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短教 深文浅教
2014-09-17张莎莎李明哲
张莎莎+李明哲
【缘起】2014年5月7日,市教研室来我县武台中学举办“城乡联谊 同课异构”活动,武台中学的张莎莎老师执教了《社戏》一课。
对小张老师来说,《社戏》算是一课两上了。正式授课之前学校曾邀我去听了她的试讲。那堂课的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气氛非常的沉闷。尽管小张老师有朝气,有激情,天性活泼,幽默风趣,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且语言表达能力极佳,又加之声音柔美动听,表情自然甜美,课堂上极具亲和力。小张老师也非常地投入,使出了混身解数,无奈,学生就是不买账!
课后座谈。首先,我赞同小张老师的处理方法——长文短教,深文浅教。执教老师很清楚,《社戏》是上给小孩子的,站位要降下来,教学内容要简下来。这些我非常认同。
然后,我和小张老师、学校语文组的小胡老师等,共商变通之计。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学情。客观面对农村学校学生基础薄弱这个现状和借班上课的特殊情况,一定要了解准学情。学生为何不愿意发言,肯定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比如,这个班的学生基础薄弱,而一上来就进行的景物分析本没有多大趣味,坡度太陡,难度太大,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学生一下子就闷在那里了,起不来了。不妨打破文本的叙事顺序,降低坡度,把关于“人物”的教学环节前置,放在“景物”教学环节之前。说说小伙伴,有趣又好玩,学生有话说,课堂气氛就容易起来了。贴着学生教,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问题设计要打通学生经验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联系,不要试图从外向内灌输。找准了用力的方向,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
从实践效果来看,第二堂课和第一堂试讲课相比,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课堂一扫沉闷的气氛,情趣盎然,别开生面。小张老师的努力成效显著。
【执教实录】
一、激趣导入
戏曲是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文化财富。前两天老师也刚学了两句现代京戏,唱给大家听听!(生热烈鼓掌)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其实,老师并不会唱京剧。你们觉得好,肯定是因为心情好。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走进鲁迅的《社戏》,看看《社戏》又是讲了一出怎样的戏?
[乍一听,不着边际,待听了这句,才知老师的用心:原为入得《社戏》来。]
板书:社戏
二、整体感知
[屏显]水乡社戏图片
课文主要写了哪件事,围绕这一件事又分别写了哪几件事?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事件,便于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
过渡:这些所有有趣的事都离不开那群小伙伴们的热情参与,现在你如果有一束鲜花,你会送给文中的哪个人物呢?
三、研读赏析
(一)品家乡人情之美
[屏显]我要把鲜花送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__(评价其性格或品质),比如________________(列举人物表现)。
[虽然设计意图简单明了,但语言表述新颖别致,对学生有吸引力。一个浅显的问题,尊重了学生的个体体验,打开了学生的心扉。学生的言说角度新颖,内容精彩。]
总结/过渡:嗯,阿发真是世界上最慷慨的小偷!我们发现无论是慷慨无私的阿发,还是有领导能力,有责任心的双喜,勤快的桂生,淳朴厚道、热情好客的六一公公,甚至是那一群不知名字的小朋友,他们都是迅哥儿心中抹不去的美好回忆。这群小伙伴们不仅带着迅哥儿去看了社戏,还带着迅哥儿领略了秀美的江南水乡之景。那么文中写景的语段你有没有找出来?
[先“人”后“景”,如此一调,果然打破了前一节课的沉闷。学生发言积极踊跃。开端一“活”,满盘皆“活”。]
(二)赏月夜行船之景
[屏显]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以读带品,以读传情感,以读促感悟,读品结合,从修辞到写法,引导到位。]
总结/过渡:我们发现赏析语言可以从修辞手法、情感、描写手法等角度出发,这是我们积累的赏析技巧。当然这两段景物描写的妙处绝非这一句话就能体现的,我们再回到文本,结合大屏幕的句式再去体会:
[屏显]我是 (眼睛,鼻子,脸庞……),我(看,嗅,感受……)到了
[角色换位,虚拟身份,好的问题配以好的表达形式,设计新颖。]
(交流过程略)
总结/过渡:我们发现鲁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官进行描写,这是我们在描写景物时需要学习的地方。除了这种技巧,我们在描写景物时还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选词要生动,描写也要细致入微。
[变换手法,变换角度,把品读引向深入,较好地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
过渡:欣赏了这江南美景之后,迅哥儿又跟随着小伙伴们大饱了口福。在看完戏回来的途中,小伙伴们又干了哪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呢?
