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
2014-09-18尚昱含胡水李军刚
尚昱含+胡水+李军刚
摘 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不断扩大,自然资源日益紧缺,节约自然资源迫在眉睫。文章主要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节约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文化基础,然后分别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领导集体不断深化节约资源意识、探索节约资源方法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对于我国的各项建设以及全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资源节约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7-039-0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与世界人均资源数据相比,我国人均资源占用率低下、资源消耗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能源消耗却排在世界前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源节约的认识不断深化,研究中国共产党资源节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文化基础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资源节约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适度生产的思想。适度生产主要指人类在生产中要注意把生产控制在自然界可承受的限度之内,像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产一样实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在资本主义社会,部分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资料时的低廉性甚至无偿性、资本家不断追逐利益的特征造成了资本家对自然资源过度使用,进而推动了人类的过度消费,对自然资源造成了重大的破坏。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浪费现象及其危害,继而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在资本家看来是作为无偿的生产要素加入生产的,而不是资本的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的这种特性使不断追求更多利润的资本家们毫无节制地对自然界进行掠夺。寻根究底,若想消除这种现象,唯有消灭私有制、进行合理的生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适度消费的思想。适度消费主要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要提倡合理的、有限度的消费,避免过度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者受利益驱动过度生产、消费者不断异化,人类的消费需求日益不合理。马克思提倡要在环境承受力范围之内进行生产,在环境承载基础上进行合理消费,避免人类社会生产及消费需求的异化。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本身的生产是一种适度、和谐、不存在浪费的生产,除人类之外的自然物彼此之间及与整个自然界之间相互调节,并促进双方的共同增长,彼此共生实现一种共同繁荣的状态。而在工业化的人类社会,人类的异化造成人类的需求与消费没有限度,过度生产、过度消费不断循环扩大,资源浪费日益严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思想。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到,可以通过发展自然科学,用新的人工方式加工自然物,如推动机器改良等,以便发现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或者发现新的有用物。除了发现新属性之外,对废弃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循环使用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种途径。马克思指出,可以通过化学工业等行业的科技进步,将生产排泄物再转化成同一个产业部门或者另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的这种循环利用的过程能够把生产废料减少到最低限度。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资源节约思想。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在使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原则之一。
统治者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设立了明文规定。“旦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三月遄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圣王之制也,草林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可见众多统治者都对砍伐森林、捕捞鱼鳖进行了限制,以确保资源的持久使用。
同时,古代的一些文献也都倡导在使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注意节制。在自然资源使用的限度方面,《周易》、《管子》中都有体现。《周易·节卦》中说:“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就是说,天地的运行具有节制的特点,所以才有四季的不同,依照制度适度节制,就能够既不伤财也不害民。《管子·八观》中说:“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表达的是类似的意思,提倡人们注意节制,同时把握好限度。在节制资源的好处以及违背这种规定的危害这一方面,《孟子》中作了许多阐述。《孟子·告子上》中有言:“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就是说如果得到好好的养护,没有东西不能生长;一旦失去了养护,东西就会消亡。如果人类使用资源不知节制,资源就会枯竭,如果注意节约保护,资源就能够长久地留存下来。《孟子·梁惠王上》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是说,孟子提倡耕种顺应农时、捕捞注意限度、采伐注意时节,这样不违背自然规律,才能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使鱼类和树木能够正常生长,维持有鱼可捕、有树可伐的状态。人类要遵循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不能过分索取、掠夺与破坏,不要仅仅考虑人类自身的眼前的利益,要从长远角度为人类生存所在的自然界的长久发展着想。
二、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无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注重资源节约,为我国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永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这主要是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在生态环境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节约思想、节约理论和所进行的保护资源、环境的实践。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资源节约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给人们的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了重大的危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endprint
首先,中央领导集体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对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毛泽东认为自然资源在社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而自然资源又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他指出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资源的节约和保护,要求尽全力使所有可用的生产、生活资料最大限度得以存留,贯彻方针强力抵制对生产、生活资料的任何浪费行为,并要求在生产和基础建设领域要奉行节约原则,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成本,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大力节约原料、燃料、动力等。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提出要在全国继续厉行节约,他指出勤俭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国家各个机构都应该厉行节约。
其次,中央从各个方面初步开始倡导节约资源。如,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周恩来签署了《政务院关于节约木材的指示》,要求除各级人民政府需要大力发动群众进行护林造林工作外,全国必须厉行节约,防止浪费;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毛泽东主张实行火葬,节省了耕地和木材;在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方面,周恩来认识到人要稳固地立于地球之上就需要消费水、森林等自然资源,而从一定时期看,一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的,过度的人口增长会加速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不利于人类的持续发展,因此他在第二个五年规划期间还提出要适当提倡节制生育,提倡晚婚节育。毛泽东也提出了在人多的地方进行试点实施计划生育。
此外,在节约使用资源的方法上,党中央领导集体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提出“综合利用”思想作为环境保护方针之一,包括化害为利、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这几层意思。毛泽东在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方面提出要综合利用资源,如养殖场有机肥料的再使用,他借打麻将来比喻综合利用,他指出综合利用就像打麻将一样,上家的废物就是下家的原料,要想多赢牌就得吃上家的废牌。周恩来也提出化三害为三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总之,在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建设新中国时期,他们认识到了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且初步探索出了一些节约资源的方法,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节约起到了重要作用。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资源节约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时期,深化了对于保护环境的意义及地位的认识,并进一步探索了资源节约的方法。
首先,党中央把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了基本国策的战略地位。198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管理好我国的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体现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重视,政府提倡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使用。
