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通向美好生活的桥梁

2014-09-19陈晨刘凌张艳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9期
关键词:提高方法积极心理学品味

陈晨+刘凌+张艳

摘要:品味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视角,是指人们引起、欣赏和增强积极体验的能力以及以这种能力为基础的加工过程。它能够增强或延长个体积极体验。本文将从品味的结构、品味的研究方法、品味的相关研究和品味的提高方法等方面对品味进行论述。

关键词:品味;积极心理学;提高方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与消极心理学中的“应对”概念进行类比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品味”这一积极心理学术语。布莱恩特(Bryant)和威洛夫(Veroff)(2007)在其专著《品味:一种新的积极体验模型》(Savoring: A new model of positive experience)中将品味定义为人们引起、欣赏和增强积极体验的能力以及以这种能力为基础的加工过程[1]。品味能够延长我们的积极体验(例如约会时的甜蜜、成功时的喜悦等),让我们更长久地沉浸在积极体验中,因此品味是通向美好生活的桥梁。本文从品味的结构、研究方法、品味的相关研究和提高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对过去二三十年有关品味的研究作出总结和概括,指出目前品味研究的问题,并预测品味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品味的结构

布莱恩特、查德维克(Chadwick)和克鲁维(Kluwe)(2011)对以往有关品味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提出了理解品味所必需的四个概念,即品味体验、品味过程、品味策略、品味信念[2]。由于这四个概念呈现递进的关系,且完整地表现了品味的一系列阶段,因此我们可以说,这四个概念充分体现了品味的结构。

第一,品味体验是一个广义水平的概念,包括人们全心地去关注欣赏一个积极刺激过程中的感觉、知觉、想法、行为以及情感。布莱恩特和威洛夫(2007)根据品味体验注意焦点的不同,将品味体验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外部世界作为焦点的品味(world-focused savoring),积极情感主要来源于外界的人或物[1],在这种品味体验中,积极体验多来源于对外部刺激无意识的、不可控的积极情感反应;第二类是以自我作为焦点的品味(self-focusedsavoring), 积极情感主要来源于自己的感知。也有研究者将品味体验根据经验的来源划分为来自认知反应(cognitivereflection)的品味和来自经验吸收(experiential absorption)的品味,即分别来自主观内省和感知觉的体验[3]。

第二,品味过程是一个中间水平的概念,是人们参与品味的一系列操作,即随时间而持续呈现的一系列心理或身体上的,以及将积极刺激转化为积极情绪的操作。不同的品味过程调节着不同的积极情绪状态 [1]。

第三,品味策略是一个狭义水平的概念,是品味过程的操作成分,即用一种特别具体的想法或行为去增强或者抑制积极情绪的强度,以及延长或缩短积极情绪体验的过程。布莱恩特和威洛夫(2007)指出,个体可以通过多样的方式品味当下,包括行为的、人际间的和认知的策略,即与别人分享、记忆建构、自我激励、敏锐感知、对比、沉浸、行为表达、意识当下、细数幸福、避免无聊想法等十种品味策略[1]。例如,通过大笑或微笑来表达自己的积极情感,从而向别人展示你的开心以及提醒自己愉快时刻的短暂,要好好享受它。由于品味策略的不同,因此在积极结果上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例如,意识当下和进行积极的回想与积极影响高度有关,而与别人分享积极事件则与生活满意度高度有关 [4]。

第四,品味信念是反映人们享受积极经验这一能力的认知,它与人们在最先获得成功结果的能力不同,包括暂时性的享受[5]。布莱恩特(2003)编制了一个自我报告形式的品味信念量表,该量表是为评估品味当下、通过追忆品味、通过预期未来品味等过程中的品味信念。

二、品味的研究方法

(一)质性研究方法

在品味的实际测量中,会用到访谈法和观察评定法。例如让被试回答诸如“你是否愿意在这段体验中停留?你是否希望再一次发生这样的体验?你是否愿意将这段体验与他人分享?你是否愿意回忆这样的体验”等问题,以及通过观察法评估被试在这段体验中的愉悦程度, 对在经验中把握当下、关于经验的期望或反思、与别人分享、无言地表现出积极情感等四个要素进行单独计分, 最后的汇总分数作为一段体验品味程度的测量分数[6]。

