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4-09-17李广友
李广友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已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时代对信息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从事初级中学计算机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从零开始探究适用于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及模式,始终围绕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以致用的目标,改变那种挤掉上机时间,减少上机课时,拼命出练习,搞“填鸭式”教学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几年来有以下体会。
1.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我们应努力培养基本的信息素养:(1)信息获取的能力。即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将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从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4)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造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例如互联网,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借助于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取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利用这些信息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2.化繁为简,通俗易懂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老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可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讲计算机原理及结构时,可以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人的感官系统(如手、脚、眼等)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信息到CPU(相当于人的大脑)经过处理后,由输出设备(嘴巴等)输出来。又如讲到“内存”时,可比喻“内存”为一唱戏的舞台,舞台往往比较小,但它后面有很大的准备的地方(即外存),而所有的程序都必须到舞台(内存)上才能表演。这样一讲,学生比较容易容易而且正确地理解。可以说,比喻法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大特点,可大量运用。
3.联系实际,设置悬念法
上课时,教师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考虑如何解决,以任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教Excel中统计、排序这一内容时,可问学生:本次期中考试成绩在电脑里处理,将各科成绩汇总,还要排名次,应该怎么办?然后引出Excel的统计、排序方法,通过Excel应用软件完成任务,轻松又准确。又如在讲解Word操作技巧时,可让学生思考:怎样利用Word设计图文并茂的板报,带着这一问题听讲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用计算机解决,他们会认为学习计算机确实有用,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自由作业法
如在讲Word中“综合应用”这一节时,根据学生对前三节内容已掌握的事实,我在这节课上运用自由作业法,课上不纯粹地要求学生按照书本上的详细操作步骤进行,而是让学生在根据自己掌握基本技巧与理论知识前提下自由发挥,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演示给大家看,让全班学生一起讲评,比一比谁做得更简捷、更方便,从而使学生触类旁通,共同学习与提高。
5.坚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论是在整体设计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情境,注重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质疑问难、切磋学问、展示独特个性,启发他们从各个方向分析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以避免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消服思维定势。比如我曾经让学生设计并制作精美的课程表模板。为了将这个模板设计得很有个性,让每个学生先自主设计一个,然后四个学生一组,分别对所设计的四个模板进行合作修改,在探究中进行完善,力争达到满意的程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还在作业完成后,让学生民主评选出三个设计得最佳的课程表模板。
6.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在介绍相关知识和方法前,提出一些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贯穿渗透学习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合课堂教学的相关游戏或其他内容。这样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实践,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盎然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
7.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展现教师的魅力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近师生距离,尽可能地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中,这样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打造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和谐中诠释教学,让学生在和谐中学习知识,从而不断展示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