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2014-09-18唐真武肖国有冷志欣黄江河唐佳华

右江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婴幼儿安全性

唐真武 肖国有 冷志欣 黄江河 唐佳华

【摘要】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核医学科及妇产科门诊就诊的80例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婴幼儿,由家长喂服普萘洛尔片1~2 mg/(kg·d),分3次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3小时内监测心率(HR),HR<80次/min立即停药,HR<60次/min立即抢救处理。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停药3个月后有无复发。结果治疗半个月复查,好转52例,有效率为65.0%;3个月复查,治愈46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57.5%,有效率为95.0%,无效4例,无效率为5.0%;在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糖(GLU)、尿素氮(BUN)、血肌酐(Cr)检测水平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停药3个月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2.5%。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

【关键词】普萘洛尔;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39.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04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和躯干。发生率在新生儿为1.1%~2.6%,约有30%在出生时即可见到。女婴较男婴为多,比例为2~5∶1。普萘洛尔自2008年进入临床治疗血管瘤以来,因其确切的疗效正逐渐获得临床医师的认可。但该法的临床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我科应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取得一定疗效和经验,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核医学科及妇产科门诊就诊的80例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个月~2岁,平均(7.69±2.72)个月,男29例,女51例,皮肤血管瘤面积>30 cm2,其中头面部5例,颈部3例,背部9例,腰腹部16例,胸部22例,四肢25例;草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35例,葡萄酒色痣(鲜红斑痣)1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混合性血管瘤26例。治疗前均检查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

1.2排除标准心率(HR)小于80次1 min;有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心源性休克;对普萘洛尔过敏;先天性心脏病;各型肝炎及结核。

1.3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与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治疗同意书,治疗前患儿家长接受心率监测培训。第一天要求患儿服药后在急诊科留院观察,若无过敏等副作用则带药回家服药治疗。所有病例由家长喂服普萘洛尔片1~2 mg/(kg·d),分为3次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3小时内监测心率,HR<80次/min立即停药,HR<60次/min立即送医院抢救处理。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1.4疗效判断标准治疗3个月返回医院门诊复查。治愈:皮肤血管瘤完全消失且肤色恢复正常,或皮肤血管瘤消失,局部留少许痕迹;好转:皮肤血管瘤明显苍白或变平,病灶面积缩小1/3以上;无效:皮肤血管瘤治疗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加重:皮肤血管瘤面积不仅未缩小而且扩张1/3以上。治愈+好转视为治疗有效。

1.5观察项目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观察有无过敏、心率减慢、哮喘、食欲下降及其他不良反应;停药3个月后有无复发。复查时排除合并其他疾病者。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后不同时段的疗效半个月复查,患儿好转52例,有效率为65.0%,无效28例,无效率为350%;1个月复查,患儿好转69例,有效率为863%,无效11例,无效率为137%;2个月复查,患儿好转71例,有效率为888%,无效9例,无效率为112%;3个月复查,治愈46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575%,有效率为950%,无效4例,无效率为50%。在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43,ν=3,P=0000)。典型病例治疗前后图片见图1A,B和图2A,B。

2.2不同时段各项指标的比较患儿在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返院门诊复查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糖(GLU)、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均数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较治疗前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食欲下降1例,皮肤过敏1例,反应迟钝及哭闹无力3例,心率减慢35例,肝肾功能损害5例,血糖下降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经停药处理后,患儿很快恢复正常。停药3个月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2.5%。

【摘要】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核医学科及妇产科门诊就诊的80例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婴幼儿,由家长喂服普萘洛尔片1~2 mg/(kg·d),分3次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3小时内监测心率(HR),HR<80次/min立即停药,HR<60次/min立即抢救处理。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停药3个月后有无复发。结果治疗半个月复查,好转52例,有效率为65.0%;3个月复查,治愈46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57.5%,有效率为95.0%,无效4例,无效率为5.0%;在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糖(GLU)、尿素氮(BUN)、血肌酐(Cr)检测水平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停药3个月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2.5%。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

【关键词】普萘洛尔;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39.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04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和躯干。发生率在新生儿为1.1%~2.6%,约有30%在出生时即可见到。女婴较男婴为多,比例为2~5∶1。普萘洛尔自2008年进入临床治疗血管瘤以来,因其确切的疗效正逐渐获得临床医师的认可。但该法的临床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我科应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取得一定疗效和经验,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核医学科及妇产科门诊就诊的80例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个月~2岁,平均(7.69±2.72)个月,男29例,女51例,皮肤血管瘤面积>30 cm2,其中头面部5例,颈部3例,背部9例,腰腹部16例,胸部22例,四肢25例;草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35例,葡萄酒色痣(鲜红斑痣)1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混合性血管瘤26例。治疗前均检查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

1.2排除标准心率(HR)小于80次1 min;有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心源性休克;对普萘洛尔过敏;先天性心脏病;各型肝炎及结核。