其次,在资源利用方面,邓小平强调资源的统一开发和利用,要求节约使用资源。他指出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对森林、土地、水、矿产等资源要用科学的方法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提倡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防止过度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再次,党中央把发展经济与资源保护结合起来。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同步、三统一”战略,“三同步”就是使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三统一”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四个原则,即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符合环境承载力、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邓小平强调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他指出要改变我国过去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片面追求高投入、高产值、高速度的放在理念,倡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改变成集约型,在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到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资源可持续发展道路。
此外,邓小平注重从多方面倡导资源节约。在人口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森林、水等各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邓小平认识到人口快速增长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他指出要节制生育,并且要以法律手段限制人口增长。在科教方面,他提倡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以发挥科学技术在节约资源方面的作用。在公众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方面,他提出要倡导公众健康消费、节约资源、杜绝浪费,养成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资源节约思想。在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时期,把环境保护提高到了更高的地位,同时将第一、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环境保护思想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江泽民多次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相对较低,因此他强调必须始终坚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走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要求在开发资源时把节约放在首位,坚持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政策,促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作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要求在我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发展中要注重考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开源节流,既要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又要注意避免浪费。同时,国家从法律法规、宏观调控等方面,推动科技发展、制定相关规定,以科技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国家规定确保资源节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以社会舆论来加强伦理道德对资源浪费的调节作用。
此外,党中央还制定并完善了一些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
4.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资源节约思想。面对我国严峻的能源资源状况,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建国以来党的节约资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资源节约的思想,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论观点,对于我国的资源节约建设产生了重要的作用。endprint
党中央把资源节约纳入了科学发展观的范畴,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点。胡锦涛在2004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在发展过程中考虑资源承受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树立资源节约的观念、培育资源节约的社会风尚。2004年,中共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2006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七大上,胡锦涛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把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开发、推广先进的节约、循环利用技术。十八大上,胡锦涛继续强调资源节约,指出要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行全面节约、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
在节约资源的方法政策方面,胡锦涛提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益,要控制消耗能源资源的生产与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发展节能产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化。党中央还提出了许多具体政策,如,在水资源方面,要加强水源(下转第43页)(上接第40页)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在土地资源方面,要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在矿产资源方面,要合理开发。
三、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资源节约思想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不断完善丰富,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1.中国共产党资源节约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各届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资源节约,设立了一系列的规定与法规,提出了节约资源的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确保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对于资源节约思想重要性的领悟一步步深化,提出的资源节约的政策也更加全面,资源节约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其理论思想的不断完善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2.中国共产党资源节约思想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对保护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始终坚持资源节约思想,同时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不断提倡开发利用新能源、循环使用自然资源、有限度的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与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整个世界进行资源节约提供了很好的典范,为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资源节约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方针对策,对于促进全世界范围内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节约思想,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更离不开环境,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以中国共产党节约思想为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促进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保证国家的永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节约思想,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节约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共产党倡导节约资源,制定了各项政策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自然资源消耗的降低,在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各项措施的同时注重加强公众节约意识的培养,进而使节约思想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发挥作用,使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能够节约节俭、不铺张浪费、节省国家资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
【科研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研究,课题编号:HGJXHC1104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DL13CC08。】
参考文献:
[1] 黄怀信.逸周书.彙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 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 管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 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3
(作者简介:尚昱含,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胡水,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李军刚,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本文通讯作者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责编:贾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