(二)量化研究方法

1.问卷法

品味初期的测量手段主要以访谈法为主, 在大量访谈和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者们编制了相应的量表,从而实现了对品味的量化。如今品味的量表测量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品味积极情感量表(Savoring Positive Emotion Scale)。该量表包括由6种能够引起满足、快乐、敬畏、激动、自豪和感激的详细情境,每种情境有8个选项,被试选出自己在特定情况下的表现。

(2)品味信念量表(Savoring Beliefs Inventory,SBI),品味信念是指人们对自己享受体验能力的评估,因此,品味信念的测量实质上就是对品味能力的主观测量,即利用自我报告的形式来测量品味的能力。品味信念量表(SBI)是布莱恩特在2003年编制的,包含24个题目、3个分量表,分别测量个体通过“回想”“品味当下”以及“期待”等三种方式来品味积极事件能力的信念。

(3)品味方式量表(The Way of Savoring Checklist,WOSC),是一个评估个体使用品味策略状况的多维测量工具,它包含60个题目,10个维度,分别测量人们使用10种品味策略的情况。

2.实验法

奎德巴切(Quoidbach)等人在品味与金钱、“资源不足”等的相关研究中,通过实验法,设计不同的实验情境,将品尝巧克力的持续时间作为品味行为的测量指标[7],从而在品味能力的测量上实现了突破。

三、品味的相关研究

(一)品味能力受“资源不足”和金钱的影响

库尔兹(Kurtz)(2008)在实验中将两组即将毕业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告知他们不同的离校时间,结果发现,告知离校时间即将到来的那组,表现出更多的享受,也就说其具有更高的品味能力[8]。同样,奎德巴切等(2013)指出,暂时放弃一些喜欢的东西,可能会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9]。他们把55名大学本科生随机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为期两周的实验。在干预周,随机地让实验组不吃巧克力或者尽他们所能吃巧克力,而控制组不给予任何指示。在第二周的时候,再给被试巧克力吃,暂时放弃吃巧克力的一组,在吃巧克力的过程中比其他组表现出更多的品味。丹尼尔(Daniel)和保罗(Paul)(2013)研究品味当下与每天的积极事件数量的纵向相互作用,提出当个体在经历少数的积极事件时,其品味将会提高 [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存在享乐适应。因此可以总结为在某种程度上,贫乏促进品味,富足可能会破坏幸福。奎德巴切等人(2010)也曾指出,金钱会削弱人们品味积极情感和经验的能力,即资金启动会减少一个人花在品味一块美味的巧克力上的时间[11]。

(二)品味与工作表现的关系

林家五(Chia-Wu Lin)等(2011)提出了品味与正向情感、感知工作表现的关系[12]。他们以台湾地区六大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作为被试,运用品味信念量表[5]来测量被试的品味,运用由沃森(Watson)等编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量表(PANAS)来测量被试的正向情感[13],以及运用博尔曼(Borman)和马德韦德(Motowidlo)的四项工作表现测量表来测量被试的工作表现[14]。结果显示,品味与被试的工作表现积极相关,以及品味与正向情感在工作表现上存在相互影响。这一结果显示,品味对于工作表现有一定的影响,也证明了品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品味与情绪调节的关系

品味是一种积极情绪调节的策略。卡尔(Carl)等(2013)曾以165名非临床的本科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分别以焦虑和抑郁症状及品味信念作为基线来测查被试在积极情绪调节上的反应[15]。结果显示,高焦虑和高抑郁与低积极情绪反应及降低的积极情绪有关;高品味信念与高积极情绪反应和提高的积极情绪有关。还有研究表明,品味当下这一成分在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上存在不同影响,即品味当下不仅仅提高积极情绪,也可以降低消极情绪 [10]。