(三)探归航偷豆之乐
(学生朗读交流,师生评议。)
[学生活动充分,品读细腻深入。“偷”出了课堂之乐。]
总结/过渡:非常好!这个“偷”字并不是贬义词,这个“偷”字承载着小伙伴们的纯洁无私、天真烂漫、可爱顽皮。“偷”的不仅仅是豆,“偷”的过程中,还“偷”出了欢乐的心情,纯洁的友谊,迅哥儿童年美好的回忆。就是这样一段美好的回忆,作者是如何评价的,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思考感悟
[屏显]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怎样理解“好戏”“好豆”?endprint
(学生陈述观点)
总结:“好戏”“好豆”不是好在戏和豆本身,好在看戏和偷豆都是“我”和小伙伴们共同经历的,它们承载着小伙伴们的热情无私、淳朴厚道的美好的品质,还承载了作者对这段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鲁迅写的这出戏的的确确是一出好戏!景好,人情好,故事好!
[由情趣到理趣,水到渠成。]
(板书)社戏
好 戏
鲁迅
其实作者不止一次提到这种留恋之情,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也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屏显]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也时时反顾。”
尾声: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有过相同的感受,那些儿时的美味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愈发珍贵,尤其是对于远走他乡的人来说,更是思乡的蛊惑。当然对于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来说,我们似乎还不愿意以这么深沉的方式去体会这种怅然若失的美好。但是当我们渐渐长大,结合鲁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经历,就会理解为什么读起来如此明媚快乐的文章会选自小说集《呐喊》。学习语文需要多思考,多感悟。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珍惜人生中的每一份美好和感动!且行且珍惜!下课!
[《社戏》的深意太过沉重,老师仅是点到即止,分寸掌握得极佳。]
[总评]
《社戏》一文,如果联系它所在的小说集《呐喊》,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联系原文全文,远远不止这堂课上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浅显的意义。而这堂课的教学定位,我以为还是比较合宜的。
入选教科书的《社戏》是一个删节版,单独看这个删节版,它是明丽的,多有论者认为删节不宜,我却以为,应该如此。
编者为什么要节录?应该是考虑到了篇幅与内容的合宜性。教学中应该考虑到编者的意图。语文教学不是纯文学鉴赏,语文教学有它自己的课程目标,编者自有他的理由。删成一篇在学生看来“地地道道、纯正明了的‘社戏”,又有什么不好呢?而如果教给初一的学生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精神返乡”等“精深隽永的艺术内涵”,又有多大的作用和意义呢?
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社戏》全文的意味不是此刻此班这个年龄的学生就能一眼看透的,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学生慢慢会领会到的。再说,学生不是一辈子就读一遍这篇文章,他们和它自然会在未来的时光里相遇,《社戏》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读鲁迅的丰富和深刻也是一辈子的事。所以,不必深挖。一堂课想打尽所有的问题,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在初一年级讲的这堂课,仅仅只是一种开启,一个序幕。
而有些教者偏偏把编者删去的内容给晾了出来,强硬地挖掘那些学生本来根本无可能通晓的深刻意蕴,至少,对初一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不合时宜的。
童年正是爱玩的时候,迅哥儿就在平桥村玩得不亦乐乎。一个成年人写童年往事还这样一往情深!作者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学生的一个“好玩”,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就让孩子讲孩子的事儿!也许是受我的激励,小张老师放下包袱,打消了顾虑,第二堂课上得风生水起了。翻转课堂,玩出了轻松愉快,玩出了《社戏》的味道。老师带领学生在语言的玩味中走进了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把鲁迅请下神坛,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老师浅教,学生乐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老师语言幽默诙谐,热情洋溢,课堂其乐融融,效果非常的好。这主要归功于小张老师找到了文本和学生心灵相通的契合点,问题设计紧贴学生阅读心理,精粹实在,新颖别致;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衔接自然,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整堂课学生活动充分,乐在其中,自然也领会在心。只要设计得巧妙,孩子们总是活跃的。
这篇经典散文的讲授,在语言品味上还大有文章可做。比如写景,比如写人,无不妙趣横生,其中的味儿需要细细咂摸。
[作者通联:张莎莎,山东鱼台县武台中学;李明哲,山东鱼台县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