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综述

2014-09-18李俊

经济师 2014年7期
关键词:国企改革改革开放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难度最大、争议最多的改革。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在全国各地比较普遍地建立并在逐步完善中。文章对30多年以来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论述,并对今后国有企业改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改革开放 国企改革 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041-03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领域,也是困难最大、争议最多的领域。从作为上级行政部门的附属物和算盘珠,到被改造成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国有企业经历了痛苦而又艰难的转型。从实践上来看,从1978年底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是放权让利、实行两权分离;第二阶段从1993年起至今,改革的重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导向、完善新体制。

从理论上全面回顾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梳理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认真总结其中的基本经验,对于今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术界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与争论

第一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1984)

学术界关于国企改革的探索,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了。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指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孙冶方针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利统放,最早提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即所谓“政企关系中心论。”1978年,周叔莲等人提出国有企业应该和可以“自负盈亏”,“关键是必须使社会主义企业自动化,时时刻刻发挥企业的主动性,首先必须承认它在经济利益上的独立性。”1979年,董辅礽提出企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政企分离”、“政社分开”的政策性建议。蒋一苇先后提出企业本位论、职工主体论、经济民主论等主张,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理论思想之一。

与此相反,一些学者对扩权让利的做法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把传统体制的弊病归结为权力过分集中,是—种肤浅的论断;权力高度集中乃是用行政计划配置资源的必然要求。企图以“放权让利”来实现经济运行状况的根本改变,是决不会收到效果的。1980年来华访问的联邦德国经济学家古托夫斯基认为,中国在扩大企业自主权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自由市场发展很好,改善了居民的供应。但他忧虑,中国在微观经济方面进行的试验太多,如上缴利润、利润留成方面。1981年9月,古托夫斯基应薛暮桥之邀第二次访华时,就中国经济改革和财政金融问题提出咨询意见。

第二阶段:实行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2)

1.关于两权分离的涵义。所有权与经营权理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经济学界乃至法学界对两权分离的涵义、形成、原因及两权分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思路。

王珏认为:“两权分离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作为所有权一部分权能的经营权,由于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的分离,从而产生了所有权权能自身的分离,即所有权分为单纯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的分离。二是经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享。经济所有权又可叫法人所有权,企业有了法人所有权,才能谈得上在企业内部与经营权的分离。”马庆泉认为:“两权分离应该是资产价值所有权和实物所有权分离……,全民资产价值所有权属于国家,而资产的实物所有权属于企业。”胡永明认为:“经营权可以脱离所有权而存在,所有权也可以不包括对财产的占有、支配和使用的观点割裂了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紧密关系。”

2.关于两权分离的形式。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和以往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思路相比,是一次重大的飞跃,这也是承包制之所以产生积极作用的原因。对于两权分离的主要形式——承包制的看法,理论界存在着尖锐的意见分歧。一种意见完全肯定,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管理的基本制度。一种意见完全否定,认为这是从利改税向传统体制倒退。

高宏德认为:“两权分离有两种形式,生产资料所者在一定时期内向经营资本家有偿转让生产资料的使用,这种分离叫经济式分离;同一经济主体内所有者和经营者为了加强经营管理而采取的不同管理形式,这种分离叫管理式分离。”刘烈龙认为,两权适当分开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模式是一权分离。它是指在经营权内部实行的分离和分割。第二种形式是两权分离。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分离。它是完整的所有权和红树经营权的分离,也就是所有权与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汪贵胜认为:“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模式应是整体分离与局部统一相结合;绝对分离与相对分离相统一。”

3.关于软预算约束问题。这一时期,科尔奈的“软预算约束论”理论在中国传播并在国内学者中产生了极大共鸣。该理论认为,在统收统支制度下,企业缺乏独立的经济核算,无偿使用国有资金,从而普遍患上投资饥渴症并导致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低下。这意味着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是提高国企效率的一个关键性前提。

