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人力资源工作中的那一双“温柔手”
2014-09-19杨希才魏锦
杨希才+魏锦
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的交集由来已久。《普通心理学》中心理学的定义是: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这个定义带领我走进了心理学的大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而人力资源工作的重心也在于“人”, 二者相通之处不言自明。人力资源工作实践也证明:心理学的“温柔手”给人力资源工作着实增色不少。
一、招聘甄选——借你一双慧眼
心理学中的人才测评工具应用在招聘中已然不是什么新鲜事,卡特尔16PF、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等心理学经典测量问卷也以各种面貌、不同形式出现在广大应聘者面前;无领导小组讨论(LGD)、行为事件访谈法(BEI)等测评方法也在校园招聘中得以广泛应用,这里不一一赘述。
我想问的是,人才测评到底是什么?先来说说非专业人士对人才测评认识的误区。
(一)人才测评=心理问卷/心理测试?
回答是否定的。人才测评不是冷冰冰的考试,不是木讷死板的问卷,更不是玄而又玄的心理测试,而是在短时间了解应聘者的方式之一。正如其他科学工具一样,血压计可以用来测量血压,体温计可以测量体温。同样,心理测评可以用来测量个人的某些心理特质,只不过人的心理因其特殊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心理测评的结果会存在合理的误差,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信度和效度。
所以人才测评结果无用论和完全相信测评结果,以测评结果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都是错误的。
一言以蔽之,在人力资源工作中,人才测评是岗位分析和胜任素质分析的依据,了解应聘者隐性特质的方式,作出人事决策的辅助工具,旨在减少识人招人中的误差,降低用人风险和企业招聘成本。
(二)案例告诉你:STAR法在面试中的应用
何谓STAR? Situation: 情境,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Task:任务,你是如何明确你的任务的;Action: 行动,针对这样的情况分析,你采用了什么行动方式;Result: 结果,结果怎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学习到了
什么。
STAR法则是一种常常被面试官使用的工具,用来收集面试者与工作相关的具体信息和能力。比起传统的面试手法来说,它可以更精确地预测面试者未来的工作表现。
闲话少叙,且看案例。
面试官:请问,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求职者:我比较有责任心,组织能力不错,善于沟通交流。
面试官:对于你的组织能力,有什么具体事件可以体现呢?
求职者:大学时我是班里的文娱委员,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活动,大家的参与度也很高;此外,我还帮助辅导员组织过一些院系级的活动。
面试官:能说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你的组织能力的事例吗?
求职者:大四上学期,我参与组织了院模拟招聘大赛,主要负责市场部职位的招聘赛场。
面试官:规模多大?多少人参与?你的具体职责是什么?(追问细节)
求职者:我们请了来自4个企业的4名市场负责人作为嘉宾,发布4个市场职位,有30个学生报名参赛,近200名观看比赛的同学。比赛前与嘉宾的沟通、赛场布置、流程设计、活动宣传,我都参与了,也是主力之一。比赛过程中,我还担任主持。这个活动在学生中反响还不错。
面试官:在整个过程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是如何解决的?(聚焦具体事件)
求职者:最大的困难是在如何控制现场。比赛中的突发状况很多。那次,有一名学生事先没有报名,但在现场却强烈要求临时加入比赛。按照规则,我们的选手都是事先报名,并已经经过一轮筛选的,这位同学不具有参赛资格。如果我们不同意,首先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有可能会造成比赛现场的混乱;其次,某种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同意,势必会对其他选手不公平,也影响了比赛的正常流程和时间安排。后来我们决定,是否允许该同学进入比赛,由现场同学和嘉宾来决定。该同学上台阐述了自己的原因后,征求了现场同意,我们将其加入选手名单,将她的简历复印后发至各嘉宾手中。在比赛环节上,将其安排在最后一个上场。因她没有之前的筛选,嘉宾们多了一道基本信息和经历的询问环节,如果该环节顺利通过,则进入下一环节,否则淘汰,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比赛附加的时间。最后,整个比赛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
面试官:这次活动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呢?(关注总结反思)
求职者:我认为工作中,做一个活动或一个项目,实施方案要细化,要对可预测的状况提前做好解决方案;第二,冲突出现时,首先是稳定秩序和情绪,决策要迅速;第三,事后多总结,这样有利于下次类似工作的顺利进行。
面试官:那么你对这次活动总结了吗?活动有哪些成功和不足的地方呢?
求职者:好的地方就是能够随机应变,对现场的控制力还不错,组织过程中比较有条理;不足的地方应该是在活动前期宣传上,对比赛规则、流程和意义方面,还有欠缺,导致现场有学生临时要参赛,而且她事先没有对比赛了解清楚,这应该是最大的不足。
面试官:好的,我大概了解了。谢谢你!
