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例析及备考思考

2014-09-17林振洪

广东教育·高中 2014年8期
关键词:玻尔爱因斯坦科学家

林振洪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新课标卷Ⅰ) 科学巨人玻尔

①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②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③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④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⑤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⑥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l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l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l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摘自戈革《玻尔集》)

【问题设置】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解题指津】

很多同学解答问题,习惯于找到问题相应的区间,然后直接选取相关词句作答。这种方法,对于信息删选一类题目来说,是较为有效的。而探究题,它是客观性阅读和主观性阅读的结合,往往需要在客观的基础上思考分析,得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光靠删选显然是不管用的。需要有正确的应对方法,一般而言,可按四步走:

一、斟酌题干,弄清答题方向,包括情感走向和意义走向两类,情感走向指褒贬色彩等,并无多少难度,关键在把握意义走向。就本题而言,要探究传主“特有的人格魅力”,这一短语出自文段第④节,作为设问点从意义层面说,包含三点要素:①特有,意即与众不同;②人格,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不能等同于通常所说的性格特征;③魅力,指辐射影响。将“人格”与“魅力”合而为一,是说一个人在性格、气质、学术、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人格魅力这一术语,在日常使用中往往可能不是说人格产生了什么样的魅力,而是突出表达有魅力的人格。事实上,本文侧重表现的也正是波尔有巨大魅力的伟大人格。明乎此,再结合文本内容探究,就像拿着指南针航海,不会迷失方向。

二、回归文本,找到问题探究的依据。本文是人物传记,传记都是通过典型的、具有高度个性化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因此,读传记,必须捋顺究竟写了几件事,这些事件就是问题探究的依据。文本有六个小段,外加两则相关链接,依次记述的事件可分为四类:1、波尔与爱因斯坦旷日持久的学术辩论(①-②节);2、波尔在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的“伯乐”角色(③-④节);3、帮助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及在美国获得“原子为了和平”奖(⑤-⑥节);4、理论物理学贡献以及为祖国工作(相关链接)。如果是多件事,注意归类整理;如果是一件事,注意根据事理分成几个阶段:对事件归类的准确、全面与否往往直接决定对问题探究角度的是否准确、全面。像本道题,赋分8分,其实也暗示应依据这四类事件得出四点结论。endprint

三、依据事件,从是什么、怎么样两个角度得出探究结论。马克思说,看一个人,不止看他做什么,更要看他怎么做。事实上,由什么样的事件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不难理解,像本传传主波尔从事伟大的科学工作,说他是伟大的科学家自然是最直观的结论;而怎么做才是最需要推敲的,因为即便从事伟大的工作,如果做得苟且、马虎,那也只能说他是苟且、马虎,甚至卑劣之人。再回到本题中来,以第一件事为例,看究竟该如何探究。波尔和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巅峰对决”,直接表明他也站在理论物理学的最前沿。这种对决,“旷日持久”, 而且“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说明他们对真理的追求非常认真、严谨,而且这种追求是纯粹学术性的,不带任何个人的偏见,所以才在不可调和中产生调和——友谊。其他三件事的探究以此类推。

四、注意题干的要求与限制,简洁作答。

【答案示例】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③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④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备考思考】

一、明确复习着力点。

首先,要明确探究的设题点。尽管考试说明对实用文本探究题规定了三类,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主要从文本主体内容、社会影响层面做探究),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侧重探究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的表意走向),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侧重读者在准确把握文本基本内容基础上的个性化的解读);但从实际状况看,最常见的设题点,比较集中在第三点。

其次,要明确设题的基本规律,包括共性和个性两类。从共性角度而言,一篇文章其实是由选材、组材、表达三个方面构成,选材方面会涉及材料使用的真实性、典型性、独特性等内容;组材主要指向标题、开头、过渡、结尾、线索、材料详略、写作顺序、抑扬结合、点面结合等技法技巧;表达主要涉及逻辑事理、中心主旨、语言特色等。从个性角度看,设题往往会与文章体裁相对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人物传记,常以人物为中心探究精神品质、性格特征、心路历程、功过得失、人生启迪等;时事新闻,常探究写作背景、新闻价值、人文精神、焦点热点等问题;人物访谈涉及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两个方面,被采访者的探究与人物传记类似,就采访者常探究提问的合理性、巧妙性、深刻用意等;调查报告,常立足最终结论,以法理、道德、审美判断为依据,或作假设推论,或评析原因,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等;科普文,主要探究章法技巧和语言特色。每一类问题往往有相应的解答知识,需要认真总结记取。

二、牢固树立文本意识。

首先,要牢记,探究虽然强调个性化的解读,但绝不等于不顾文本自说自话;探究必定是在对文本相关信息做准确解读下的探究,很多时候,即使没有自己的见解,只要解读准确也可以拿到高分甚至满分。其次,做阅读题的任何一道题,能读、会读文本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关于人物传记的解读,前边“解题指津”中已有交代;其他像科普文、人物访谈等怎么有效阅读,需要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来。

(作者单位:韶关市曲江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endprint

猜你喜欢

玻尔爱因斯坦科学家
为什么爱因斯坦总是“爆炸头”
假如我是科学家
爱因斯坦的梦
勤奋努力的爱因斯坦
担心我比你早获奖
爱因斯坦怎么庆祝生日
爱因斯坦的执着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