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教师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英语教学策略

2014-09-18荣慧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教育策略后进生

荣慧敏

摘要:后进生问题历来是个热点问题,在大学英语教育阶段,已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后进生群体。对后进生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及引导,使他们完成社会角色转换,实现个人价值,造福社会是大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针对教师对后进生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疏导;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032-0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先进的、中间的和落后的这几层人。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因为智力、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通常把他们划分为“优生 、“中等生”和“后进生”三个层次。本文针对教师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对后进生束手无策的问题,提出一些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教育策略[1]。心理疏导就是疏通心理淤塞,使心理活动畅通无阻。心理疏导是治疗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在大学教育教学中,它注重方法性,同时也具备艺术性。后进生群体存在的个体差异,促使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逐渐重视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就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个体素质的差异,对后进生的心理疏导应当因人而异,采用有针对性的疏导方法,运用灵活的科学方式,耐心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1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HS)] 在大学英语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对后进生的印象是: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差;在生活上控制情绪的能力相对较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这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科学性,逐渐变得消极懈怠,缺乏争取成功的自信心,产生沉重的自卑感,从而严重影响学习状态。大学英语教育对这类后进生的疏导要注意疏导方式,尽量采取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批评教育[2]。

首先,教师要端正态度,重视后进生群体的可塑性,对他们寄予较高的期许,给予他们发展空间(叶德卫,2001)。在大学教育进程中,教师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励志的人物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心理活动,让他们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也可以创造未来,由此达到帮助这些后进生确立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目的,促使他们一步步进取;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个人素质的优势,利用个体的优势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自我表现,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成功”意识,增强学习兴趣。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状态,才会构成稳定的个性心理特点,学习效率才会不断提高,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师在关注后进生心理状态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后进生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即使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刘克胜,2001)。所以,教师需要针对后进生的个人特点进行合理安排,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后进生的自治自理能力[HS)] 现代大学教育的内涵给了人们深刻的启示:在信息社会中,教育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接受和被动接受的关系,而应是师生间一种相互影响的“教学相长”的模式。教师应充分尊重后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后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重视后进学生自治自律自理能力的培养[3]。

培养后进生的自律自理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构建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在困境当中不畏艰难、敢于创造,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另外,要积极通过多样的学习和生活活动,来培养他们适应环境、调节情绪的能力[4]。其次,培养后进生的自律自理能力,要顺承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后进生给予积极的关注。因为环境和个人素质等原因,后进生的自治自律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差,控制情绪能力较弱,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充满了焦虑、浮躁和对未来的茫然。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师要采用积极关注的手段,运用正确的心理疏导方式,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引导他们走出自我否定的误区,自我矫治心理疾病,排除心理障碍,控制“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定特定的教育环境等方式,让他们释放不健康情绪,激发他们对美好的向往,促使他们把压力化作动力,把自己培养成学习和生活中的强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走入社会。

3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后进生的情商发展[HS)] 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后进生群体在学生群体中受到各方诸多的批评和学校与家庭的双重指责,使后进生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他们心灵上受到了创伤,情感上得不到满足,因而容易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常常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不能自拔,在向往美好与自暴自弃中摇摆不定,时而充满希望,时而又满怀失望。心理学家勒温关于行为的研究表明: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后进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中,教师的态度往往是促使他们发生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在困境当中,他们最需要的是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宽容、信任和尊重。

首先,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后进生情商因素的发展,及时而合理地对后进生进行情感建设,架设师生间愉快沟通的桥梁,及时将教师的友好和关怀传递给他们,弥补他们因学习和生活失衡造成的心理创伤,使教师与后进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达到心理上的共鸣,实现后进生的进步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教师施教过程要严谨,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教学观,一切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中心,尤其是要尊重后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扩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后进生往往思维比较活跃,因此,要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促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次,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后进生要注意言传身教,重视知识潜移默化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注重用真理的力量、智慧的力量、人格的力最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师生的相互关系,首先要谈教师的人格问题,因为教师是领导者,所以不能不谈教师的人格。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育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再次,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职能,以自己的高标准的道德行为、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动人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后进生的心理活动,也就是常说的师德的示范性、教育性和感召性。教师的威信一旦在后进生中确立起来,感召力就会在学生中扩大,就会对后进生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学生就会因为对教师的无限崇敬,而产生效仿和跟随之心,有助于提高后进生的认知、行动的效能。在这种氛围中,无论采取思想教育方法,还是心理疏导方法,都会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教师的感情投资、教师的人格力量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后进生的转化也需要时间逐步地实现。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转化效果可能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在心理疏导过程中要充满耐心和恒心。

参考文献:

[1][ZK(#]陈雍茹.注意培植学生的自尊心[N].人民日报,1997.

[2]丁建勇.谈高考前的后进生心理健康教育[EB/OL].武汉教育信息网,2005-04-06.

[3]钟绍玲.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几点思考[EB/OL].昆明三中网站,2004.

[4]陈如平.浅谈后进生的转化与教育问题[C]//陈如平文集,2004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教育策略后进生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