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自学、互学”在高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4-09-18谢明茹
谢明茹
新课程改革日趋成熟,教法上百花齐放,课堂模式上也是百家争鸣。2011年3月学校启动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 “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导学案的实施让学生最终形成自学、能学、会学、乐学的学习素质,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去年9月“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全校各学科进行推广。实施一年来在实践中发现一些问题,现将实践中的一些收获、产生的困惑及解决的办法整理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问题之一:“导学”的度掌握不科学
1.任务分担不科学。
2.回归填鸭式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招:教师把原来给不同的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改成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是相同的。所有的任务大家都要研究,教师用抽签的方法让不同的组分别汇报,其他的组挑毛病,如果其他组把错误找出来了,那么汇报的小组的得分就得根据实际情况分给纠错小组一部分或者全部。这就避免了一个组回答的问题其他组还没有讨论。同时学生关注本组的得分,积极参与听汇报和纠错,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招:在教学管理上对教师提出要求,就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课堂上不要讲,学生通过讨论学会的教师也不要讲,讨论出现困惑时教师再讲。这样做会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所提高,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究发现能力有所帮助。
问题之二:“自学”走形式,落实不到位
1.学生自学习惯还没有形成。
2.由于同一学年教师分任务、分章节备课,有的教师导学案设计的自学部分内容较少,问题设计较简单,学生们不动脑思考,对知识点的来源、作用及意义的探究不够深入,从而造成学习过程中对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不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教室放一个用一次性筷子制作的写有学生名字的标签盒,采取抽签的形式选择同学到讲台上为大家讲述自学的内容以及收获。这样滥竽充数抄来的导学案就行不通了,因为高中学生都有自尊心,怕答不上来丢人,就得好好看书学习,从而杜绝了抄袭导学案的现象。
第二招:加强教师集体备课。分章节备课教师设计导学案后,拿到同年级备课组共同研究,经过集体备课讨论修改后再用。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尽可能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设计成一题多问,一步一个梯度,就像游戏过关,把学生的自学引进探究的过程。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要认真思考,花费的时间、精力更要多。
第三招:针对学生个别学科瘸腿问题,加强不同学科教师间的横向联系,教师通过导师制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留自学任务再个别检查指导,使学生投入精力较小,单科提高收获较大。
问题之三:“互学”的效果不明显
1.在互学中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两个人,多数同学仍然是旁观者,没有参与到讨论中,体现不出互学的价值和作用。
2.有的学优生怕别人学会了,超过自己,不愿意参与讨论,给别人讲题,明明会的题也说不会。
3.基础差的学生自卑心理强,参与讨论不积极。
第一招:分层评价。班级设立奖励机制,对每个小组进行打分评价,每周对前两个小组集体奖励笔芯。打分时,按成绩先把组员进行编号,成绩好的是1号,其次是2号,以此类推。在汇报时,几号学生汇报正确的本小组就得几分。学生为了多得分,就会积极帮助较差的同学,先把他教明白了,再让他代表组内汇报,这样做就比让成绩好的同学汇报得分多。长此以往,自然形成了生教生的局面。
第二招:座位编排有讲究。学优生与学困生搭配,为生教生创造条件。这种方法学生乐于接受,效果很好。
第三招: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关键。针对学优生存在的自私心理,教师首先要在班级营造双赢的氛围,就是说你给别人讲题的好处是你自己掌握更扎实,还赢得了帮助同学的好名声。这样一来二去,班级的同学都愿意互相帮助,形成了乐于研讨的氛围。
第四招:对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在前一天布置任务,让其主动与学优生请教,研究准备在第二天课上讲的题。由于事先有准备,学生自然底气足,基本上能够完成任务,教师导的作用就是跟学生一起挑毛病,如果被老师或学生难倒,要追究讲题者的责任,如果怎么问都难不倒,就表扬小老师,所以生教生尽心尽力。久而久之,学困生也会一天天进步。
第五招:习题课由学生自己出题。针对一个授课内容由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会的题写在黑板上,可以是书上的、练习册上的、课外看到的、网上收集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现场讨论研究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的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不断完善,但我们愿意以今天这个交流平台为起点,借鉴成功经验,使“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形成体系,加以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