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4-09-17杨翠琼

医疗装备 2014年5期
关键词:瘀斑绷带桡动脉

杨翠琼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 心内科,云南楚雄675000)

随着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已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文献有:PCI病人卧床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药物连续使用,而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由于PCI手术操作及术后加压包扎等诸多原因,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穿刺局部并发症。护士分析原因给予积极干预,效果明显。

1 资料方法

1.1资料。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我科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例1062例。发生穿刺部位并发症89例,其中男53例,年龄58±13岁,女36例,年龄57±7岁;病例选择要求病人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试验阳性(即用两手拇指压迫病人的桡动脉和尺动脉,让病人用力握拳然后放松,重复3次,病人手掌变白。放开尺侧

压迫,手掌在10s以内可恢复颜色者即为Allen试验阳性),穿刺部位局部情况良好。穿刺前,病人手自然伸直、外展,手背腕部略垫起使手背略屈,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消毒,局部麻醉,用桡动脉穿刺针做桡动脉穿刺,成功后放置桡动脉鞘管。用左右冠状动脉共用型造影导管或普通造影导管、指引导管行冠状动脉诊治术。术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管, 局部应用纱布、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h后逐渐松解解除压迫,24h内避免手腕屈伸动作。观察桡动脉搏动情况、并发症、舒适度、详细记录。

1.2方法。根据并发症情况,选择适合的护理对策,观察应用对策后效果。

2 结果

2.1并发症。分析经桡动脉行PCI术后穿刺部位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这些并发症与哪些因素有关?采取哪些干预措施可减少发生并发症?

表1 经桡动脉PCI后穿刺部位并发症情况分析(n,%)

2.2出血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2.1原因分析 。本组出血病例列穿刺部位并发症构成比的第1位(见表1),与术中应用肝素剂量过大,拔管后加压位置不当、包扎力度不够、手腕关节活动不当以及患者自身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穿刺点出血。

2.2.2护理干预 。PCI术后嘱患者减少术肢腕部活动, 加强巡视。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利用健侧肢体被动活动患肢,促进血液循环。术后应详细告知患者避免穿刺肢体腕关节过度屈伸活动。术后护士应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出血及血肿,用记号笔做好标记。文献有:可根据Chr istenson标准改良法判断出血程度,按判断结果给予对症处理。也可在穿刺点上方0.5-1cm处戴无菌手套指压止血10min,然后重新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为宜。PCI术后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处理。

2.3肢端肿胀、瘀斑

2.3.1原因分析。本组肢端肿胀、瘀斑病例列穿刺部位并发症构成比第2位。其原因与术中肝素应用、血管损伤、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过紧以及患者自身的血管情况有关。多发生在术后24h内,表现为手指、手背明显肿胀、麻木、暗红色点片状瘀斑,有触痛感, 1-3d内颜色逐渐加深, 5-7d吸收变浅,肿胀消退。

2.3.2护理干预。PCI术后加强对患肢观察记录,注意皮肤色温变化,卧位时患肢适当抬高以利于静脉回流。出现肿胀、瘀斑时为病人讲解其发生的原因及瘀斑颜色变化,可消除患者顾虑。瘀斑发生1周内禁用热水清洗或温热毛巾湿敷患处。如果瘀斑短期内扩大明显或颜色加深,应考虑是否与PCI术抗凝剂的服用有关,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2.4前臂血肿

2.4.1原因分析。本组病例列穿刺部位并发症构成比第3位,其中2例穿刺前臂肢体肿胀至腋下。前臂血肿的产生一般由于桡动脉较细,操作者不熟练,反复多次穿刺、送导丝误入桡动脉小分支或强行送入导管使血管壁损伤;术后穿刺部位压迫不当,或术中应用大量抗凝、扩血管药物等导致。对于高血压患者, 还与血压控制不理想有关。

2.4.2护理干预。PCI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病人穿刺部位情况,为其讲解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嘱其减少患肢活动,排除各种心理困扰,积极配合治疗。皮下血肿发生时会使皮肤张力明显增高,疼痛明显,应立即给予患侧肢体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同时辅以夹板固定制动、适当抬高患肢。一般1-3d可根据情况拆除绷带、夹板。皮下血肿一般在1-2周内吸收,本组2例较大皮下血肿配合理疗、按摩护理,2周后肿胀完全消退。PCI术后前臂血肿发生时, 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要在PCI术后密切关注血压, 按医嘱口服降压药物。

2.5水泡

2.5.1原因分析。水泡的发生与患者穿刺部位的腕部皮肤细嫩、拔管后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力度过大,包扎后未按时松解(术后2h),致使局部皮肤的缺血状态延长所致。

2.5.2护理干预。护士应严密观察术后患者局部情况,根据肢端的色泽、患者的主诉采取早期绷带松解减压, 缩短缺血时间。针对术后局部产生的水泡, 应做好解释,安慰等, 避免破溃感染。较小水泡, 每日2次安尔碘涂抹处理,待3-7d自然吸收。较大水泡,按无菌技术穿刺抽液后自然干燥或辅予烤灯热疗,3-5d后逐渐干燥结痂愈合。拔管包扎时操作者应用力均匀,以不出血、能触及桡动脉搏动为宜。

3 讨论

本文研究显示,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部位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护士及时、准确、有预见性的观察和护理,积极护理干预,存在并发症的89例患者全部治愈,减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穿刺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福秀,孙新鑫.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减压时间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1[26]5-6.

[2]杨丽霞,郭瑞威.心血管病诊治新进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455

猜你喜欢

瘀斑绷带桡动脉
桡动脉穿刺术后瘀斑处理的临床观察
智能绷带促进伤口无痕修复
透明的绷带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对雪人的诽谤
兽医临床上绷带法的应用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