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升值无法控制中国通货膨胀

2014-09-18邓小琼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24期
关键词:顺差物价管制

2007年以来,国内物价不断上涨,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出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很多人根据中国的通货膨胀状况,提出了各种控制通货膨胀的策略,甚至有人提出用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货膨胀。本人通过对中国经济层面的分析,发现用人民币升值来控制中国的通货膨胀,是掩盖通货膨胀和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但无法控制通货膨胀,反而会加重中国通货膨胀。要有效控制中国通货膨胀,应从引起通货膨胀的源头出发,去掉被动发行货币的因素,控制好货币的供应量,有效地引导货币资本的有效投资,才是标本兼治的良策。

一、人民币升值与中国通货膨胀状况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价格、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开始快速升值。表1显示,2005年汇率改革以前,1个美元约等于8.28人民币,汇率稳定。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开始快速升值,2006年破8,2008年破7,之后继续升值,到2013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24%,持续升值8年。再来看通货膨胀状况,在汇率改革前的2001—2004年,前3年的通货膨胀率比较小,都在1.2%以下,属于爬行的通货膨胀,2004年开始升高,达3.8%,之后的通货膨胀率几乎都在1.5%以上(除2009年),2007、2008和2011年尤其严重,达到5%—6%左右,虽然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但即将超越6%的界限,进入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通货膨胀状况不容乐观。

二、人民币升值无法抑制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人民币升值会掩盖中国通货膨胀

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贸易额巨大,与GDP相比,大约是GDP的一半左右,例如2013年货物进出口额大约4万亿美元,GDP约8万亿美元,贸易额如此庞大,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国内物价。一般来说,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价格下降,对国内其他商品的价格形成压力,进而带动国内物价下降,起着羊群效应或传染效应。同时,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促使进口加大,国内市场的商品供给增加,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导致物价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降低,导致出口减少,很多出口商品可能会转为内销,加大国内市场的商品供给,也会导致物价下降。因此,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国内物价和改变国内货物供应量,对国内价格变化起着汇率传递效应,促使物价水平下降。如果我国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带来通货紧缩,物价表现下降,但是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通货膨胀的速度小于通货紧缩的速度或几乎相等,就抑制着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平稳或略有下降,这样就掩盖了通货膨胀。因此不能说,物价稳定就不存在通货膨胀,一旦人民币停止升值,这个通货膨胀就显露出来。国家在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如果忽略这个因素,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加大货币的供给量,就会加大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增加到物价上升具有迟滞性,到物价普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就开始恶化了,这时再来调控通货膨胀,会错过调控通货膨胀的好时机,增加调控的难度。

在人民币严重超发的情况下,这种抑制根本起不到作用。数据显示,1990年到2013年,中国的实际GDP平均涨幅为9.9%,CPI平均涨幅为4.6%,通货膨胀为温和型。与此同时,M2平均涨幅为21.0%,高于前两项合计数的6.5个百分点,货币严重超发。高出部分到哪里去了呢?再来看看房价增速,1990年到2013年房价平均涨幅为10.7%,高于GDP增速,远远高于物价水平,证明了大量货币投放流向房地产,推高了房价,导致资产资格膨胀,最终会导致全面物价上升。中国货币存在严重超发,货币超发拉动物价上涨,而人民币持续升值拉动物价下降,两种力量博弈的结果物价还是大涨。表1显示,从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幅度约为24%,但通货膨胀率并没有降下来,反而大升,2008年几乎到达6%,差点跨入严重通货膨胀。因此说通过人民币升值的办法来控制通货膨胀,无法抑制通货膨胀,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一旦人民币停止升值,通货膨胀会继续恶化。

有人说,是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够大,所以通货膨胀没有给打压下来,应该加大升值幅度,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中国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虽然政府在倡导经济结构改革,但传统格局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还会长期存在,在人民币恶性大幅升值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加大,冲击外向型企业,导致外向型企业投资减少,萎缩,并传导给其他国内企业,导致整个经济发展萎缩,后果不堪设想。这时通货膨胀是打压下来了,但却牺牲了整个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毫无意义。日本的经济泡沫经验告诉我们同样的矛盾。因此人民币币值稳定很重要,绝不可以通过人民币大幅贬值来控制通货膨胀。

(二)人民币升值无法改变我国贸易收支状况

一般人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出口减少,进口加大,贸易顺差减少,进出口趋于平衡,这样中国就不用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来吸收这些顺差外汇,达到减少货币的供给量,进而减少通胀,但是事与愿违。数据显示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但经常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大幅上扬,2008年到达最高值,后来有所下降,但始终远高于2005年顺差水平,处于顺差较大的状况,不符合国际金融理论关于升值会带来出口萎缩从而降低顺差的判断,什么原因呢?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中国出口的产品弹性小,不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人民币升值稳定的情况下,短期来看,出口价格上升,反而会带来出口贸易额的增加;长期来看,出口压力增大,会倒逼外向型企业进行生产改革和技术升级,生产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增加出口额。当然,这些年中国外贸企业努力开拓其他新市场,出口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也提高了出口额。

