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要电话到人性异化

2014-09-17李松蔚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信徒幻觉异性

李松蔚

长期的宗教体验已经剥夺了这些人感到痛苦的能力,人已经被异化成了非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离苦得乐”这种幻觉的孜孜追求,所酿出的恶果。

听说过这样一类培训,专门帮助那些不善于社交,尤其是害怕异性的男士们提高勇气。课程的设计中,最核心的环节是这样的:上街找一百位异性,开口要她们的电话号码。这个过程中,学员难免被拒绝个八九十次,甚至一百次通通铩羽而归也未可知,但这不妨碍训练达到效果——因为要的就是“被拒绝”。它背后的理念在于:学员们之所以在社交中感到紧张,就是因为他们还不能适应被拒绝的痛苦。这时候,就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反复暴露于被拒绝的刺激下,习以为常就可以波澜不惊。

这套方法和心理治疗中的“暴露治疗”技术很像。后者是用来帮助那些恐怖症患者的,也就是过度强烈的惊恐造成了临床意义上的功能失调的病人。将这种治疗手段拓展到日常应用中时,我认为需要特别慎重。——打个或许不恰当的比方,就像用于镇痛的鸦片,虽然会帮助病人减轻病痛,但也是有代价的。

我们可以用它隔离自己不喜欢的感受,但隔离之后又会如何?在社交场合中,被拒绝或是被低看的滋味的确很难受。以至于大家都认为,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一劳永逸地“离苦得乐”,人生岂不是会美好很多?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但是另一方面,这些糟糕的情感本身,也是正常人在生活中正常经验的一部分,正如身体受伤就会疼痛。假定这种痛苦被隔离,是否我们自己也会被异化?

进化心理学告诉我们,藉由痛感,才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或身体的伤损。那些感觉不到疼痛的人,也许已经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被自然淘汰。同样的道理,负面的情感体验虽然糟糕,实则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适应性成分。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与感兴趣的异性搭讪时,纵然面红耳赤,心如鹿撞,其实也是一种与对方的潜在情感交流。相比而言,像机器人一样程序熟练地、直勾勾地走过来握手,露出设计好的微笑,口若悬河地大声念诵之前背好的台词,这种搭讪姿态反而让人浑身发毛。这种感觉,你也许在接受过类似培训的传销人员身上有所体验:说不上哪里不对劲,但肯定是不对劲。

这种“不对劲”的感觉,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感受不到情感的正常交互。在应该紧张的时候,没有紧张;应该烦恼的场合,不曾烦恼。更看不到有反思或自我觉察的内省。一切都是冷而僵硬的: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像一台高效能的机器自动化地执行操作指令,让旁观的人不寒而栗。我有一回在公交车上,看见一位老大妈中气十足,声情并茂地向全车人宣讲信仰,演说“生命的意义在何方?”讲到她曾经耻于在人前开口讲话,现如今借着信仰之力,何等自信云云。等她下了车,全车人面面相觑,相视苦笑。这一车人,我估计后半辈子都会对那个信徒的形象心怀戒惧。

如果再拔高一点,这种“不对劲”的感觉,是觉察到了人性中的异化。人性深沉复杂,因此必定也包含痛苦。但痛苦又实在是我们平时太想逃避的一种感受。因此无论课程也好,传销也好,或正或邪的信仰也好,往往都会把“离苦得乐”作为噱头。一个人在生活中的烦恼越大,越可能依赖于这样的“解脱”。其危险在于,对快速和简便的执著,最后常常落于对情感的否认之上。我过去接触过一些带有洗脑、灵修性质的培训,不止一次看见信众们时而失声痛哭,时而幡然顿悟,明明受人愚弄,却将导师的教诲奉为圣旨,将同道间的相互鼓舞看作精神源泉,自以为开启了与人间苦痛绝缘的新生。殊不知,只是扭曲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变成了一个糊涂虫而已。

敏感的人也许会从“要电话号码”这个细节,联想到发生在招远市麦当劳的恐怖案件。要说明的是,虽然邪教的培训常常也用类似的技巧,但两者的性质始终有天壤之别。在招远案件中,信徒“离苦得乐”的需求已经发展到病态的极致,以至于根本无法容忍对方说一句“玩去”的拒绝。其实人们遭到拒绝时,有的会死皮赖脸,有的一笑了之,也有的郁闷不已,甚或伤心欲绝。但只有最病态的人,才会从根本上否认这一事实,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这样的邪教信徒。给对方打上“恶魔”的烙印,如此一来,遭受拒绝的就不是我,而是我的神,而血腥的杀戮暴行居然也就成了“荣耀”之举——这是何等扭曲的幻觉?

真正最让人毛骨悚然的,还是面对淋漓的鲜血,信徒们那毫无罪疚或惊惧的一脸淡然。我想,长期的宗教体验已经剥夺了这些人感到痛苦的能力,人已经被异化成了非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离苦得乐”这种幻觉的孜孜追求,所酿出的恶果。

猜你喜欢

信徒幻觉异性
开悟
“波点太后”草间弥生:幻觉之美
喜迎春天
异性齿轮大赏
远方
春天的幻觉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外教新词堂
你善于结交异性吗?
劝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