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击乐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2014-09-17徐幽兰
徐幽兰
摘 要: 通过观察,发现在打击乐活动中孩子的有意注意发展相对于其他艺术活动来说比较薄弱。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之一,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组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能力、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由于幼儿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拿起乐器就喜欢敲敲摇摇,因此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比舞蹈、唱歌等其他教学活动更难组织。
关键词: 注意力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打击乐活动 幼儿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地注意,有意注意则恰恰相反,目的特定,有一定的目的任务,而且需要意志努力。在幼儿阶段,无意注意占优势主导地位,有意注意则刚刚萌芽,有待发展和加强。
有意注意对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保证人能够及时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幼儿注意力自我调控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对幼儿的创造性、判断力和思维及协调等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关键作用,影响幼儿个性的培养和塑造,这不仅是幼儿阶段身心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而且是他们成长后生活、工作得以发展所必需的,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起决定作用。怎样在充分利用幼儿无意注意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是现阶段幼儿教育的重点。
二、理论背景及概念的界定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之一,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组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能力、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打击乐器演奏是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活动。由于幼儿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拿起乐器就喜欢敲敲摇摇,因此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比舞蹈、唱歌等其他教学活动更难组织。
我们试图通过打击乐活动,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换,发展幼儿有意注意的指向性和稳定性,开展各种针对发展幼儿有意注意的节奏游戏,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注意的持久性。最后经过我们的反复探讨和实践中的反复验证 ,总结出几种方法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做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注意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一种最有效的注意,要培养这一注意,必须首先使幼儿明确任务,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行为服从于活动的目的与要求注意的事,使孩子不断积极、主动、自觉地保持注意。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调查幼儿的注意力发展现状时运用此方法。
2.行动研究法。
在具体实施时运用此方法,本研究中有实验班 2个,对照班2个,在边实践边反思的过程中使教师的策略更有效。
3.文献法。
搜集有关“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资料,总结经验时运用此方法。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幼儿注意力发展现状的调查及对文献中涉及的提高注意力的方法,经过教师的尝试,归纳提炼出有效策略及实施策略的原则,提高教师策略的有效性、针对性,促进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
(三)研究意义
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成长为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注意力集中,促使其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在求学做事方面,成功更有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打击乐教学活动从教学目的出发,教会学生学会一定数量的打击乐作品,单纯使用示范方法教学,只注重幼儿机械的模仿动作,因此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对打击乐活动兴趣缺乏。因此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果分析
(一)在打击乐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力的因素
1.生理和心理的疲劳。
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从接触乐曲到完整掌握,要经历熟悉乐曲—感受节奏—身体演奏—乐器演奏等过程,所耗时间较长,重复次数也较多,教师如果不注意调节,长时间机械地重复,就容易引起幼儿生理和心理疲劳,导致注意力涣散。
2.意志品质和气质品质的不同。
每个人的意志品质和气质品质都有所不同,是否具有明确目的,是否善于抗拒诱惑,这些方面的差异是影响幼儿注意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心理学角度讲,胆汁质的人犹如夏天一般,热情外露,其典型表现是精力充沛,脾气急躁,行为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如我班鹏鹏小朋友的特点就是“上课经常不遵守纪律,情绪难以控制,兴奋起来不举手就发言,能从椅子坐到地下,平时常与同伴打架,脾气暴躁”。而粘液质的幼儿则比较安静,沉默寡言,坚忍,坚持性更好,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长。
3.缺乏自信心。
自信心是建立在幼儿自身能力的差别上的,幼儿对某一方面的能力较强,就会表现出较强的自信,有兴趣,注意力集中,相反,如果对自己没有自信,就会表现出对事物没有兴趣,注意力不集中。
例如:我班的辰辰小朋友节奏感不太好,在拍打节奏时总是和别人不一样,特别引人注意,连旁边的小朋友都会不耐烦地对他说:“哎呀,你怎么总是打错呀。”几次下来,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不愿意参加打击乐活动。每次在活动中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不看指挥、不听音乐,导致出现更多节奏错误,陷入恶性循环。
4.外界环境的影响。
幼儿期的注意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有一些是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的刺激,叫有益刺激,包括颜色、声响。教师特意设计的音乐情景:如金色的房子、绿色的草地等。而有些刺激则阻碍幼儿进行正常的活动,干扰幼儿,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如幼儿正在开展音乐活动时,一个幼儿迟到了,老师和幼儿的注意力都被意外的新刺激吸引而暂时离开原来的注意对象。所以,教师应尽量创造有益刺激,减少意外刺激的发生。
(二)在打击乐活动中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
1.激发幼儿兴趣,培养有意注意。
