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联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

2014-09-18孙成德

共产党员·上 2014年9期
关键词:游击侵略者日寇

孙成德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且没有稳固的后方根据地和必要的给养,东北抗日联军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然而,他们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始终战斗在抗击日寇的最前线。

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写在旗帜上

抗联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抗日与工农群众日常经济政治斗争密切联系起来,并把民族革命战争提高到土地革命阶段,作为当时的中心任务。1937年7月,东北抗日联军入队誓约书把爱护同胞人民作为誓约第二条内容,即:“我必定要爱护同胞人民,决不敢倚仗势力,利用机会欺侮人民,或营私作弊。对于同胞妇女和劳苦兄弟,特别尊敬和保护他们。”这个誓约只有三条,第一条讲忠实抗日救国,第三条讲遵守纪律,保守机密。由此可以看出,打击敌人和保护人民是一致的,其目的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英勇抗击日寇赢得群众的支持

抗联高举抗日大旗,打击日本侵略者。如抗联第三路军,仅在1939年即与敌人作战40次,平均不到10天就要作战一次。在这40次战斗中,我军获胜20次,击毙敌人150人,俘虏敌人428人,缴获各种枪支505支,而我军仅有68名官兵英勇牺牲。据日本方面公布的有关资料,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9月的六年中,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战死及伤病者达17.82万人。这些被击毙击伤的日本侵略者,就是抗联及其他抗日武装抗击日寇的最好见证。

在日本侵略者的轰炸、屠杀及沉重的剥削压迫下,广大东北农村经济完全破产,土地无法耕种,群众生活极端困苦。但是在抗联等抗日武装活动的游击区域,农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开始耕种土地,收获粮食。在这些地方,许多地主跑了,农民耕种土地可以不交地租,也没有土匪骚扰、抢劫,许多非游击区域的农民都愿意搬到游击区去。抗联坚决抗日,赢得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帮助。他们提供给养,站岗放哨,报告敌情,以至参军参战。日伪军在扫荡游击区域时,严刑拷打农民群众,逼迫他们报告抗日队伍的消息,但他们宁愿被打死,也不吐露一点消息给敌人。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同志于1940年12月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报告中说:“我们的政治影响已经争取了黑龙江省广大人民的信赖,初步建立了军民合作关系,除了汉奸走狗之外,广大人民都是拥护我们的,今年夏季我军共游击了18县,这些县份的群众都毫无二致地,自动地在各种不同形式下援助我们。”

自己种地解决粮食问题

抗联在“一日饱暖,十日饥寒”的情况下与日寇作战,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抗联第二路军从1936年至1940年牺牲和因公殉职的116人中,因病饿而死的就有10人。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抗联部队仍尽最大可能减少人民群众的负担,尤其是粮食上的负担。在1937年之后,敌人对抗联的封锁越来越厉害,致使抗联获取所需的粮食和军需品愈发困难。尽管这样,抗联也不向群众摊派,而是采取自力更生、开荒种地的办法来解决。1942年4月18日,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同志在给崔石泉、冯仲云的信中指出:“春耕工作非常重要,请你们用各种教育说法,启发大家自觉行动,提高积极性和热忱,无论如何多种一些,千万不可以延误。”

在抗联的部署下,各部队在游击区内,选择林子厚密的山边地带种植粮食和蔬菜,解决部队的粮食等给养,还把一些粮食分给穷苦的群众。抗联部队开展粮食生产,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大部分给养,而且进一步密切了我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猜你喜欢

游击侵略者日寇
Nanjing Confucius Temple
不朽的抗联战士
My Trip
日寇血手又伸到华中来了!
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感赋
不弯腰的习俗
自制石雷抗日的民兵英雄
生物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