1.3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与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治疗同意书,治疗前患儿家长接受心率监测培训。第一天要求患儿服药后在急诊科留院观察,若无过敏等副作用则带药回家服药治疗。所有病例由家长喂服普萘洛尔片1~2 mg/(kg·d),分为3次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3小时内监测心率,HR<80次/min立即停药,HR<60次/min立即送医院抢救处理。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1.4疗效判断标准治疗3个月返回医院门诊复查。治愈:皮肤血管瘤完全消失且肤色恢复正常,或皮肤血管瘤消失,局部留少许痕迹;好转:皮肤血管瘤明显苍白或变平,病灶面积缩小1/3以上;无效:皮肤血管瘤治疗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加重:皮肤血管瘤面积不仅未缩小而且扩张1/3以上。治愈+好转视为治疗有效。

1.5观察项目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观察有无过敏、心率减慢、哮喘、食欲下降及其他不良反应;停药3个月后有无复发。复查时排除合并其他疾病者。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后不同时段的疗效半个月复查,患儿好转52例,有效率为65.0%,无效28例,无效率为350%;1个月复查,患儿好转69例,有效率为863%,无效11例,无效率为137%;2个月复查,患儿好转71例,有效率为888%,无效9例,无效率为112%;3个月复查,治愈46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575%,有效率为950%,无效4例,无效率为50%。在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43,ν=3,P=0000)。典型病例治疗前后图片见图1A,B和图2A,B。

2.2不同时段各项指标的比较患儿在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返院门诊复查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糖(GLU)、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均数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较治疗前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食欲下降1例,皮肤过敏1例,反应迟钝及哭闹无力3例,心率减慢35例,肝肾功能损害5例,血糖下降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经停药处理后,患儿很快恢复正常。停药3个月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2.5%。

【摘要】目的观察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核医学科及妇产科门诊就诊的80例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婴幼儿,由家长喂服普萘洛尔片1~2 mg/(kg·d),分3次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3小时内监测心率(HR),HR<80次/min立即停药,HR<60次/min立即抢救处理。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停药3个月后有无复发。结果治疗半个月复查,好转52例,有效率为65.0%;3个月复查,治愈46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57.5%,有效率为95.0%,无效4例,无效率为5.0%;在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糖(GLU)、尿素氮(BUN)、血肌酐(Cr)检测水平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停药3个月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2.5%。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

【关键词】普萘洛尔;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39.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04

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好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和躯干。发生率在新生儿为1.1%~2.6%,约有30%在出生时即可见到。女婴较男婴为多,比例为2~5∶1。普萘洛尔自2008年进入临床治疗血管瘤以来,因其确切的疗效正逐渐获得临床医师的认可。但该法的临床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我科应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取得一定疗效和经验,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核医学科及妇产科门诊就诊的80例大面积皮肤血管瘤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个月~2岁,平均(7.69±2.72)个月,男29例,女51例,皮肤血管瘤面积>30 cm2,其中头面部5例,颈部3例,背部9例,腰腹部16例,胸部22例,四肢25例;草莓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35例,葡萄酒色痣(鲜红斑痣)1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混合性血管瘤26例。治疗前均检查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

1.2排除标准心率(HR)小于80次1 min;有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心源性休克;对普萘洛尔过敏;先天性心脏病;各型肝炎及结核。

1.3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与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及治疗同意书,治疗前患儿家长接受心率监测培训。第一天要求患儿服药后在急诊科留院观察,若无过敏等副作用则带药回家服药治疗。所有病例由家长喂服普萘洛尔片1~2 mg/(kg·d),分为3次口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服药3小时内监测心率,HR<80次/min立即停药,HR<60次/min立即送医院抢救处理。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1.4疗效判断标准治疗3个月返回医院门诊复查。治愈:皮肤血管瘤完全消失且肤色恢复正常,或皮肤血管瘤消失,局部留少许痕迹;好转:皮肤血管瘤明显苍白或变平,病灶面积缩小1/3以上;无效:皮肤血管瘤治疗后外观无明显变化;加重:皮肤血管瘤面积不仅未缩小而且扩张1/3以上。治愈+好转视为治疗有效。

1.5观察项目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心电图;观察有无过敏、心率减慢、哮喘、食欲下降及其他不良反应;停药3个月后有无复发。复查时排除合并其他疾病者。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后不同时段的疗效半个月复查,患儿好转52例,有效率为65.0%,无效28例,无效率为350%;1个月复查,患儿好转69例,有效率为863%,无效11例,无效率为137%;2个月复查,患儿好转71例,有效率为888%,无效9例,无效率为112%;3个月复查,治愈46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575%,有效率为950%,无效4例,无效率为50%。在治疗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43,ν=3,P=0000)。典型病例治疗前后图片见图1A,B和图2A,B。

2.2不同时段各项指标的比较患儿在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返院门诊复查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糖(GLU)、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均数分别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较治疗前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治疗过程中,患儿出现食欲下降1例,皮肤过敏1例,反应迟钝及哭闹无力3例,心率减慢35例,肝肾功能损害5例,血糖下降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经停药处理后,患儿很快恢复正常。停药3个月后复发2例,复发率为2.5%。

猜你喜欢

婴幼儿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浅析如何培养婴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