括新颖的课题、别致的界面、独特的布局、动听的音效、精美的动画、高清的视频等。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第一眼看到课件时,就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2)多媒体课件设计须重视提示。包括课件的章节段符号、链接、指示标志、页面说明、使用说明、制作信息等内容,方便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的结构,提高学习

效率。

(3)多媒体课件设计须注重强化。习题作业部分的设计,可以使用强调性图象、动画、声音和视频,甚至可以加入多媒体游戏,来凸显答案的正误,以加深记忆印象。

四、结语

课件为学生而设计,是贯穿“以学生为本”设计的核心理念。而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全面的研究人的心理的理论体系,为多媒体课件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使“以学生为本”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相信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的快速发展与完善,设计心理学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和深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李彬彬. 设计心理学(第2版)[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陈琦, 刘儒德. 教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刘美凤.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段新昱. 多媒体基础与课件创作(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皮连生. 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张剑平.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8]王艳, 汪萍燕. 浅谈艺术设计教学中心理学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 2007, 9.

栏目编辑 / 黄才玲.终校 / 王抒文

猜你喜欢

设计心理学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
基于本土化设计的逆本土化设计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