吉小明认为,国有资产产权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割的同时,要改造现有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他主张建立独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周叔莲等人认为:“国家终极所有权的实现仅凭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这单一层次是不行的,而从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再到企业股东大会的三层次管理,是比较可行的选择。”还有学者认为,保障所有权的落脚点是建立对企业的约束机制,这同落实企业经营权是相辅相成的。在企业之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之后,企业内部要实行“二次分离——使产权机制进入企业,在企业内部构筑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激励、相互约束的制衡机制。endprint

第三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2-)

这一阶段,围绕国企改革理论界争议的焦点不是国企要不要改革,而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怎样改如何改的问题。在我国经济体制要不要改革,国有企业要不要改革的问题上,大家的回答是一致的——要改。在怎样改,如何改的问题上,总的来看,有两种改革观。一种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另一种是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即资本主义化的改革。

1.关于股份制的性质问题。这一时期,理论界对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予以肯定,但股份制是否都是公有制,人们的看法不同。对于股份制的性质,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一切股份制都姓“公”。何伟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就股份制本身来讲,已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再加上以后的发展,应当肯定股份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李连仲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是以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联合生产方式的直接实现形式。认为股份制是公有制。

另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制既不姓“私”,也不姓“公”,它只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蒋学模认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参股资本的性质。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都适宜采取股份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项启源认为:“公有制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股份制属于具体制度。”

更多的观点则认为,股份制既可姓“私”也可姓“公”,其性质取决于它是在什么所有制基础上组建的。吴易风认为:“国有企业出资或若干部门地方出资建立的股份公司,在所有制性质上仍然是社会主义国有企业;若干公有制企业和若干私营企业出资建立的股份公司,在所有制性质上是公私混合所有制企业;若干私营企业出资建立的股份公司,在性质上则是私营企业。”汤在新认为:“股份制不同于一般的私有制,它作为一种具体制度,在性质上是中性的,即不具有‘姓资姓社这种社会形式规定。”程恩富认为:“那种认为个人分散持股的公众公司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新的集体所有制或共有制或‘新公有制企业,是不符合所有制的基本定义和内涵的。”

2.关于私有化和国退民进问题。这一时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部分学者接受了“国有企业股份化=私有化”的命题。还有的学者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得出结论:“公有制是与人的本性相矛盾的,因而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与人的自私本性相适应的是私有制,已经建立的公有制必须实行私有化。”一些学者认为:国有资产出售或是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不应当是丑女先嫁,而应相反——那些效益不好的企业是要卖掉,但是,往往丑女难嫁。既然这样,为什么靓女不可以先嫁?有人觉得只有丑女先嫁了,国有资产才不会流失。

“国企私有化”的舆论,似乎在动摇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学者们对此反应热烈,但与此同时,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江三良直言:“那些热衷私有化的人,如果不是出于无知在跟随起哄,再没有比别有用心更能解释他们的行为了。”左大培态度更是坚决:“私有化是错的,特别是对我们这个国家而言。对于国有企业,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规范经营,如何让它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林毅夫认为“大规模私有化”不能解决国企的问题。“我相信,私有化不是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华生直指“国企私有化论必陷中国于劫难”,他认为中国的改革是公有私有并存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中被认为是最成功的例子。

进入21世纪,关于私有化和国退民进问题的争论达到了顶峰。

与以往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的争论不同的是,这次新争论的双方不是“势均力敌”,而是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社会公众包括网民,基本上都支持郎咸平的观点。卫兴华教授强调指出,非公有制发展必然意味着公有制经济的下降。究竟下降到什么程度?如果下降到公有制不是主体,私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是主体了,那么这个问题就需要注意了。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如果公有制不是主体,这个社会主义制度就变了。

3.关于垄断问题。进入21世纪,垄断问题取代了之前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和委托-代理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针对近年来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显著提升,一些学者认为,国有企业绩效提高的原因并非源自企业效率的提高,而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这不利于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改革需要破除国有企业的垄断。

一些学者认为国企存在垄断并应该改革。认为目前在一些很重要的部门存在着行政垄断,这是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符的。认为国企的行业垄断是阻碍其创新的重要因素,行业垄断的存在根源是既得利益的存在,因为要维护既得利益就要维持现状,所以结构调整就难以推进。董辅礽从国有企业的功能出发提出分不同类型改革国有企业的观点,明确主张“国有企业应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而在非竞争性领域和社会公益性领域保留国有企业。”