幼儿天性喜欢敲敲打打,对能发出响声的物品特感兴趣,每次敲响任何一件物品,他们就会发出一阵惊奇而欢快的笑声。于是,我引导孩子们寻找周围的声音,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是自己敲击的,让孩子们注意倾听,然后比较。在此过程中,启发孩子模仿声音的音色、节奏等,并让孩子们进行声音组合,两人、三人、四人……由少至多,人数慢慢增多进行合奏。渐渐地幼儿的无意注意得到巩固,有意注意慢慢持久。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乐器,激发其对这些乐器的打击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的口吻说:“我们听听圆舞板是怎样说话的?”以激发幼儿玩弄乐器的欲望,让幼儿在愉快的玩乐器的活动中,初步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接着我又带幼儿玩听辨游戏,如游戏“听听找找”、“听听做做”,让幼儿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帮助幼儿了解乐器的音色等特点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让幼儿在认知感受的基础上学习表达。如玩大鼓和小铃游戏中,敲小铃时,他们就做小鸟飞、小兔跳等灵巧的动作;而听到大鼓时,他们做大象、老虎、熊等笨重、凶猛的动物的动作。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情感上得到满足,更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乐器的兴趣,提高活动注意力。
2.选择适宜教材,增强打击兴趣,延长有意注意。
《纲要》强调: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因此,在打击乐活动中我注意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节奏鲜明的、合适的音乐材料,让幼儿愉快地随着乐曲的旋律演奏打击乐,以此调动、延长幼儿的有意注意。如《苹果》、《我上幼儿园》、《看星星》、《春天》等,这些歌曲幼儿不仅熟悉,而且爱唱,配上乐器伴奏,让幼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新的感觉增强了幼儿对打击乐演奏的兴趣。兴趣的产生总以需要为基础,幼儿好奇心强,极易受客观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产生兴趣,久而久之便形成认识活动的倾向,就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学习音乐。活动中,幼儿乐中学、学得乐,进一步体会到自由敲打与随音乐较有规律敲打的不同。幼儿逐步学习注意倾听音乐旋律,让自己敲打乐器的节拍与歌曲节奏保持一致,逐步学会关注同伴的活动,同伴间的配合有了默契,由此延长注意时间,提高打击乐活动的持久性。
3.榜样激励,进一步激发打击兴趣,提高有意注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好胜、好强、好模仿,正确评价、表扬和鼓励,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是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自信心,用表扬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我注意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当幼儿学会一种节奏,创编出与他人不同的节奏或能与同伴合奏时,我就用手势、动作(伸拇指、摸头、亲亲、抱抱……)眼神、微笑对孩子的不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注意树立榜样,让孩子感觉周围有许多学习的良好榜样,同时,让幼儿相信自己能行,是好样的,学习打击乐的兴趣就更浓厚了。在打击乐活动中,请幼儿轮流上台演奏乐器或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演奏,由此锻炼幼儿的胆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轮换角色、参与演奏中孩子的有意注意得到强化与提高。
4.强化感官刺激,提高幼儿有意注意的持久性。
幼儿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而积极的活动有利于保持注意力,增强注意的目的性,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在打击乐活动中我注意动静结合,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力。 小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尤其对视觉刺激更有效。依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根据音乐形象、乐曲的起伏、节奏的快慢设计图谱,把音乐节奏变为可视的节奏图谱,让幼儿直觉图谱的变化,从而感受乐曲的节奏。这种由浅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教学方式,深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分辨音乐,根据图谱的变化感受乐器演奏的变化。如教学《看星星》时,设计不同的星星形状和颜色,☆~表示铃鼓要扬起,贴在手心上的星星让幼儿感受星星一闪一闪的节奏;教学《大猫小猫》时,设计两种大小不同的猫图谱,让幼儿探索铃鼓和碰铃的音响效果。强化视觉刺激,最直观、有效地保持幼儿活动的注意力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利用特殊方法培养有意注意力。
(1)听力练习法。
如在打击乐活动“谁说得对”中,环节一:老师放录音,让幼儿听,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请持相同乐器的幼儿迅速做出反应,重复刚才的节奏敲击。环节二:放录音,让幼儿听各种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硬币掉地上的声音、笨重的脚步声等,让幼儿仔细听,然后说说能用什么乐器模仿它们的声音。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不要使劲连续敲击乐器,以免发出过于强烈的音响。
(2)快速接龙法。
给每个幼儿编一个号,组织幼儿进行节奏练习游戏,老师先打击出一个节奏型,如ⅹ ⅹ ⅹⅹⅹⅹ ∣ⅹ ⅹ ⅹ ∣。然后报出一个号子,该号的幼儿把刚才的节奏型准确打出来。再由他创编一个新的节奏型,报出号子,让下一个幼儿接龙。耽搁时间太长或打错了就暂时退出游戏。评出本次游戏中速度最快、准确度最高的幼儿为冠军。
(3)模拟音效法。
放录音,让幼儿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如汽笛声、流水声、马蹄声等,请幼儿仔细听,然后想一想这种声音和哪种乐器的音响效果近似?能用哪一种乐器的声音模仿?在不知不觉中,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逐渐延长。
(4)节奏变化法。
出示一条节奏,给幼儿十秒钟的时间,请幼儿打击出来,再变换一下位子,再给幼儿十秒钟,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如:
当然,培养儿童专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专注力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较大成效。
五、结语
通过在打击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注意力,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班幼儿的注意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能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具体表现为:学期初,听到音乐,鹏鹏使用一种新的乐器只能自觉保持两分钟,现在,可以使用新的乐器自觉保持注意力十分钟。许多原来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的幼儿,已能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听前奏整齐地开始和结束,与同伴齐奏。与此同时,教师可指导幼儿将良好的注意品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让幼儿明白之所以能演奏好听的曲子,是专注参与活动的结果,在日常学习、游戏中同样要集中注意力,学到更多本领。
参考文献:
[1]朱家雄,主编.幼儿园课程.
[2]张燕,邢利娅,编著.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周兢,主编.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
[4]潘庆戎,李凤杰,主编.幼儿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