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2014-09-18李伟韩海燕杨丽
李伟 韩海燕 杨丽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黄疸是血中胆红素增多而引发的皮肤及巩膜黄染。梗阻性黄疸是由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肝胆管、肝总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梗阻所致。梗阻性黄疸是病人单一症状的表现,但是涉及临床许多疾病,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是外科较常见的就诊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临床上需要明确梗阻的的原因及部位,超声检查对于梗阻性黄疸的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帮助很大,特别是疾病的定位,准确率多达90%以上[1]。超声作为阻塞性黄疸的首选检查方法已为临床大量病例所证实,并且对机体无损伤,甚至对恶性梗阻的程度,是否有转移灶能显示出来,并且可以重复对比[2]。本文应用多普勒超声及血流多普勒技术,对于梗阻性黄疸诊断及鉴别诊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2年在本院就诊的6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24~68岁,平均38岁,64例患者均因巩膜黄染就诊,均进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
1.2 检测方法 采用飞利浦公司HD11XE及飞利浦公司IE33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采用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条件仔细观察胆囊,胆管,胰腺,壶腹部及周围情况,仔细观察胆管扩张程度,及管腔内部回声,根据图像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胆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胆管癌8例,胰腺癌6例,壶腹癌3例,慢性胰腺炎3例,胆管内栓子2例,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压迫胆管3例。
2.1 胆总管结石梗阻 胆结石合并胆管结石39例,超声图像特点:急性期常伴有胆囊肿大,一般胆囊长径大于9 cm,宽径大于4 cm,囊壁较光滑,其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随体位移动。胆总管扩张,扩张程度不一,一般8~14 mm,在胆总管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存在于胆总管上,中,下任何区间,见图1。
2.2 胆管癌 胆管癌8例,超声图像特点:胆管扩张,扩张的胆管远端突然截断或狭窄闭塞,或扩张的胆管远端显示出软组织肿块,后方无声影,见图2。
图1 胆总管末端结石
图2 胆管癌
2.3 胰腺癌 胰腺癌6例,超声图像特点:胰腺多呈局限性肿大,胰腺肿物边界及轮廓不整或不清,癌瘤向周围呈蟹足样浸润,胰腺癌内部呈低回声,中间夹杂有散在不均质光点,癌瘤后方呈实性衰减。
2.4 壶腹部癌 壶腹部癌3例,超声图像特点:于十二指肠第二段的壶腹区,即主胰管末端,胆总管末端上皮,或来自十二指肠乳头部,可见不均质回声结节,内部回声多数增强,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结节使胆总管末端受压,变细,间接引起远端胆总管扩张。
2.5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3例,超声图像特点:胰腺整体轮廓不清,边界不规整,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腺体大小正常或局限性肿大,内部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呈条状或带状,胆管扩张程度与胰腺纤维化程度有关。
2.6 胆管内栓子 胆管内栓子2例,常见的为肝癌栓塞子(tumor thrombus)堵住胆管。超声图像特点:除具有肝癌超声图像特点之外,常伴有胆管内异常回声团块。回声一般呈低回声,后方无声晕,团块远端胆管扩张。
2.7 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压迫胆管 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压迫胆管3例,本病常由于恶性肿瘤转移腹腔淋巴结所致。超声特点:腹腔可见散在单发或呈串珠状排列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边界欠清楚,长径与短径比值大于2,皮质变薄,髓质回声增宽,增强,甚至受压,变细,偏移,部分出现钙化,融合现象,甚至淋巴结门遭到破坏。肿大的淋巴结向后方压迫胆总管,导致远端胆管扩张,见图3。
图3 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压迫胆总管