其二,对外经济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政策是导致我国贸易顺差最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这个目标,我国对国际贸易进行行政干预,就是实行直接管制的政策,包括财政管制、贸易管制和金融管制。行政管制,对出口进行大量补贴和信贷,进口征收各种关税,以达到奖出限入的目的;贸易管制,对进口设置了各种非关税壁垒,例如实行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严格的审批等,限制着进口,而出口没有这些限制,手续简单,出口顺畅,运作效率高;金融管制,主要是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出口得到的外汇要卖给国家指定的银行,进口要用外汇向国家指定银行购买,但要审批,手续较多,符合用汇要求才得到批准,现在经常项目已经放开,但结售汇制度还是存在,直接地限制了进口。国家实行这些政策的最终目的是达到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实现贸易有盈余,拉动经济增长。长期以来,这些政策有效地保护着我国的出口贸易,促使出口稳定增长,沉淀了大量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所带来的困扰问题,国家会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帮忙疏通出口,以保出口增长,虽然现在各种管制政策有所放松,但始终存在,保护着中国的出口贸易,也大大削弱了人民币升值对我进出口贸易影响的传递效应,加大国际收支顺差。多年的外汇顺差,导致中国被动发行了大量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数倍放大货币的供给量,造成货币流通量过剩。因此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并不是由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用人民币升值来解决问题,也起不到根本作用。endprint

(三)人民币升值导致大量外汇资本流入,加重通货膨胀

我国资本项目顺差越来越大,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投资利润高,导致直接投资资本长期净流入;利率水平与主要经济体相比长期利差大,导致套利资本流入;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经历了8年持续升值,强化了人们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幻觉,导致大量套汇套利热钱的流入。这些长短期外汇资本流入,最终导致我国资本项目顺差越来越大。表2显示,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外汇储备每年增加超过2500亿美元(除2012年),有5年在4000亿以上,增量越来越大。到2013年,我国外汇储备总额到达了3.8万亿美元,相当2013年GDP的一半,与2005年相比,剧增了3万亿美元。这几年剧增的外汇储备,被动投放等价值的人民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促使人民币流通量剧增,无疑会造成整个经济体内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最终带来投机行为的出现,这些货币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资本价格因此大幅上涨,进而导致市场对未来出现通胀的预期,一旦市场预期物价持续攀升,生产厂商定价行为也会发生改变,提高销售价格,消费者就会变得容易接受价格的上涨,最终导致商品价格全面上升,通货膨胀就全面爆发。

现在我国经济增长有所下滑,但相对其他主要经济体,我国的经济增长相对较高,这种态势将长期存在,同时中国通货膨胀严重,利率水平不能降低,只能调高。这些都是长短期外汇资本流入的驱动力,如果继续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将继续加大套汇热钱的流入,不利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因此人民币升值不能从实质上调节国内通货膨胀,反而会激发外汇市场的投机行为,造成短期内资本的频繁进出,不利于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利于我国实行货币政策

我国要打压通货膨胀,就要实行紧的货币政策,例如公开市场业务、提高准备金率或直接提高利率等等,这些都会使利率升高,在国际上形成更大的利差,加大套利热钱的流入。常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热钱的流入,导致外汇供给大增,导致外汇贬值,加速人民币升值。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情况下,又加大了套汇资本的流人,由于结售汇制度的存在,我国继续被动加大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加大通货膨胀,造成经济的恶性循环。因此,人民币升值,加大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难度,缓冲了调控的效果,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现在人民币正在国际化,金融市场也要国际化,但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监管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现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多的问题,例如通货膨胀,地产价格高涨不下、经济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下降、经济体制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进入调整期,按照国际上经济调整周期,这个时间大约要5—7年,在这段时间内,中国需要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进行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人民币汇率需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大幅升值与贬值对我国经济调整带来更大的难度。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用人民币升值来控制中国的通货膨胀,是掩盖通货膨胀,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但无法控制通货膨胀,反而会加重中国通货膨胀。要有效控制中国通货膨胀,应该从引起通货膨胀的源头出发,去掉我国被动发行货币的因素,控制好货币的供应量,有效地引导货币资本的有效投资,才是标本兼治的良策。具体办法有:

第一,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减少货币的流通量,引导资本的有效流向,服务于实体经济。例如公开市场业务,回笼货币;实行差别利率政策,对实体经济提供低利息贷款,刺激实体经济发展。

第二,减少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外汇管制、财政管制和金融管制。加大有效进口,鼓励企业到国外直接投资,促使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减少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量。

第三,汇率要双边小幅波动,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减少市场对货币走势的预期,从而减少热钱流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督,提供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第四,逐步取消结售汇制度,藏汇于民,从而减少货币的被动投放量。

第五,人民币国际化,直接用人民币进行进出口贸易结算,减少外汇收支和外汇储备。

相信通过这些操作,促使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减少双顺差所带来的货币被动发行量,从源头上减少货币的供给量和流通量,提高货币资本的有效流向,最终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维持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成思.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9

[2]王福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归属性质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

[3]孙晨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经济,2012

[4]杨伶,王金龙.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 北方经济,2010

(邓小琼,1976年生,广州人,广州华田投资有限公司经济师、高级理财规划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顺差物价管制
环境管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环境管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管制会计理论在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鸟人鸟语
换个视角研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