(四)品味与幸福感的关系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两个概念,幸福感和品味都很重要,都与个人的生活和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有着重大的关联,品味与幸福感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布莱恩特(1989)在生活感知控制的四因素模型中提出被试品味信念的获得与生活幸福快乐程度高度相关 [5]。布莱恩特和威洛夫(2007)在研究中将被试分为“积极关注”组和“消极关注”组[1]。“积极关注”组要求被试更多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令自己愉悦的事(如美妙的歌声等), 并认真思考它们为什么会让自己愉悦。“消极关注”组要求被试更多地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令自己不快的事(比如雾霾等),并认真思考它们为什么会让自己不快。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中施以“积极关注”组的被试的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消极关注”和“正常关注”的两

个组。

四、提高品味的方法

品味是一种能力,能力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具有可塑性的。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提高个体的品味。

(一)体验练习法

品味的体验练习法分为“感官体验练习”和“非感官体验练习”。

1.感官体验练习。如马萨诸塞州医学院大学卡巴今著名的“葡萄干品味练习”,让被试集中注意力感受葡萄干的味道。这种技术称为感知敏锐化,即集中精力去感受外界事物,从而增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

2.非感官体验练习。即指记忆快门,指想办法留下个体当下片刻的心理快照,放慢自己对时间的感知,用心去品味。这种方法可以培养个体全身心投入的品质,深刻感受活在当下的积极情感。例如追忆[16]或构建积极记忆(例如通过拍照)[17] 。也有研究者表示,通过帮助人们用更加生动有关联的方式去重构愉快的记忆 [18]也可以增强品味能力。

(二)冥想放松训练法

从认知的角度看,冥想放松训练是指通过冥想,使身心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建立一种特殊的机制,最终可以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19]。从行为的角度看,冥想就是包括身体放松、呼吸调节、注意聚焦三个阶段的综合过程 [20]。从心理体验的角度看,冥想可以通过自我调控练习,让个体获得宁静、明晰和专注,从整体上产生一种心理幸福

感[21]。冥想对于很多心理、生理上的综合征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冥想训练可以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即增强个体品味的能力,从而使个体在生活压力下更从容 [22]。

(三)日常生活提高法

布莱恩特和威洛夫(2007)提出了三个具体方法来提高品味的能力[1]。

1.日常假期练习(The Daily Vocation Exercise),即通过更多地品味日常生活, 从而细数点滴生活中细微的美好。例如,在紧张而繁重的工作中,时常回忆下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能够增强我们愉快的体验。

2.生活回顾练习(The Life Review Exercise),即将事件与积极想法串联起来,从而形成自己的快乐思维方式。例如,每天早晨带着微笑出门,站在拥挤的车厢里,想象自己是条充满生命力的鱼,向着梦想前进,从而少了由于拥挤带来的不快。

3.定格瞬间练习(The Camera Exercise),即集中注意去体验,将积极事件定格在某一瞬间,从而充分享受每一刻带来的快乐。例如,成功时,我们要尽自己的全力去感受成功带给我们的喜悦。

五、问题与未来展望

品味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新视角,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与探索,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第一,品味的结构研究方面,已将品味分解为四个关键的成分,但是,品味是否就只包含目前研究所涉及的四个成分、是否有其他成分、每个成分的相似之处与区别,以及每个成分的运行机制等,都是我们以后要研究和探讨的内容。

第二,品味的研究方法方面,目前主要运用问卷法。而品味的载体是人,人是多变的,是具有丰富情感的,完全用量化的方式研究品味似乎有失偏颇。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多采用一些质性研究的方法,去体会和感受被试的品味能力;还可以进行一些追踪观察,了解和探讨品味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发生发展特点等。

第三,品味的相关研究已经涉及各个方面,但品味是否能对体验中的积极情感起到中介调节作用,品味与消极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及品味与积极心理学领域其他概念的关系,仍然是需要我们去探讨的。

第四,品味的提高方法方面,目前尚没有系统的提高方法,在将来的研究中,应根据不同的人群特点、心理状况等探讨出更多提高品味的方法,使之更加系统化,并将其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JG11DB251)、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11年度青年项目(L11CSH023)、沈阳师范大学博士引进人才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本文通讯作者为刘凌。

[1]Bryant F B , Veroff.Savoring: A new model of positive experience[M].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7.