3 讨论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多种疾病症状群中的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黄疸是血中胆红素增多而引发的皮肤及巩膜黄染。黄疸的4大致病因素:(1)肝细胞黄疸:肝脏发生病变,肝脏把间接胆红素转为直接胆红素的能力削弱,使得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2)妇女在妊娠时候和新生婴儿会出现黄疸,但是这是正常现象。(3)溶血性黄疸,输血血型不匹配、母子血型不符合、严重贫血、疟疾导致红细胞大量死亡破坏,引起的红细胞释放出更多的胆红素。(4)梗阻性黄疸,因梗阻部位不同,分为肝外梗阻和肝内梗阻,胆红素需要从胆管中排除,但是胆管阻塞后,胆红素无法全部排除,会逆流入血清中,引起血清胆红素高。不同原因、不同解剖部位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治疗方法和预后截然不同,处理方式如选择不当,常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故梗阻性黄疸与其他黄疸(如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的鉴别、梗阻性黄疸病因的鉴别极为重要任何原因,只要使胆管受到阻塞,就会产生阻塞性黄疸。
胆总管结石患者均有胆绞痛,部分胆绞痛过后1~2 d,若石头崁钝于胆总管不能松懈时,即出现黄疸。但是黄疸持续1周左右缓解,这是因为结石阻塞胆管后胆管扩张,使崁于胆总管的结石哪个移动并漂浮上移。这种间歇性症状是肝外胆管结石的特点。
胆管癌好发于肝门部,其发生率最高,占38%~75%[3]。目前胆管癌发病率逐年增多,有的地区占胆道手术的2%左右,好发于50~7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硬化性胆管癌是由硬化型胆管炎发展而来,一般病程很长,发展缓慢,多表现以肝外胆管为中心炎症,常合并肝硬化。主要临床表现为迅速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鉴别时仔细辨认肿块位于胆总管腔内或腔外,胆管壁有否增厚及僵硬等情况。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40~7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可能与男性抽烟饮酒有关。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占住院患者的1%~2%。好发部位为胰腺头颈部,初发症状为腹痛,黄疸。黄疸一般进行性加重,逐渐加深,可伴有瘙痒症状胰腺属于腹膜后脏器,解剖位置较深,前方有胃肠道气体的干扰,后方有脊柱的影响,使胰腺癌早期不易发现[4-5]。但是胰腺构突部或胰腺周围腺上皮细胞小肿瘤,胰胆管不扩张或轻度扩张。胰腺癌较大时向后压迫胆总管,可使胆总管远端包括肝总管,左右肝管,胆囊扩张,同时胰管扩张。而胰头癌胆总管扩张先于黄疸的出现,故胆总管和胰管的轻度扩张是早期胰头癌的重要征象[6]。胰腺体尾部范围较大,正常人胰尾形态位置有变异,又有胃肠道气体的干扰,当检查者不仔细时,很容易漏诊。特别当癌肿在胰腺边缘部位生长时,如不仔细检查也极易导致漏诊[7]。
壶腹癌较小,以往认为ERCP诊断性较高,目前超声诊断率逐渐提高[8-9]。其临床颇似胰腺癌,然而切除率和5年存活率都高于胰腺癌。根治术后5年与10年生存率分别达34.0%与25.0%[10]。Yamaguchi等[11]报道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是肿瘤浸润的深度,所以早期诊断壶腹癌意义重大。肿瘤生长在十二指肠乳头或胆总管壶腹。黄疸较早出现,但是有波动,可能是癌瘤的一部分坏死脱落,以后又重新加深。因此,胆管、胰管因肿物阻塞而致扩张,因此以往将胆总管和胰管扩张这一间接征象作为壶腹癌的诊断依据[12-13]。对于阻塞性黄疸的病因诊断有一定困难,但部分患者因为腹部肠胀气,胆总管下段显示欠清,应嘱患者饮水500~1000 mL,充盈胃腔,以胃腔作为透声窗,同时探头加压,把气体推开,以便下段胆管及胰腺显示良好[14]。此方法简便易行,对但对壶腹部肿瘤早期诊断仍不满意,国内报道常规超声诊断壶腹癌的准确率仅为58.3%[15]。
有研究报道,慢性胰腺炎引起胆管扩张,是由于胰腺细胞破坏后为纤维组织所代替,胰头部纤维化引起胆总管梗阻所致,黄疸往往逐渐加深,颇似胰腺癌,但是患者全身状况良好[16]。
梗阻性黄疸超声特点:(1)肝内胆管扩张,与门静脉呈平行管征,左右肝管相通,向肝门部汇集呈星芒状或树枝,管壁不规则,管道多叉,可呈串珠状。(2)肝外胆管扩张与门静脉呈双枪管征。梗阻部位判断:(1)单纯性总胆管扩张,考虑胆总管下段。(2)总胆管不扩张,肝内胆管扩张,考虑肝门部梗阻。(3)胆管胰管均扩张则考虑壶腹水平,若胆总管扩张的长度>9.0 cm,可判断为壶腹部梗阻[17]。(4)部分肝内胆管扩张,与其不扩张则考虑交界部。(5)胆囊与胆总管张力状态一致时,胆囊扩张及胆总管扩张,考虑总胆管下段;胆囊不扩张及胆总管不扩张考虑肝门部。(6)胆囊与胆总管张力矛盾一致时,胆囊扩张及胆总管不扩张考虑胆囊颈部,胆囊管或胆囊自身病变;胆囊缩小及胆总管不扩张,胆总管下段伴胆囊自身病变。梗阻原因的判断:胆管结石,胰头癌,胆管癌为主。(1)胆管,胆囊恶性肿瘤或胆管手术后并发症。(2)十二指肠上段,后段梗阻,考虑胆总管结石或肿瘤。(3)胰腺段梗阻常见胰腺炎,胰腺癌或胆总管结石。(4)壶腹部梗阻考虑壶腹周围癌或胆总管末端结石。
对于黄疸患者,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是首选方法。经观察,笔者认识到阻塞性黄疸的超声表现诊断较容易,主要在于观察肝内外胆管内径有无扩张,但是对于不典型的疾病所致的黄疸,诊断是有一定难度的。当胆总管癌早期时,癌栓常呈条索状,不易确定为肿瘤;当胆管癌浸润胰头,易与胰头癌混淆,文献[18]报道两者的鉴别诊断率仅为64%;当阻塞性黄疸是因为胆管内呈泥沙样结石,声影不明显时,不易确诊;当炎性胆管狭窄时,须注意勿误认为胆管癌;胆管癌有时后方为弱声影时,不要误认为结石。因此,对阻塞性黄疸的病因诊断须结合临床,认真分析图像特征,才能避免和减少误诊率。超声不仅判断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和原因,并且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例如,肿瘤病人是否有肝脏,腹腔转移,对于周围组织的压迫,浸润如何等信息。
