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历史第39题(1)评卷情况的思考

2014-09-17陈旭光

广东教育·高中 2014年8期
关键词:文综评卷史观

陈旭光

刚刚参加完2014年广东省文科综合历史的评卷工作,评卷的试题是第39题(1)这一题组。在评卷过程中笔者担任该题组的小组长,并且代表这一题组在评卷总结会上汇报评卷的情况,分析考生的得失和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为更好指导考生学习历史,做好备考工作,笔者对评卷情况作了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如下:

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第39题: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8分)

1. 考生总体得分情况分析。

今年的涉及到新航路开辟的这一道非选择题的材料题第39题(1)的评卷得分情况如下:

这一个数据看起来是比2012年高考文综的38题(1)约51%的得分的情况要好,实际上受得分分值变化因素的影响,否则这一道题的得分情况与2012年高考文综的第38题(1)是非常接近的。也就是说考生面对能力考查题型的表现在两年来是没有多大变化。这对反思教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状况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息。

如果排除上述变化因素的话,我们仅就今年高考文综历史的38题(1)和39题(1)来比较。

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第38题:对同一史实、不同材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从今年的两道题的第一问的比较数据来分析,考生的得分情况有很近10%的差距,虽然同是材料题,但受对材料的分析程度和提问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上是能力的运用程度的不同。所以从39(1)对38(1)的10%差距可以看出考生面对历史知识运用类型的题目应考能力还需提高。

2. 考生答题得分情况。

从得分的分布情况来看,有近四成的学生能较好地审清题意、分析材料后回答问题得分。本小题共有两问,约六成考生主要失分情况如下:

(1)第一小问回答“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失分情况:

第一类是简单照抄原材料,一是照抄历史阶段的时间,二是照抄历史阶段的概述内容。

第二类乱套史观和角度。

考生答了很多历史观:革命史观、近现代史观、唯物史观、历史唯物史观;还有欧洲史观、世界史观;另外有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多元史观,还有考生不知道要写什么观,干脆写“乐观”等。

角度也有各种各样的角度:历史角度、历史发展角度;还有积极的角度、正面的角度、好的角度;又有社会的角度、学者的角度;以及联系的角度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都属于乱套角度,想以量取胜的笨方法。更大的问题在于这种答题的笨方法背后实际上是对考查方法和内容的误读。因为这里考查的不是史观,而是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不仅是对考查方式的误读,还是教学方式上的差别,仅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是不足的,还需进一步提升到历史学科能力素养的培养。

(2)第二小问回答“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失分情况:

第二小问题失分的表现可以归为三大类。

a. 答为新航路开辟的史实而非影响,大谈特谈“寻金热”、马可波罗游记等;

b. 答为具体的印刷术的作用、指南针的意义、宗教改革的影响;

c. 重复材料内容,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如何影响历史。

这里失分主要是在理解题意和审题上出现较大的偏差。

第一、审题审偏。

问题最终是要探讨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但有不少考生被“孔多塞”的材料内容引向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第二、审题审漏。

题目提问的要求是“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不少考生没有弄清这一点,顺着上一问就展开分析孔多塞对该历史阶段的概述的各点。

3. 思考及建议。

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考不同。2014年广东省文综历史考试,面对这个陌生的熟悉人,在8号上午考试完成之后,有部分考生吐槽说“竟然考史观”,不少老师也慨叹说这两年考历史,考得太专业,考史学理论、考史观;而网络上也对今年第39题(1)写出“从近现代的角度”这样所谓的“参考答案”。

这种考生和老师的自然而然的反应应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同学和老师并没有很好地理解新课程下的新材料、新情景的考查,另一方面还会误解命题思路,更重要是还会在此基础上误导考生在考场上的作答。由此,我认为必须正确对待这一状况,跟进这种能力考查的方向,同时思考改进教学中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文综考试广东特色高考的因素,提高教学和备考的有效性,突出能力要求,提高历史学习方向的正确性。

(作者单位:揭阳第一中学)

责任编校 李平安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综评卷史观
北京高考语文卷已现满分作文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画海”评卷
大规模考试网上评卷中趋中评分的成因探析
光辉下的阴影——2016年高考文综I卷第41题思考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题商榷
逻辑素养不可或缺——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第27题为例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