从案例中我们能看到,使用STAR法则的优势如下。
1.关注具体事件,擅用追问。这能有效避免求职者为应聘成功编造简历,因为事件的具体经过和细节是较难现场编造的。
2.通过求职者对问题的回答,除了考察特定的能力(例如上述的组织能力)之外,还能看出求职者的问题理解能力和回答问题的逻辑思维是否清晰,语言表述是否流畅通顺,是否会出现言不达意、重复啰嗦的现象,求职者是否善于总结反思等,能够比较全面地考察求职者各项能力,提升面试效率和准确性。
有人认为,这样的方法对人力资源工作者是很有用的,但会淘汰很多有能力但不善表达的人。其实不然,每个岗位都有其核心的工作能力,对于强调表达能力的岗位,自然会淘汰这样的求职者;若岗位对表达能力要求不高,那么是否留用就看求职者其他核心能力的表现了。
作为应聘者,也应以更客观的态度看待面试中的淘汰,在能力要求、性格、风格等方面不适合的职位,即便强求得来也不是长久之计,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反而不利,还不如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才能突出自身的价值。
二、员工管理——巧妙的心理战术
招聘之后,员工正式上岗,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管理员工?
(一)把握员工心理,事半功倍
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是心理学的使用者。员工管理何尝不是分析员工心理?权衡公司利益与员工需求、员工激励和惩处、团队配置都离不开心理学。好比一国之君,治理文武百官,何时安抚,何时激励,如何放权,如何考核,是一样的道理。
很多管理者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管理技术比你牛的下属?对工资无欲无求,得过且过的不缺钱的下属,该如何激励?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挖掘员工的工作需求,这里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人最看重薪资,有人更在乎工作环境。员工差异性导致管理中不能一刀切,九型人格测验、DISC性格测试、大五人格量表等,开始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所用。但这不是生搬硬套的工具,不是对号入座,给员工贴上“助人型”“完美型”等标签而已,而是在贴标签后“对症下药”。
如何让技术型人才甘愿效力呢?他们最在意的,是上级对其技术能力的认可。所以,管理技术强人型的员工,领导需要做的便是:树立人格魅力,突出自身的优势,让其信服;在工作中及时给予此类员工能力的肯定;可适当委任技术上有些挑战的工作,压力和挑战也是有效的员工激励武器。
而对于得过且过、没有经济压力的员工,领导需要明确的是:他们是否有一技之长,若有,留之;若无,再议。安排能够凸显其优势的工作,能突出其存在感和成就感,激发求知欲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此类员工基本没有经济压力,对薪资待遇和晋升没有过多要求,所以稳定性也比较高。如此,就能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物尽其用,同时还让员工的自尊得到认同,获得“存在感”。
(二)软性关怀的“杀伤力”
都说人力资源工作者是员工与老板之间的桥梁,但弄不好也可能两边不讨好,失了民心还被老板认为不中用。几乎没有一个企业是全民一致赞颂的,员工抱怨难以避免。抱怨一般可以归为以下几类:薪酬福利、工作制度和人际关系。
拿员工福利的发放来说,撇开补助、过节费等硬性的福利,我们来看看软性关怀的“杀伤力”。
1.蚊子腿也能办大事
2013年已经过去,“年终奖”这个词也火热了一把。各种土豪年终奖满天飞的同时,多数企业的年终奖仍是囊中羞涩。如何平息员工的年终奖怒火,不至于跳槽频发?
举个真实的例子。
某小型民企,年终将近,但是效益不佳,原承诺给员工的年终奖遥遥无期,新员工欣欣虽然心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而且自己来公司不久,资历尚浅,所以只能劝慰自己“积累职业经验”为重。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欣欣的直接领导找她谈话,聊了聊她半年的工作表现,总体还是肯定了欣欣的能力,这让她的心里多了份欣慰。谈话结束时,领导意外地给欣欣包了一个红包,说:“这是我个人对你的奖励。公司有公司的难处,但是我对你的工作还是满意的。”这个意外的年终奖让欣欣受宠若惊,同时十分感动,之前的失落也一扫而光。感谢之余,心里也暗下决心,来年一定会更加努力工作!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出,“意外小财”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员工激励效果!
2.“模糊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上下班打卡”对白领一族来说,再普通不过。在严苛的打卡机面前,颇具人文关怀的“弹性上班”和“弹性休假”是很多白领追求的福利之一。
在国内的一些企业中,都有些不成文的规定:上班不允许迟到,但是正常下班时间后的加班也是无偿的。旺季到来时,业务量激增,加班是常事,但是加班后第二天还必须正常时间上班有时就会让员工抱怨不已。严格上班,为什么就不同时严格下班?当认为受到不平等待遇时,员工必会锱铢必较。这其实只是人际交往心理学中最基本的“平等原则”,殊不知这些小小的抱怨有时就会引发员工不必要的流失。
缺乏情感关怀的雇佣关系就好比一张没有感情的劳动合同,在中国国情的大背景下,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不应该是简单没有人情味儿的一纸雇佣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是互利共赢的。
三、小结
最近网上铺天盖地炒得热火朝天的词语——“互联网思维”,简言之可以说是“用户思维”。应用在人力资源的工作中,即是“员工思维”与“老板思维”的结合。人力资源工作者必备能力之一就是平衡员工需求与老板的需求,从心理学视角来说,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需求在起作用。无论人力资源转型要转向何方,与人沟通都是其核心任务,心理学无疑是必备利器之一,这一双“温柔手”让人力资源工作充满了别样色彩。心理学在人力资源领域还会有怎样的发展?我们心怀期许。
栏目编辑 / 丁 尧.终校 /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