[2] Bryant F B, Chadwick E D, Kluwe K.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es that regulat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Unsolved problem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on savo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llbeing, 2011,1(1):107–126.

[3] Lambie J A, Marcel A. Consciousness and the varieties of emotion experienc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J].Psychological Review,2002,109: 219-259.

[4] Quoidbach J, Dunn E W, Petrides K V, Mikolajczak M. Money Giveth, money Taketh away: The dual effect of wealth on happines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21(6): 759–763.

[5]Bryant F B.A Four-Factor model of perceived control: Avoiding, coping, obtaining, and savor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9,57(4):773–797.

[6] Nelis D, Quoidbach, Hansenne M.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The emotion regulation profile-revised (ERP-R) [J]. Psychologica Belgica, 2011, 51(1):49–91.

[7] Bryant F B. Savoring Beliefs Inventory (SBI): A scale for measuring beliefs about savouring[J].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2003,12(2): 175–196.

[8] Jaime L K.Looking to the future to appreciate the present the benefits of perceived temporal scarcity [J].Version of Record - Dec 1,2008.

[9] Jordi Q, Dunn E W. Give it up: A StrategSocial for combating hedonic adaption[J].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00(0) 1-6, 2013.

[10] Daniel B H, Paul K .Savoring helps most when you have little: Interaction between savoring the moment and uplifts on positive affect and satisfaction with life [J].Happiness Stud 2013, 14: 1261–1271

[11] Quoidbach J, Dunn E W, Petrides K V, Mikolajczak M. Money giveth, money taketh away: The dual effect of wealth on happiness[J].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21(6):759–763.

[12] Chia-Wu Lin, Shu-Ling Chen ,Ruei-Yang Wang. Savouring and perceived job performance in positive psychology:Moderating role of positive affectivity[J].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1,14: 165–175.

[13]Watson D, Clark L A, Tellegen A.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brief measu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The PANAS scal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8, 54:1063–1070.

[14] Borman W C, Motowidlo S J. Expanding the criterion domain to include elemen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J]// Schmitt N, Borman W C. Personnel Selection in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1993:71-98.

[15] Carl J R, Christopher P F, Matthew W G, Johanna Thompson-Hollands, David H B. The effect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on daily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J]. Psychopathol Behav Assess DO, 2013,10.1007/s10862-013-9387-9.

[16] Bryant F B, Ericksen C L, DeHoek A H. Savoring[J]// Lopez S J. Encyclopedia of positive psychology, 2008, 2: 857-859.

[17] Kurtz J L, Lyubomirsky S. Happiness promotion: Usingmindful photography to increase positive emotion and appreciation[J]// Froh J J, Parks A C. Activities for teac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 guide for instructor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3:133–136.

[18] Strack F N, Schwarz E G. Happiness and reminiscing: The role of time perspective, affect, and mode of thinking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 49: 1460–1469.

[19]Cahn B R, Polich J. Meditation states and traits:EEG, ERP, and neuroimaging studie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6,132(2):180–211.

[20] 姜镇英. 冥想训练对美国中学游泳选手训练后的焦虑心境状态及心率恢复的影响[J]. 体育科学, 2000, 20(6): 66–74.

[21] Walsh R, Shapiro S L. The meeting of meditative disciplines and western psychology: A mutually enriching dialogu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6, 61(3):227–239.

[22] Jain S, Shapiro S L, Swanick S, Roesch S C, Mills P J, Bell I, Schwartz G E 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versus relaxation training: Effects on distress, positive states of mind, rumination, and distraction[J].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07,33(1): 11–21.

栏目编辑 / 王晶晶.终校 / 黄才玲

猜你喜欢

提高方法积极心理学品味
品味桂峰
学院应重视学生日常应用文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品味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