总之,随着超声仪器不断更新,技术的进步和操作者水平的提高,超声检查梗阻性黄疸的价值将不断增高,尤其近几年,超声内镜发展迅速,但是,未在国内普及,它是超声与内镜的结合,由于它是最接近检查部位,大大提供了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及特异性,特别是,十二指肠,胰头部,壶腹部的病变。Skordilis等[18]报道,超声内镜检查壶腹部肿瘤准确性高达100%,并且,超声内镜对于胰腺癌的诊断也远远高于CT,特别对于直径小于3 mm的肿瘤更是如此[19-20]。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国外文献[19]报道,超声及CT对梗阻水平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及90%,诊断梗阻原因准确率分别为88%及63%,超声优于CT。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超声检查将为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
[1]周晓敏,张春香.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诊断(附76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5):475-476.
[2]戴文海,邓燕贤.B超、ERCP、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2):95-97.
[3]石景森,何平.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J].肝胆外科杂志,2001,9(1):83-85.
[4]邢国平.52例胰腺癌超声诊断及漏误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3,6(10):38-39.
[5]赵景林,秦卫红,张箭,等.胰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志,2005,6(5):348-350.
[6]何和清.胰腺癌超声诊断难点探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5):348-350
[7]赵真,郝冬梅,钟娅丽,等.超声诊断胰腺癌临床及影像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4):287.
[8]郭奕,马达.CT、B超、ERCP诊断梗阻性黄疸的评价[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9,10(2):296-297.
[9] Martin F M,Rossi R L,Dorrucci V,et al.Clinical and pathologic correlati ons in patients with periampullary tumors[J].Arch Surg,1990,125(5):723-726.
[10] Monson J R T,Donohue J A,Mc Entee G P,et al.Radical resection for carcinom a of the ampulla of vater[J].Arch Surg,1991,126(5):353-357.
[11] Yamaguchi K,Enjoji M.Carcinoma of the ampulla of vater: a clinical-pat hologic study and pathologic staging of 109 cases of carcinoma and 5 cases of ad enoma[J].Cancer,1987,59(5):506-515.
[12]陈建忠,宋烨,李萍.超声检查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7(5):65-66.
[13]张炽敏,马涌泉.乏特氏壶腹癌的B型超声诊断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0,6(2):196-197.
[14]孙立波,方东学,马晓梅.壶腹周围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术前诊断评价[J].肝胆外科杂志,2000,8(3):429-431.
[15]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852-856.
[16]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872-874.
[17]王彬,李建国,陈敏华,等.壶腹周围癌的超声鉴别诊断[J].中华医学杂志,1985,65(11):677-679.
[18] Skordilis M P,Mouzas I A,Dimaosious P D,et al.Is endosonography an effective methed for detetion and local staging of the ampullery carcinoma?A prospective sdudy [J].BMC Surg,2002,2(2):1-8.
[19] Mertz H R,Sechopoulos P,Debeke D,et al.EUS PET and CT scanning for evaluation of pancreatic adenocrcinoma [J].Gastrointest Endosc,2000,52(5):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