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艺形神间
——侯路先生与他的速写艺术

2014-09-19陶立钧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02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
关键词:速写背景绘画

陶立钧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2)

游艺形神间
——侯路先生与他的速写艺术

陶立钧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2)

速写,作为在美术中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段和基础教学手段之一,历来是美术世界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纵观世界的美术发展史,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巨匠,还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大师,都留下了许多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往往通过简洁的线条,抑或是奔放的大面积明暗色块的构成,构成了极为准确而又不失灵动的艺术形象。这不仅得益于大师们本身的艺术素养,更是与速写本身所具有的,强调对神的把握,以及对形的概括的特点密不可分。而这一点,又恰恰和中国传统绘画当中的“六法”不谋而合。中国传统绘画中对线性的追求,和对水墨色彩恣意挥洒的率性,无不和速写的特点相得益彰。这不得不叫人感叹艺术的共通性。

因此,在当时西风东渐的年代,当速写伴随着一大批西方美术形式传入中国时,其很快便与中国传统的绘画语言产生了微妙的共鸣。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带有浓厚中国绘画风格语言的速写作品。例如林风眠先生、吴冠中先生、叶浅予先生等等,都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不乏中国特色的速写经典佳作。而随着更多西方艺术语言的传入,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也不断尝试着更多更新的技法,从而创造出更多令人眼前为之一亮的优秀速写作品。这一点,在侯路的速写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窥得一斑。

初见侯路的速写作品,除了透过人物形象那精确而又简洁的造型可以看到的扎实的艺术功底,更为吸引人的是各种明暗背景与人物形象巧妙的结合。背景的使用使得原本单纯的线条融入一种飘逸洒脱的环境当中,而明暗起伏不定的背景,也因为线条的加入而变得沉稳,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巧妙的结合。颇有中国水墨的意蕴。侯路通过到位的用笔,将西方的传统素描与东方的平面式审美情趣相结合,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赋彩手段使得作品富有情趣且活灵活现。

作为艺术类高校的讲师,同时也是基础教研室的主任,侯路一直在探索造型基础教学的各种可能性,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也是“三写”(慢写、速写、默写)教学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速写作品中得到深刻的体会。在他的速写人物形象中,将人物的形象与背景相互融合,利用背景的“势”来造型,并营造画面气氛,用灵动的线与混沌的“面”编织出全新的作品。在这些作品里,他利用揉擦的技法构成一种混沌的“像”。这种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就像画面中的青年大学生内心的一种生命状态一般,使得人物的形象更为饱满,更使观者得到心灵的震动。同时,精准的轮廓线定义了物象,而奇妙的阴影也使得二维平面中的物象得到了生命感。碳粉揉擦所残留纸面的斑痕更是增长了整件作品的感染力。

在侯路的速写作品中,他利用光与影来进行实验,让一个个阴影以不确定的形状和区域投射到纸面上,不仅增加了层次,也使得画面平添了几分神秘,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技法带来的气韵的流动与生命的呼吸,整个空间充满了动态的效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这些作品中,投入了极大的心思去经营、去寻找、去探索一种全新表达的可能性,用简洁的线面概括,画面的留白以及如雾般的背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心灵世界、并且为我们带来深切共鸣的速写世界。正是这种对于艺术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才使得侯路的速写作品,做到了形与神之间自由的转换,以一种轻松自然却不浮夸的姿态,完美的展现在观者的眼中,直抵人们的心灵。这恐怕也是每个艺术家所毕生所寻的理想状态吧。

女孩肖像

自画像

猜你喜欢

速写背景绘画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青年速写·归》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风景速写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张自启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