对此,周新城教授认为,要把垄断地位和垄断行为区分开来。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会有“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而生产集中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垄断,这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把国有企业当作“垄断企业”反对掉,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失去自己的经济基础,就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失去立足之地。张宇认为:除电信和电力行业存在自然垄断因素外,其他行业都有较强的竞争性。刘国光指出:“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毫不动摇地发展公私两种经济;要延缓“公”降“私”升的速度和程度,阻止化公为私的所有制结构转换过程,坚决制止目前借反垄断来瓜分国有企业的浪潮。”

4.关于效率问题。持“国企效率必然低下”论者认为,国有企业由于产权模糊,产权主体缺位,必然效率低下,私营企业更有效率,因为私有制提供了激励,而公有制却做不到。关于国有企业是否低效,也分为两派观点。

一些学者观点鲜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基本来源于非国有部门(民营部门),而占有经济资源主要部分的国有部门不但增长缓慢,而且效率有下降的趋势。要改变这一状况,国企要有步骤地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endprint

左大培指出,许多人认为发展国有企业会降低经济效率是完全错误的偏见。这个偏见主要是将“利润低”与“效率低”混为一谈。许多国有企业的人均利润远低于私营企业,但人均产出并不一定低于私营企业。其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净产值的内部分配比私营企业更偏向于企业员工。张宇认为:“通过对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有进有退的结构调整,国有经济的重点放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上。上述改革措施,是国有企业效益明显改善的根本原因。”

二、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的思考

总的来看,在国内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的文献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国有企业性质和作用的定位过于片面。如何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性质和作用的问题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命运,而目前大多数研究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学派简单地将国有企业定性为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并极力否定其社会效应与功能,主张将其社会功能与企业完全剥离。实际上,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政治性。邱海平教授认为“‘国有企业在概念上就天然不同于‘企业……”。如果按照新自由主义学派的逻辑,企业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效率至上,那背后的理论逻辑必然是主张国有企业全盘实行私有化。

2.研究视角过于单一和狭隘。现有的多数研究往往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利润、税收等问题,而忽视制度、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等其它方面的因素。国有企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与主体,而且也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制度基础,不仅承担着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任,而且担负着维护稳定、社会保障的政治责任、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向世界的主力。因此,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研究就会有很大的片面性。

3.定量研究相对缺乏。纵观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文章,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在这些大量的经济学的文献中,定性研究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而定量研究的论文数量明显不足,这也制约了研究的深入。这种现象可能与我国学界长期以来所接受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有关,这也是今后的研究工作亟待改进的地方。不可否认,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定量研究是为定性研究服务的,但当前,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定量研究,因为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进行分析,我们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进行更准确的定性。如果能将制度、政策、环境、资源等外生变量较好地纳入国有企业改革定量研究的模型当中,定性研究就会更有说服力。

4.研究缺乏跨学科的综合性视野。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而言,国有企业都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更重要的是扮演的社会功能和国家经济安全等政治功能。尽管国有企业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小社会”,但如果只从经济利益出发,将一切社会、政治功能从企业剥离出去,其后果恐怕就不是私有化那么简单了。而现有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多为单学科的研究,而缺乏融通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的交叉研究,这也削弱了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

[2] 周叔莲,吴敬琏,汪海波.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企业自动化.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79(50)

[3]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4] 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1(182)

[5] 王珏.中国企业报,1992.4.9

[6] 马庆泉.光明日报,1987.1.24

[7] 胡永明.试论财产所有权的分裂与“两权分离”.经济研究,1987(6)

[8] 高宏德.经济体制改革,1985(6)

[9] 刘烈龙.试论所有权经营权适当分开的两种基本模式.经济问题,1987(11)

[10] 周叔莲.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宏观配套改革.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2(8)

[11] 吴易风.关于非国有化、民营化和私有化.当代经济研究,1999(10)

[12] 张宇.如何看待国有企业的效率.北京日报,2012.10.26

(作者简介:李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北京 100000)

(责编:贾伟)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企改革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浅谈国企改革中如何做好人才开发管理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